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 第29章·旧茶法

第29章·旧茶法

    四月六日早,强大的生物钟把赵祯唤醒。

    他轻轻拉开被子,拿起衣服,动作很缓慢。

    但侍奉到半夜的尚菁菁睡得很浅,赵祯动作虽轻,却还是将她吵醒了。

    “奴服侍官家穿衣。”尚菁菁温婉的声音有些喑哑,强撑着坐起身,似乎扯到了痛处,眉宇间轻轻皱起。

    她伸出一只不着寸缕的藕臂,拉过被子盖在胸前,神色很是疲倦。

    “不用麻烦,天色还早,朕要去晨练,你再睡会吧。”

    赵祯见她醒来,笑着摸了摸她蓬松的秀发,而后不再刻意轻手轻脚,动作麻利的穿好衣服,离开了寝殿。

    ……

    晨练还是一如往常的练习五禽戏。

    赵匡胤虽然创造了太祖长拳,但其适用对象是军中兵卒,拳法固然精妙,但要想练出真功夫,却不是每日晨练就够的。

    赵祯身为皇帝,出行时四周都是武力强横的亲从护卫,有这些职业就是杀人的武夫在旁,赵祯就算练上十年的拳脚功夫,也没有用武之地。

    因此赵祯晨练五禽戏的目的就很单纯了,就是为了长寿。

    赵祯每日都要带着三千亲从官出宫巡营,检阅兵马,人身安全方面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

    晨练结束,赵祯用过早膳后,于辰时四刻(8:00),准时出现在垂拱殿中。

    今日召见的大臣是三司使李谘。

    三司又称‘计省’,是三个机构的总称,包括: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朝廷的财政收支,具体来说:

    ‘盐铁司’主管全国盐、铁、茶专卖以及征税事务,同时负责山泽之货、关市、河渠、军器等方面的管理;

    ‘度支司’负责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户部司’负责田赋的征收与酒的专卖,同时管理各路、府、州、军、监的财政和相关考课。

    三司的职权范围非常广泛,可谓无所不包,因此三司使又叫‘计相’。

    “臣,三司使李谘,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李谘一身紫袍金带,躬身行礼。

    “朕安,来人,赐座。”赵祯点头示意。

    李谘有些受宠若惊,再次答谢后落座。

    宋朝自太祖始,臣子与皇帝在殿上议事便没了座椅,除非皇帝特赐,否则只能站着说话。

    “今日召计相入宫,是朕有些财经方面的问题,想向计相请教。”

    李谘拱手道:“官家请说,臣知无不言。”

    为皇帝答疑解惑,这可是帝师才有的差遣,而赵祯的三位老师分别是张士逊、夏竦和晏殊,他李谘并不在帝师范围内。

    “朕近几日一直在想,要如何为朝廷开源节流,朕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天圣元年至今所有关于财经方面的政令,发现茶法或许可以作为开源的途径之一。”

    李谘的眼神逐渐变得热切,他曾经亲自主持过茶法改革,可惜只推行了一年便因反对者众而不得不停止,这实乃他人生一大憾事,如今官家开口提及茶法,这简直是瞌睡送枕头。

    赵祯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朝茶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为榷货务山场制;一为贴射法。不知计相认为朕说的对不对?”

    李谘点头:“官家所言极是,我朝自太祖乾德二年定立六榷货务和十三山场始,榷法已经实行至今。贴射只在淳化三年及天圣元年实行于淮南之地,不久即废。”

    赵祯问道:“朕对这‘榷货务山场制’很感兴趣,不知计相可否为朕解说?”

    李谘拱手说道:“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计相请说。”

    “这‘榷货务山场制’又叫‘交引法’或‘入中法’。”

    “雍熙二年(985年),因对外用兵,北部边防粮草缺乏,遂让商人自运粮草缴纳给边防各地。边地收到粮草后,按当地市价及商人运送路程之远近计价,给予一定优价,再发给商人‘交引’。商人持交引到京城领款,或由京师榷货务批引后,到解州、江淮地区领取茶叶,这就是‘入中’。”

    “此法可省却朝廷转运粮草之劳费,充实边方刍粟储备。而对茶商而言,既可获取贩茶之权,又可获取厚利,可算公私相补。”

    “听计相所言,这是个好法子,为何后期却败坏了?”

    “回官家,这茶商入中沿边州军,到各场务请购茶叶,有一个作价问题。官府急于为沿边筹集粮草,因此必须优价鼓励商人入中。”

    “而官府购买粮食时是用交引支付,其购买价由‘实估’和‘虚估’两部分构成。为了获得足够的入中粮草,就必须多给交引、提高虚估。”

    “交引发行越多,结算机构越无力及时兑现,最终导致交引的票面价值向实际价值回归,极大的降低了入中者的积极性。”

    “而一旦入中粮草减少,影响了军需,延边购买机构只能更进一步提高虚估。但作价不合理,又导致各场务要多付茶叶。且入中商人多半与边地官吏相勾结,故意高估入中货物的价值,从中渔利。虚估之弊使朝廷蒙受严重损失。”

    赵祯点了点头,翻开一本奏札,看着上面的数据说道:“这是去岁河北沿边十六州的奏报,明道元年一年,单用于购买粮草的花费便高达114万余贯。”

    赵祯又拿出一本奏札,翻开念道:“这是计相主持茶法改革时的情况,新法虽然仅实行了一年,但京师榷货务的收入增加了104万余贯,边地马草增加了1169万围,军粮增加了213万余石。各地所余,少的有两年之需,多的有四年之需。计算增加的收入和减少的开支,合计约650万余贯。这还仅是新法实施不足一年的情况。”

    “朕觉得,既然新法如此有效,不如继续施行,计相可愿重新主持茶法?”赵祯把一新一旧两本奏札递给小黄门。

    李谘接过小黄门递来的两本奏札看了看,随即起身:“官家,非臣不愿主持茶法,而是臣位卑言轻。茶利甚厚,获利者众,仅凭臣一人之力,恐难推行。”

    赵祯手指轻轻点在书案上,问道:“说说你的要求,朕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李谘拱手行礼道:“臣斗胆,想请官家下诏,以皇命推行新茶法。”

    赵祯微笑着说:“只要能解边地粮草之困局,朕可以下诏,但现在的形势和当年毕竟不同,当年之法不一定适用于当下,还是要有所更易。”

    “官家所言极是,臣当年实行‘见钱法’确实有些考虑不周,而今臣有新法献上,请官家过目。”

    “哦?计相这是早有准备?呈上来,给朕看看。”

    意外之喜来的太突然,小黄门接过李谘的奏札,递给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