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 第6章·关中大旱

第6章·关中大旱

    “官家,臣听说您未曾用过晚膳,便擅自做主,从小膳房拿了一些蜂蜜桂花糕,您进一些吧。”张茂则双手捧着一碟做工精致,摆放整齐的糕点,弓身趋近赵祯身边,小声说道。

    “嗯,放在那吧,朕一会吃。”赵祯头也不抬的继续看着劄子。

    他手上这本劄子,奏的是关中地区发生大旱,飞蝗成灾,数万亩良田颗粒无收,百姓只能以树皮白土填腹充饥,州县官仓存粮耗尽,已经无力救济,请求朝廷下令,调拨常平仓粮草,赈济灾民。

    “茂则,地方发生旱灾,州县的粮草已经用尽,为何常平仓的粮草却无人取用?难道常平仓不在受灾区域内吗?”赵祯看完劄子,提出了一个疑惑。

    “回官家,主管常平仓的长官是京官,没有官家的诏命或中枢的命令,常平使无权私自开仓,若其私自开仓,是要治罪的。”

    赵祯眉头皱了皱,继续问道:“难道他就看着灾民饿死?非要等接到命令才肯开仓?”

    张茂则想了想,点了点头:“常平使既为京官,领的是中枢的俸禄,听的是中枢的号令,地方州县灾民,饿死的多一些少一些,并不会影响他的政绩,但没有得到官家诏命或中枢命令就私自开仓,事后,常平使不仅要丢官,还会被治罪。”

    赵祯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作罢。

    宋朝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在州县之上又设路一级,大部分的路都会设置四名长官,分别为:主管军事的安抚使;主管税收的转运使;主管刑狱的提刑使;主管仓储的常平使。

    四位长官都是路一级的主官,但各自都只负责特定的事务,且四位使臣皆是京官身份,因此只听中枢号令,地方州县根本无权号令他们。

    自五代以来,地方割据此起彼伏,乱法、乱政、乱军,割据之祸远大于灾患之祸。

    汉亡于州牧割据,唐亡于节度使割据,皆因地方长官,权力太大,有兵、有钱、管司法、管民政,开府之后,各个都是小朝廷。

    割据之弊,古已有之,而至宋朝,此弊已近解决,解决方式便是,收兵权,收财权,收司法权,收治民权。

    没有皇帝圣旨,没有中枢命令,地方上的官,无权调用常平仓的粮,便是十万火急,也得等朝廷下旨。

    此法的好处便是,地方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合力,中央高枕无忧,政令下达,如臂使指。

    坏处便是,地方民生凋敝,满目疮痍,连正常运转都已十分吃力,任何一点外力,都会瞬间崩盘。

    “传诏,让翰林学士拟旨,命御史台派遣御史,巡抚受灾州县,全权负责灾区常平仓开仓赈灾事宜。”

    “官家,这糕点?”张茂则有些无奈的看了看桌上的糕点。

    赵祯随手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咬了一口,边咀嚼边说道:“朕吃了,你可以放心了,快去干活。”咽下口中糕点,还不忘催一催张茂则。

    “是,臣这就去办。”张茂则这才放心,领命而去。

    出了大殿,张茂则抬头看了看明月高悬的夜空,摇了摇头,去叫值班的翰林学士起床拟旨。

    赵祯把手中的糕点吃完,拍了拍手,把劄子展开铺在书案上,时而秉笔直书,时而停笔思索。

    诏命御史台派遣御史巡抚受灾州县的旨意已经在加急办理,他正在写的,是一些关于卫生防疫的建议。

    比如水要持续煮沸一刻钟才可以饮用;因病而死的尸体必须火化;衣物要用沸水煮过才能穿戴……

    自古‘大旱之后,必有大疫’,古人虽然不懂现代的医学知识,但古人善于总结,对于经常出现的事件,古人会将其相互关联起来,并记录传承下去。

    干旱、蝗灾,必然伴随着大量人口的饿死,尸体腐烂变质,必然会滋生大量细菌和病毒,而等江河湖海的水蒸发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下大雨、暴雨,接着,这些细菌和病毒就会渗入水源,灾民喝不起烧开的水,生水中的细菌病毒就会随着水源的污染,大肆传播到灾民身上,大疫就此形成。

    面对大疫,古代朝廷的应对办法极其简单粗暴,凡是发烧的、咳嗽的,一律关进隔离区,每天给点水粮算是有良心的,想喝药,那是没有,只能等染病的人死光。

    但这次,赵祯下令,让各路没有受灾的州县,筹集药材,提前做好准备。

    等张茂则去而复返,赵祯也正好写完停笔。

    赵祯伸了个懒腰,扩了扩胸,见张茂则回来了,轻快的说道:“茂则,你回来的正好,朕有事交代,朕明日一早要开小朝会,与宰相和众位执政大臣讨论巡抚人选。”

    “不知官家明日一早是指几时几刻?”

    赵祯问道:“平时开朝会是几时几刻?”

    张茂则回道:“早朝并无固定时间,不过一般是在日出之后。”

    赵祯心想:“日出?5点?还是6点,这上班时间也太早了吧!按古代十二时辰的排法,早上八点是几时几刻来着?”

    随后,赵祯说道:“明天辰时四刻(8:00)开会,若无特殊说明,从此以后,定为常例。”

    “是,臣这就去安排。”张茂则将赵祯的命令传达给门口侍立的黄门,让他去传话给钟鼓司的长官,从此以后,辰时四刻上早朝,立为定制。

    传完话后,张茂则再次返回赵祯身边,见他批完了劄子,又意犹未尽的拿起一本史书看了起来,忍不住问道:“官家,天色已经不早了,您今夜在何处就寝?”

    赵祯把目光从书本上挪到了窗外的夜空中,似乎是突然才发觉:“已经这么晚了?那今天就到这里吧。”说完,他放下书,开始自顾自的整理起桌面来。

    张茂则见此,连忙上前帮他整理,一边归拢,一边说道:“官家尊贵,这些琐事就交给臣等代劳便可。”

    赵祯随意道:“无妨无妨,些许小事,随手便料理了,你这一天忙前忙后,朕只需发号施令便可,相比起你,朕并不劳累。”

    张茂则闻言,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心中升起丝丝暖意。

    主仆二人收拾妥当,赵祯想了想,问道:“朕上次去皇后宫中就寝是什么时候的事?”

    “回官家,上次在坤宁宫就寝,是正月初一。”

    赵祯睁大了双眼,心道:“好家伙,三个月没交公粮?怪不得郭皇后要嫉妒,这跟守活寡有何区别?”

    “嗯,朕今日昏厥,皇后想必是受到了惊吓,今夜就去皇后宫中就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