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 第38章·程琳上奏

第38章·程琳上奏

    四月十四日。

    晨练结束后,赵祯前往紫宸殿视朝,照例先让内侍宣读诏书。

    第一,废罢乾元节祝寿;

    第二,改谏院六谏官为六部司谏,仍由皇帝直接管理。

    而后问询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手持笏板,头戴长翅乌纱帽,一身紫袍,权知开封府事程琳,出班奏事。

    “官家,臣,权知开封府事程琳,有事上奏。”

    程琳不慌不忙的走到大殿中央,跪地,双手捧着一本奏札,举过头顶。

    张茂则下阶接过奏札,转呈赵祯。

    “臣要弹劾尚杨两位娘子,她二人在太后丧期勾引陛下,魅惑君上,欲陷官家于不孝之名,臣请官家将此二女逐出宫去,以正视听。”

    赵祯面色一愣,随即开口说道:“程卿,后宫中的私事,何时轮到前朝来管?”

    赵祯还没有见识过大宋文官的力量,他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就成了靶子。

    “陛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官家是想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赵祯语塞。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无太后,无以至今日。官家若偏私袒护,岂非寒了天下孝子之心?”

    赵祯再次沉默。

    吕夷简见状,上前一步,行礼后说道:“程琳,你乃权知开封府事,非谏官,有何资格谏诤官家?”

    事情赵祯已经做下,事实无法更改,那便只能转移话题,从其他方面发起进攻。

    赵祯当日初来乍到,根本没想那么多,看见皇后娇憨可爱,收了;看见杨夭灼古灵精怪,也收了;看到尚菁菁含蓄善舞,同样收了。

    收的时候只图一时之快,却未料到,后续带来了这么多麻烦,竟被大臣当廷质问,就差没说出:你是个不孝昏君了……

    程琳见吕夷简挺身而出,替皇帝挡枪,扫了吕夷简一眼后,又掏出一本劄子。

    “官家,臣有第二事要奏,臣弹劾吕夷简,担任宰相之时任人唯亲,操弄权势,败坏朝廷法度,此等人不配担任首辅,臣请官家将其罢免。”

    赵祯继续沉默。

    “你问我有何资格,我身为官家之臣,见到主上错处,难道不该指出,非要等官家铸成大错,再来说一句为时已晚吗?”程琳火力全开的说道。

    “好了,两位公卿不要吵了,朕已经知道了程卿的诉求,此事,朕稍后会与内阁辅弼决议。”

    赵祯没有当场表态,但废除吕夷简一事要跟吕夷简商议,这本身就已经算是表态了。

    吕夷简见状,神色如常的归班。

    程琳也默默退下。

    上奏之时言辞激烈,只辩了两句就结束,程琳上奏二事,倒像为了是完成任务一般突兀。

    ……

    内阁议事厅。

    赵祯坐在主位,三位阁臣依次落座。

    赵祯拿出第一本奏札。

    “今日的第一个议题,关于吕阁老担任宰相期间是否称职,各位,说说吧。”

    程琳上了两本奏札,弹劾吕夷简的奏札虽是后上的,但其紧要性远胜前者,故此作为第一个议题,开会讨论。

    此事涉及吕夷简,他不能开口,首先开口的是张耆。

    “回官家,臣认为,吕阁老担任宰相期间,国朝安稳,天下有序,国力稳中有进,以政绩观,吕阁老为宰相时,称职。”

    张耆说完,朝赵祯一礼,又向吕夷简一礼。

    吕夷简也拱手回礼。

    从大局上看,吕夷简担任宰相时,始终抓着重点,那就是维持天下稳定,为了稳定,可以适当给出一些权力,虽然加重了部分冗官,但将更多人纳入了朝廷编制,使朝廷对天下的统治力进一步增强。

    李谘想了想,拱手道:“臣说一件明道元年的旧事,官家生母薨逝时,庄献明肃太后曾想用宫人礼下葬,是吕阁老听闻后一力上谏,才让太后改了主意,封为宸妃,且以皇后礼下葬。吕阁老眼光之长远,考虑之周到,臣以为,吕阁老任宰相时,称职。”

    李谘说完,一一给赵祯和吕夷简拱手行礼。

    此事,吕夷简不能发表意见,但两位阁老都认为吕夷简担任宰相时称职,那么此事就算通过了。

    赵祯最后总结:“朕弱冠登基,时太后垂帘,若无吕相维系两宫,我大宋能否稳定十余年,犹未可知。朕以为,吕相实乃朝廷之肱骨,社稷之梁柱,有资格担任内阁首辅。”

    吕夷简恭敬的起身向赵祯行礼:“臣,谢官家。”

    这些话算是说到吕夷简的心里了,能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评价,可算一生无憾。

    赵祯示意他坐下,翻开程琳上的‘请罢吕夷简内阁首辅’的奏札,提笔在空白处写下:

    朕与内阁决议,吕夷简担任宰相期间,称职,可任内阁首辅,卿之所请,不准。

    赵祯批答完毕,把奏札合上放到一边。

    第一议题结束,下来是第二议题。

    赵祯翻出第二本奏札。

    又是程琳上的奏札,主要内容为‘请逐尚杨二娘子离宫’。

    赵祯神色有些尴尬,确实是没想到,自己的私事会被人当众指出,要不是吕夷简出面挡枪,他今早不表态,可能都会下不来台。

    “此事,朕确实欠考虑,但木已成舟,不知三位阁老可有对策。”

    吕夷简拱手:“回官家,臣以为此事不难,程琳‘权知开封府事’已有数年,不如以‘越权’为由,将其调离京师,外派出京,将此奏留中不发,过上一段时间,就无人关注此事了。”

    吕夷简递出一招: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大宋在解决问题人的方法上比较温柔,那就是贬黜。

    历史上的宋仁宗废后一事,引得台谏官联袂叩宫门,请求赐对,吕夷简就是用的这招,先让他们回去等消息,然后立刻进宫请旨,第二天就将台谏各长官贬黜出京,狠狠的重创了台谏系统。

    过往贬黜官员,多多少少还要扯个由头,而在废后这件事上,凡是不同意的谏官,都被毫无缘由的贬黜,此举极大的震慑了百司。

    皇权就是这么霸道不讲理,皇帝想做一件事,无论如何都能做到,只看这个事的后果他能不能担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