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外道魔尊传 » 22暴躁小山君

22暴躁小山君

    百妖志记载:古有山狸依山而居,生性狡黠野性难驯,十年通灵,年长百载者通变化善隐匿,号小山君。

    明月下狸猫生的果真威武,弓背炸毛更与小老虎相似,朝着少女一个飞扑就要越过火圈,火焰顿起变化,化作一条条拇指粗的火绳将狸猫四肢缠住,狸猫身上一阵阵白烟升腾可这狸奴好似疯魔一般朝少女爬去不肯后退一步,烈火缠身狸猫痛的嘶嚎每前进一步火绳就紧一分,虽然摸样惨烈可依旧稳步朝前。

    在场众人从未见过如此情景只觉不可思议,少女短暂的惊吓后回过神来看向狸猫不经捂住了嘴巴满面震惊。

    一旁的下人此时小声议论开来“这不是小姐回来路上救治过的狸花猫吗,是啊,怎么是它”

    “楚家主你们认得这猫妖”楚老爷在丫鬟的陪同下来到了后院,大和尚见到后上前询问。

    楚员外仔细看后答道“见过,见过,我与小女回来路上见着狸猫受了伤,女儿善良还好心投喂救治过,后来不知怎么这猫就不见了”

    “确定是这只?”

    “确定,这猫称作“金睛虎将军”本就稀少加之生的威武乃猫中上品,小女还曾想收养所以印象极深”

    本朝天子爱猫,在宫中设有猫儿房,将天下猫类依照相貌各取其名,“尺玉霄飞练,乌云盖彩霞,本是天上客,盛世享繁华”,当朝袁学士为天子爱猫赋诗得皇帝垂青被世人讥笑为猫儿学士,上行下效民间也刮起一阵养猫热潮。

    猫儿经记载:猫之毛色如人之荣华,以纯色为上,纯黄为佳,纯黄者又称作金丝虎,纯白纯黑次之,金丝难得母,铁色难得公,凡纯色者无论黄白黑皆名四时好,而这狸花相貌出众者亦是上品。

    狸花又叫虎将军,依照双瞳颜色又细分为金睛虎将军,碧眼虎将军。

    广智大和尚看了眼狸猫又看了看少女似乎想到了什么又与老道士对视了一眼,老道士点了点头随即竖起剑指随手一划,只见束缚住狸猫的火绳瞬间消散化作虚无。

    “道长?”楚老爷见术法消失吃了一惊。

    老道士心知楚老爷担忧什么解释道“这妖物来此一旬确不伤人想来不是存心作恶,狸猫成精耳聪目明可识常人不识之物,小姐既与之有恩想来是我等误会了”

    百妖志记载:有精怪生于幽暗人面虫身喜食精气,人眼不得视之,被寄生者体虚气弱药食难医。

    这精怪人眼看不见可对拥有道行的狸猫来说却是无处可藏。

    大和尚和老道士可谓人老成精,一个眼神就想到了其中的缘故,众生有灵这世上不乏善妖报恩的事,狸猫妖怪虽闹腾了些可自始至终身无煞气,在看见楚家小姐的样子后两人心里已经猜出个七八。

    狸猫拖着满身伤痕疲惫的一步步爬向少女,少女则眼含热泪低下身子想要抚摸下受伤的狸猫,可就在狸猫靠近少女的一刻突然朝怀中的白猫扑去,突如其来的变故叫在场众人措手不及,反应过来,白猫与狸猫在地上已经扭打做一团,白色的绒毛漫天飞舞,凄惨的嚎叫声回荡在夜空……

    “这是怎么回事?”

    “我记起来了,小姐投喂狸猫时霜儿总是,总是在一旁嘶嚎”一旁的小丫鬟胆怯的答道。

    事情的走向超出了所有人预料,本以为是狸猫报恩没想到是千里寻仇,老道士难得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一手黄符将狸猫摄入了符内。

    妖物降服众人这才放下心来,今夜的奇景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经历,成精的狸猫,随心变换的火焰,最令人不解的是那一张小小黄纸符箓如何将猫吸了进去。

    第二日一早,大和尚帮楚家小姐除去了邪祟,老道士又开了几副养气补血的方子,此行可谓圆满,楚家主更是大排筵宴将几人留宿了三天,此间小和尚与玄小天慢慢熟络了起来,少年人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没过多久便成了好友,二人初识并不友善所幸结尾不错。

    临走时楚家老爷少不了金银谢礼车马相送,这回玄小天学聪明了,不等老道士装腔作势先行接了过来,虚名能当饭吃?不能,银子能!

    出了村上了官道,两波人做了分别,大小和尚往东,老道士玄小天往西。

    马车上慧通小和尚双手比划着各种手势,嘴里还不住发出“起”“去”等种种喝声,过了一会小和尚没了兴致脸上确多了一丝失落。

    “师傅,我什么时候也能修炼道法就好了”小和尚说话间满怀希冀。

    大和尚看了眼小和尚思绪悠远。

    古蜀国有前人,少年游五岳入名山,中年访得静心真言,暮年方悟,得以引气入体,养气修身,空耗一生也只是到了山脚下。

    传统炼气士重心性、天赋、机缘,往前推五百年仙道不显,炼气士只存于传说,后来大玄太祖以修士身份开国,如今的炼气士依旧凤毛麟角,所谓天才也只是炼气士的敲门砖。

    大玄开国后修行家族显现在世人眼中,传闻修行家族子嗣一般会在八岁开始修习静心真言,少则一年多则四年,到十二岁还不能引气入体的孩子就会将其放弃,也有少数会将年龄放宽到十八岁前,人到七十古来稀,光阴有限,修行道艰,一般认为到了十八岁还不能引气入体则此生难有大的成就。

    如果说天赋、机缘只是炼气士的入门条件,那最后一个可以说隔绝了无数人的修仙梦。

    民间俗语“穷学文,富学武”,到了修行界又多加了一句“家无金山莫访仙”

    一个炼气士的培养入门靠天分,可是到了后期那可真是金山玉海的投入,纵然天赋绝伦家中无钱供养也是白搭,长生之路若能轻易踏入,又有谁愿沉沦于世间苦海呢?

    广智不愿打击小和尚,只好换了副说辞

    “那道长修行的乃是炼气士独有的手段,一手‘画地为牢’算不得什么,我佛门也有类似神通,更有前辈高僧将人一困就是十数年之久,至于收服猫妖那须弥芥子的封魔术,看似神奇不过限制极多……”

    大和尚跟小和尚讲了许多,从道法的华而不实到武道的步步为盈,从练气的虚无缥缈到炼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而言之炼气士神奇有余,实用不足,武道至极亦可胜之。

    广智和尚这番言论一怕小和尚见识到道法神奇后对武道失去信心,其次何尝不是说给自己。

    炼体练气同为修行中人,可其中的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也,炼体注苦功,只要有恒心人人皆可修习,更有十年叩门一朝入宗师的奇人,可事情坏就坏在这“人人皆可”上面了,物以稀为贵亘古不变,练气士稀少手段又多神奇,世人对其更加推崇,以至不少炼气士对炼体武夫嗤之以鼻,加之大玄虽认可武夫炼体修士的身份可对两者的态度相差甚远,久而久之双方相看两厌。

    当日两小童的话语勾起了大和尚的争胜之心,何尝不是心中不甘在作祟,可见识到老道士的出手也只得打心底叹服。

    老道士真正厉害的其实是第一次出手,当时大和尚看得清楚,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虚空中一道镇妖符瞬间燃尽,狸猫身上的妖气也与之一同消散,最终破了妖怪神通,化虎为猫救下了小道士。

    镇妖符本是普通符箓,可这世间之事往往越是简单越见功底,大和尚自身也能用佛门功法一点点消耗妖气,可要一下子封禁对方妖力,宗师境亦是力有不逮,术业有专攻,道法降妖邪,武道重搏杀,在修行界早已是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