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听劝后,我刘备成为千古一帝 » 第二十三章:山人妙计!

第二十三章:山人妙计!

    “哈哈哈!”老者当即大笑。

    刘备真的以为自己遇到了传说中的“卧龙凤雏”。

    尽管这人老了点,还真希望他就是传说中的军师,能堪大任的将才……

    “先生为何大笑?不知您是卧龙还是凤雏?”

    刘备当即跪下,“刘备愿意终身奉先生为师,只求先生能与我一同出山。”

    能够躺平靠大佬带飞的,干嘛要自己亲力亲为呢?

    刘备前世抱大腿,已经让他学到了精髓之所在。

    有时候自己带不了队伍反败为胜,但只要有大神在,他是真愿意抱大腿什么的……

    关键是咱输不起啊!

    生死之外的事都是小事,可身在三国这样的时代,军阀割据一方,当官的都不能保全自己,更何况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

    刘备白手起家,涿郡桃源三结义以来,如今手握数万兵马,谁能保证今天就一定安全,明日是否还能见到太阳呢?

    “老夫已年过花甲之年,若是早些遇到刘皇叔,也好施展才华,必定倾尽毕生所学辅佐。

    如今,这具风中凋零的身躯,不求功名利禄,不求世俗美誉,只愿悠闲自得其乐,常以美酒作陪,如此而已……”

    老者的话语中,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并不是不愿意追随刘备打江山,而是错过了他的大好青春。

    “年华已老,请恕我实在是力不从心呀!”

    老者若有所思,看着眼前的刘备和赵云年轻的模样,心里是羡慕他们活在了一个让他嫉妒的年纪。

    曾经的他又何尝不是这般,胸怀鲲鹏大志,指点江山呢?

    刘备也有些失落,“老先生,我刘备是真心实意邀请你出山……但凡早些遇到先生,何愁大业不成呢?”

    老者摇了摇头:“皇叔既然知道卧龙凤雏,这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呀!”

    刘备激动的欠身拱手:“哦?难道先生改变主意愿意出山,随我刘备一起匡扶汉室?若是能得到先生为师,如鱼儿得水,如枯木逢春,如虎添翼岂不美哉!”

    老者赶紧摇晃着干枯年迈的手,让他与卧龙凤雏相比,那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当即摇头打消刘备心里的猜测。

    “非也!我既非卧龙,也非凤雏,将我与那二位能乾坤颠倒,知晓万物法则的才子相比,如萤火微光,怎可与皓月争辉?”

    “……”刘备也被他绕晕了。

    合计着,

    你丫的不是卧龙也不是凤雏呗?

    玩儿我呢?

    害我陪你演戏演了这么久……

    嗯?

    难道这老头知道卧龙凤雏在什么地方?买一送一呗!

    “老先生,不知……可否告知刘备,那卧龙凤雏现在何处啊!”刘备简单明了,迫切需要知道他俩人的所在地。

    老者就像是怕遭天谴一样,一听刘备问起卧龙凤雏,吓得他脸色大变。

    “这……天机不可泄露!”老者又开始故弄玄虚,“即为天机,我等凡人自然不敢亵渎神明,缘分到了皇叔当可与这二人相遇。”

    赵云根本不信,“这世上哪有神明?卧龙凤雏不过也是个凡夫俗子,怎可说他二人是神明呢?”

    “哈哈哈哈!”老者一听赵云根本不信,举了个例子,“将军可知天道?”

    “天道?何为天道!”

    赵云开始质问起来,“倘若卧龙凤雏堪比神明,那为何不早些出山,一起追随我主公救民于水火,匡扶汉室,守住这大汉四百年基业长青,永葆汉家的江山社稷?”

    老者并不奇怪赵云会质疑他,仅仅举个例子与他解释道:

    “即为天道!

    并非只有恩泽万物,造福子孙万代的神明。

    也有付之一炬,纵有数百万大军,弹指一挥间,便化作尘埃随风消散……”

    老者反驳丝毫不避讳,理直气壮的样子,赵云看得出来他并没有说谎,反倒是觉得自己坐井观天。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只是他见识短而已……

    赵云当即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幼稚,当即赔礼道歉,道:“赵云只会战场上厮杀,不懂这世间万法,还请老先生莫怪!”

    “无妨,无妨……”老者微笑着摆摆手,倒也没有怪罪赵云,反倒是被他一身胆气所吸引。

    一想到自己年迈,早已过了青春年华,纵使他有与赵云一起施展才华的宏图大志,如今已经年老,心里就是一股子辛酸。

    “将军气贯如虹,威风八面。

    早就听闻常山赵子龙的威名!

    一颗铁胆,七尺长枪,视十万黄巾将士如同草芥,出入万军之中如观鱼赏花……将军之威名如雷贯耳啊!”

    被这老者一夸,赵云脸上露出了得到赏识的欣慰笑容。

    刘备心里一阵酸爽,倘若赵云是个女的,这孙子一番花言巧语,还不得骗走赵云?

    要知道,

    久伴不敌天降这个道理!

    幸好赵云是个铮铮铁骨是汉子,不然刘备心里可没有安全感……

    指不定哪天刘备心情不好,暗中找人就给他噶了!

    “刘皇叔兴师数万,可是为取荆州而来?”老者唏嘘之后,重新转回到刘备关心的正题。

    “……”刘备知道在这人面前是藏不住的,毫不避讳寻求良策,“北方战乱不休,刘备不远万里取荆州,也是天下大势所趋。

    只是刘表乃我同宗同源,实在是取之不安,安能取而代之?唯恐名誉不立,遭天下人耻笑啊!”

    老者沉思片刻,犹豫再三终于开口赠他一策。

    “荆州牧刘表胸无大志,只求偏安一隅仍非长久之计也!

    若刘皇叔只怕名誉不立,但可远渡江东,取江东为皇叔立根之本,等他刘表寿终正寝后再取也不迟啊!”

    刘备一听倒是自己愚笨了,荆州取不得,江东富饶之地就摆在那。

    倒是不惧江东孙坚,刘备乃汉家正统,体内流着高祖血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谁都可以占据江东,为何就不能是我刘备呢?

    刘备如梦初醒,老者的话令他恍然大悟,当即拱手感激道:“刘备陆战不惧孙坚,可唯独不善水战,老先生可有妙计?”

    老者拉着刘备的手,推荐道:“我有一义子,名曰:甘宁。字兴霸。

    步能陈车骑,水能连轻舟。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

    皇叔如能得到甘宁,何愁水战不敌江东?”

    果然……

    山人自有妙计!

    这下刘备高兴坏了,心里也算是有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