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平行世界我疯狂 » 第二十五章:解题

第二十五章:解题

    临时加题这种做法在入学测试中可谓绝无仅有,很明显,刘象这是在故意刁难这些商户子弟的考生,这让在场看热闹的几百名府学院学生也有点感到不可思议了。一直站在函悦娇身旁看热闹的高个少女忍不住说道:“悦娇,这个叫牛健的考生很有才啊,我看咱们府学院没一个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诗。现在我爹要临时加题,那题肯定不会容易,他要是被淘汰,那就太可惜了。说话的正是刘象的女儿刘妙。”

    函悦娇没听到刘妙的话,此刻她的脑海里还在回想着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躬身谦词温声拒,人间更胜九重天。”

    高世强等三人虽然十二分的不愿意,怎奈刘象是院政,没人能违背他的决定。

    看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过分跋扈,刘象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我这个人做事一向公平,我宣布,答案正确的考生,可以直接成为府学院甲等生,不仅可以住单间,吃甲等饭食,更可以每年有七天的时间去国都的国学院做旁听生。”

    一听这话,在场所有府学院的学生再次骚动起来,成为甲等生,是每一位府学院学生的梦想,因为如果梦想成真,那日后进入国学院的把握几乎就是100%,而一旦成为国学院的学生,那户籍立刻升级为官户,可以享受免徭役,免纳税等诸多特权,每年朝廷还发50两银子。目前整个府学院也只有4名甲等生。答对一道题就可以成为甲等生,在场的众多学子甚至开始羡慕起高世强等三人了。

    见众人这幅表情,刘象暗自冷笑。他不动声色地拿起笔,开始出题。

    仅仅片刻后,刘象放下笔,大声说道:“此题略有难度,限时两刻钟完成!”说完,他冲着一旁的随从使了个眼色,那随从迅速拿起那张写有试题的宣纸并高高地举过头顶。一时间,在场的几百双眼睛同时看了过去。有人大声地把题读了出来:“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

    其实,把这个题化成数学语言就是:一个数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问这个数是什么?

    得知考题,高世强偷偷笑了,他记得这种题在数学上称为“一次同余问题”,南北朝的《孙子算经》只是提出了一次同余的解法,但并没有归纳成一个定理。完成这个伟大任务的是宋朝数学家秦九韶,他第一个归纳出了解决一次同余的定理。这个定理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是数论里的一个重要定理。在秦九韶几百年后,欧拉和高斯研究一次同余问题,得出了相同的定理。

    想到这,高世强意识到他现在所处的大昌朝的数学水平可能和华夏的南北朝时期差不多,但一定比不上唐宋时期的数学水平。看来这个所谓的平行世界并不是事事都平行啊。

    看高世强一直不说话,刘象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这道题是他的杀手锏,当时他解此题时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思路,最后只能采用一个数字一个数字试的笨办法找到答案的。因此他百分之百确信一刻钟内没人能解出此题。

    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刘象突发奇想的冲着数百名学生说道:“如果在场的学院学生能做出此题,我也同样可以破格升他们为甲等生。”刘象之所以如此“慷慨”地追加这个奖励,是因为他清楚包括几名学院的甲等生在内,没人能在一刻钟内解出此题。

    其实刘象的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在场数百学院学生,竟无一人想出解题的思路。一时间现场一片寂静。

    然而,现场的宁静就被刷刷写字的声音打破了。众人望去,就见高世强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的写了起来、高世强知道,此题有无数个答案,而刘象想要的答案一定是绝对值最小的那个数字。

    见高世强竟然开始算题了,刘象心里好奇,不由得探头望了过去,却见那少年正在纸上写着一些他根本看不懂的文字和符号。瞥见高世强那满脸自信的样子,刘象突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高世强是利用同余方程组解此道题的,很快他就算出了答案,为了保险起见,他又用欧拉定理原理进行了验算。虽然算了两遍,但高世强也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将答案写在了纸上,然后将笔放好后直起身,微笑着看向刘象。而此时,其他几名考生甚至都没有开始落笔。

    转眼间一刻钟过去了,随着一声喝喊,3人面前的考卷都立刻被收走,并放在了刘象面前的条案上。

    刘象拿起放在最上面的那张试卷,仅仅瞥了一眼就扔在了一旁,紧接着第二种试卷也被丢在地上。这时远处围观的人开始有些骚动,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院政会这样做。但站在刘象周边的人都明白,那两张卷子上没有写一个字,是不折不扣的白卷。

    刘象此时已经把目光投向了高世强的考卷,当他把整张试卷上上下下扫视一边后他竟然发现,通篇文章全是像鬼画符一样,他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刘象先是感到困惑和惊讶,然后他的情绪逐渐变成了激动和气愤,他认定面前这个叫牛健的少年正在羞辱和戏弄他!“大胆狂徒,你敢用如此的卑鄙手段戏弄本官,今天你要是解释清楚,就不要怪我不客气!”刘象猛地站起来,指着高世强的鼻子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