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外道魔尊传 » 6黄皮子

6黄皮子

    哒…哒…哒…

    马队缓缓的走在回去的路上,官道上一行人默不作声,气氛显得有些诡异,每个人都久久难忘刚才的所见,什么人间炼狱,尸山血海不外乎如此,尤是那些见惯了生死,妖魔害人的玄天卫都心生恐怖,县令李大人更是干呕不止,好似苦胆都被吐了出来。

    “仙师,不瞒您说,邹某进入玄天卫十几年还未见过如此邪门的阵法,不知您对此有何见解”

    邹易率先打破沉默,言语显得极为恭敬,要知道刚才的尸僧要不是老道士挡在前面,凭自己这一行人怕是都要留在村里了。

    除掉那尸僧看似简单,不过邹易自己清楚若不是老道在前牵制这尸僧,自己一行人除了自己依靠秘宝能挨两掌不死,其他玄天卫基本都是一下一个,更别说施展道法找到尸僧命门,换言之哪怕能找到尸僧命门又怎么样,自己可不会一击制敌的引雷之术。

    老道士没有立即回应邹易的提问,正当邹易认为老道士不会理会自己的时候才缓缓开口道“尸山四周立有六根立柱,取的是天地四方之意,而六根立柱周围摆满了四十九盏命灯,取的应该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的变数,这可不是普通的养尸、炼尸之法……”老道士还想说些什么,顿了顿还是没有说出口。

    “那立柱上的五颗红珠呢”邹易好像好学的童子,不厌其烦的问道。

    老道士从怀里取出一颗红珠,竟与祭台上其余五颗一模一样。

    “离魂珠,昨日于城外山下捡到,今早也是被其引到桃叶村。”老道士话语虽然简短,可透露的信息确是很多。

    离魂珠,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邹易明显瞳孔收缩,充满了忌惮的意味,如果不是老道士一语道出此珠的来历,邹易可能根本不会往那个地方想。

    传说大玄王朝起源天下四大仙宗的玄明宗,玄明宗初代仙师二弟子左清秋痴迷左道邪法禁术叛出仙门后成立名动一时的玄阴宗,而这离魂珠便是当年玄阴宗弟子特有的法宝,后来玄明宗一天才弟子因剿灭玄阴宗的功绩得以立国,这就是大玄的开国皇帝,可以说这离魂珠在大玄乃是禁忌一般的存在,自剿灭玄阴宗后大玄立国五百年,离魂珠早已成为传说中的邪宝从未现世。

    邹易一直没有问老道士怎么会出现在桃叶村的,这下一切明了了。

    “把这里的消息传书州府,佛家的丈六金身,般若掌法,这名尸僧生前必定不是无名之辈,去查查是什么来历。”牵扯到离魂珠的情报邹易不敢擅自做主,命人将阳乐县的事情向镇抚使禀报,只不过在说话间眼神貌似无意朝老道士处瞟了一眼,一闪即逝。

    玄天卫里有一机构名为监天司,所谓监天,取的是监察天下的意思,号称天下修士皆列其中,是玄天卫三司里主要负责查探情报的部门。

    说起监天司还有一趣闻,说是岭南修仙世家白家,白老爷子得知自己寿元将尽,担心自己这一走白家再无高手坐镇偌大家业恐遭人窥探,后跟在监天司任职的好友倾诉,哪知好友竟说白家还有老祖尚存于世白老爷子死后必会出来主持大局,要知道那位好友所说的白家老祖,就连白家自己都不知道其存在,白老爷子死后果不其然,一位实力辈分还在白老爷子之上的老祖现世又看护了白家百年之久。岭南白家可并非什么小门小户,曾有好事者称白家为仙门隐士,其真实势力堪称天下第五大宗,鼎盛时期更有天下丹师半数于白的美誉。

    经此监天司号称天下修士皆列其中的传言无人再疑。

    ……………………………………

    青州玄天卫总部。

    一名身穿青浅色常服的老者,半依在桌案前假寐。

    “贾老,阳乐县急报。”

    老人眼眸轻起,探手接过信件,拆开,缓缓扫视。

    “尸僧、金身、雷法、离魂珠”

    一旁的递信的小吏此时如果敢抬起头来就会发觉,当老人轻声念到“雷法”时,半眯的眼眸已然展开,而当念到“离魂珠”时,眉头不自觉紧锁了起来,万年古井的脸上难得多了一丝凝重。

    一一一一一一

    阳乐县玄天卫落脚驿馆内,邹易身前一年轻人小声禀报

    “据监天司档案记载,近五百年内天下共有七名高僧身兼六丈金身与般若掌两大绝学,普陀寺的空衍禅师于三十年前跻身金身境所练功法便是这丈六金身,西边的惹刹有个头陀听说早年曾于卧佛寺习得两大神功,还有那东海的堕佛渊有一邪僧……”

    “照这么说来最有可能的就是安泰寺的肉身佛了空喽”

    “应该没有错,七名高僧除了活着的三位,圆寂的只有了空大师证了全身舍利”

    “那道士呢?”

    “十年前西荒白骨冢……”

    邹易摆了摆手示意来人下去。

    把玩着手上巴掌大小通体鎏金刻有“敕”字的令牌,邹易淡淡一笑,随即释然。

    “也对,也对,玩雷的哪有默默无闻的,该叫你灵济真人还是……”

    …………………………………………

    李县令府中,一连三天,每日羞真美味。

    自从桃叶村一行,李县令对老道士可谓推崇有加,连带对待玄小天也热情了不少,以前李县令对老道士两人也算客气,但更多的是流于表面,而现如今这份热情隐隐有些讨好之意。

    别看老道士平时在徒弟面前没什么威严,但不愧是早年坑蒙拐……降妖伏魔惯了的,对各地的风土人情道门各类主流学说是张口就来,唬得饱读诗书的李县令一愣一愣的。

    别说,这年头当江湖骗子还是需要一定文化底蕴的。

    两人正聊的起劲一中年家仆慌忙小跑进了正院。

    “老爷,不好了小姐不见了”管事慌张禀告。

    “怎么回事,小姐不是回京城老家了吗?”

    三天前回到县令府中,李世昌为人心思机敏,从老道士和邹易的神情中得知事情可能远远超乎自身想象,遂命家里丫鬟、老妈、车夫、护从一大班人带领女儿回京城祖父家中躲避,李世昌想法很简单,事情万一不可控,女儿待身边不放心,京城天子脚下又是玄天卫总部,其中高手如云,藏龙卧虎,怎么也比小小阳乐县安全。

    事与愿违,小姐马车启程当天晚上,路径一客栈歇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发现小姐不见了,下人们找不到人,实在没办法了只得遣人回去送信。

    “这是在小姐房间发现的”管事瞅了瞅老爷脸色,将一麻布袋子拎了上来。麻袋展开,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可不就是丢了好几天的黄皮子精吗。

    只见黄皮子紧闭双目,如果不是肚皮有节奏的起伏,旁人当真以为这畜生已经死去。

    李县令看到黄皮子神色激动顺手抄起墙上挂着的佩剑就要朝其砍去。

    “这该死的畜生”

    “且慢”

    宝剑已被举过头顶眼看就要落下,一旁的老道士连忙将其拦了下来。

    “道长”

    “小姐既已丢失,这黄皮子成了唯一的线索”

    老道士只是一句话李县令就缓过了神,刚才看见黄皮子一时过于激动,只认为爱女的失踪是黄皮子精所为,如若真砍了这妖物,线索不就断了。

    “道长有何办法”

    老道士掐动法诀一道金光打向黄皮子,片刻,只见黄皮子精,指爪抽动,紧闭的双目缓缓张开,黄豆大小的眼睛里满是凄楚。

    “救……救姐姐”

    众人皆惊,没成想修行不足百年的黄皮子居然能口吐人言。

    李县令还想问点什么,黄皮子来回就是那几个字。

    “救救姐姐……”

    重复了两三遍后,黄皮子精又彻底昏迷了过去。

    人们常说妖精妖怪,可少有人知这妖、精、怪的区别,上古时期妖更像是除人以外其他生物中的练气士,如这黄皮子本是山中走兽,活的久了机缘巧合得以引气入体,吸收天地精华,如若有朝一日修得人身或是修得大法力方能称妖,妖是除人之外其他生灵修行到一定程度后的称谓,类似人类修真者的头衔。

    而草木通灵和野兽开启了灵智后只能称为精,人们常说某某物活得久了成精了便是这个道理,而这怪多指长相,不足百年的黄皮子明显在精怪行列,准确来说甚至不能称作妖,只是后世人们慢慢将其混淆。

    大玄太祖开国后不仅将人族修行进行了等级划分,更是对精怪的修为也划分了等级。

    除人之外其他生物修行初期称谓通灵,寓意灵智初开,通达人性。

    二层为体魄,寻常野兽成精,灵气入体与增强灵智相应的是体魄的增加,常见的就是体积变大,毛色更加艳丽,比起同类野兽显得更加雄壮威猛。也有显化其他特征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返祖,人们根据是否亲人称这个境界的野兽为妖兽或者灵兽,而返祖现象越是严重越是视为珍惜,传说现存于世的野兽中甚至有上古蛮兽的血脉。

    第三层为神通或者化形,你没看错,第三层分两种,妖的修行比人更为复杂,血脉强大更接近祖先的妖兽这时会显现神通,根据品种不同显现的神通不一,这类妖兽强大固然强大,可越强大的妖兽智慧越低,越难化形,要知道人为先天道体,从本质上更容易修行,所有妖的终极目标就是化作人身,上天是公平的返祖的妖兽天生强大可化形一关确好似天涧一般难以跨越。

    一般野兽虽然化形要比返祖妖兽简单,可也是相对而言,原则上只要过了这一关就可以称之为妖了,可事实是野兽化形的人身千奇百怪,什么人头兽身的,兽头人身的,上半身是人确长个蹄子的,全身都像人长了个兔耳朵的各种各样,也难怪人们常把妖与怪混为一谈。

    不管各种妖兽在化形前都会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人言,能口吐人言则说明妖兽在智力上可以说是与人接近了。不足百年的黄皮子精,不管怎么说都不可能达到快要化形的境界。

    这一反常使得本就压抑的众人更加心思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