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长生,从盗墓开始 » 第二章 西戎长王墓(1)

第二章 西戎长王墓(1)

    古墓派对?

    墓内七日游?

    待满一定时间能召唤墓主?

    我想不通,不过也没时间让我继续想下去,顾总走的快,此刻已经到了墓室正中间。

    刚刚说了,这墓室一眼扫去只有寂静和空荡,但随着不断深入,就会发现……这他娘的还真是秋风扫落叶一片萧条。

    凡是光线照到的地方,除了黢黑的石板啥也没有,就好像误入了哪家的地窖,每走一步,我的心就要凉掉一点。

    这天杀的盗墓贼,难道是把卡车开来,将整个墓都搬空了吗?!这就剩块地皮了!

    想见的玩意是一样也没见到,我的失落体现在了几乎快垂到地底的脑袋上。

    忽地,身前的人一下停住了脚步。

    我思绪乱飘,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等我停下之际,已经直挺挺撞上了前面的两个人,顾老板没什么反应,跟座山似的纹丝不动,连头都没回,董倩贴顾老板贴的有些紧,也被撞到了,第一时间扭头来瞪我。

    说是瞪,我也看不见是怎么样的眼神,毕竟面罩将整张脸都扣在了里面,我只能从她的肢体动作中看出那燃烧的火气。

    董倩刚要开口骂骂咧咧,却不料沉默寡言的顾老板忽地出声:“前面有东西。”

    闻言,我瞬间抬头,其他几人也顺着顾老板的视线看过去,头灯的灯光刷的打在一个方向,一具巨大的,花纹繁复诡谲,带着阴森寒冷的石棺赫然在目。

    而石棺上,一张苍白到好似浮尸的人脸正死死的盯着我们。

    这眼神这表情,简直看的我心底一寒,身血液都好像快要凝固了,所有人具是一怔,齐刷刷的停在原地屏住呼吸。

    直到我用力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气,突然发现了不对。

    “这好像只是花纹而已。”

    所有人的光源都落在石棺上,浮雕就出现了阴影,而人脸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所以我们会在一堆看似杂乱的光影中看出人脸来。

    很多所谓测心理测人格测智商的广告都会有这种图片,黑白色,你可以从里面看出什么人,树,猫,具体就看你第一眼觉得它像什么了,这主要是依靠线条阴影等体现出不同的形状。

    要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还真是有点吓人,不过,我看周围这几人的反应,都很平静,他们之所以停下,只是因为空荡的墓室里终于出现了墓里该有的东西。

    棺材。

    严格来说,这是椁。

    我们下来时,考察队已经用仪器扫描打印出了整座墓的平面图,会有不精确的情况,但大体不会出错,能给我们参考。

    这座古墓为中字型,南北各一条墓道,加上墓室,组成一个中字模样。

    并且,他有三个盗洞,三个盗洞分别是不同的时间,间隔长达十几年之久。

    也就是说,前前后后有三拨盗墓贼到过这鸟不拉屎的地,鼻子简直比狗还灵。

    我们从南墓道最新的盗洞进入,通过扫描显示,南墓道这边,似乎左右两边还有沟状陪葬坑,通过盗洞时,土壤里确实有许多破碎的骨头,如果不是盗洞的破坏,它们或许还能保持一种完整的形态,静静的守护在这座奇怪的古墓两旁。

    是真的奇怪。

    这座墓,墓道由石板砌成,但整个墓室里面的空间却像是直接掏空了一块巨石扩出来的,从墓门进来时,我注意到墙壁上只有开凿的痕迹,完全没有任何拼接的影子。

    巨大到堪比房子的石头不是没有,但在两千年前,究竟是怎么将它修整成墓室的。

    自然有自然的奇观,而人类造出的奇迹,也同样叫人惊叹。

    其他人估计也没见过这种情况,头灯的光线凌乱的划破黑暗,最终又被黑暗笼罩,就如同我们的心情,正想靠近点仔细看看石椁,姜文却忽地叫了我一声,让我把背包里的摄影机给她。

    我下来就是负责扛包的,胸前挂的背包是药品食物,后面背的是小型器材,当然其他人也各背一个包,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洞穴探险用得到的,这也正是我觉得莫名的地方。

    只是这趟活动每个人都签了保密协议,我也无法向其他人打听情况。

    装仪器的背包太重,我便将背包放在了地上,从里拿出摄影机给她,如果要拍照的话,头灯的光线就不够了,于是我又拿起专门的手电,很多文物会被强光所损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博物馆不允许用闪光灯拍照的原因,而这种手电筒,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存在。

    我握紧手电跟在跟在姜文后面,本以为她要拍这石椁,但她却直接往左边去了,按照正常情况,这边应该有耳室。

    这墓是中字型,耳室应有两个,一左一右。

    我们往前走了一段,果不其然,有耳室存在!

    左耳室开的口子很大,由石头磊起与主墓室隔开,中间留的口约摸有个五六米,这墙有跟没有几乎没差,反正正在外面都能将里面看清楚。

    我猜测这墓室最初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然后靠磊起墙壁划分成了三个区域。

    离耳室还有几步距离,但我站在主墓室都能看见里面的陪葬礼器,还有一部分车马器。

    里面最显眼的是一口鼎,比我一个成年男性还要高,青铜器没氧化之前是金色,上面的花纹遍布整个鼎身,两千年前,不知是何等的华贵震撼,更不知当时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造出这样精巧巨大的物件来。

    而且,这墓主竟然能用那么大的鼎作礼器!

    我低头思索,难道当时墓主人和中原的几个大国有什么联系?

    根据外面的专业人士预估的两千多年这个时间来看,这墓是在春秋战国这个时段建造,但具体是哪一年就不清楚了,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按商周的礼制划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用三鼎,春秋战国时礼乐崩坏,诸侯僭越成了常态,完全打破周礼之说,很多诸侯墓也出土过九鼎,但在我印象中没这么大,这里的大鼎,究竟为什么存在,一鼎,又是代表什么?

    难道是这个墓主抢来的战利品?对这方面不太清楚,我也只能在心底做此猜测。

    姜文对着每一处都认真拍了照片,我负责给她在旁边打光,因为离的近,我能清楚的看见青铜器上华美繁复的蟠螭纹。

    这些礼器,车马器被整齐堆放在石室里,凡是木头,兽皮,羽毛,布料等材质皆腐朽残败,唯有青铜制品,近两千年的时光赋予了它们更多历史沉淀的质感。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青铜器比较大,才免遭毒手没被盗墓贼运出去,我们也才得以见到这些千年前的东西,仿佛跨越时间长河的碰撞。

    我心中对墓主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按照地理位置,两千多年前,这里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存在,只有零散部族,被中原地区的人统称为戎,也就是蛮夷的意思。

    “这个墓,似乎接受了很多中原地区的影响,右边的石室,估计是生活用品和乐器武器之类的,墓主身份在当时很高贵。”

    因为父亲从事考古工作,我也大致了解一些,若是仿当时中原墓葬风格,生活用品,武器,乐器,车马器都是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都得有,就像现在丧葬用品里还有纸扎大别墅,跑车飞机和电脑手机。

    神话传说中,人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也是要生活的嘛,把活着时常用的东西带下去,在地下的生活也要过的滋润。

    姜文点点头,认同道:“对,按古墓的规格,结合当时情况,估计当时是某个部族的族长,而且这个部族还挺大,养着很多奴隶,才能有能力开凿石墓,我们去看看周围有没有壁画石碑之类。”

    文字与图画,往往能透露出很多信息。

    姜文说完,就抛下这一堆陪葬品往相反方向去了。

    我站在原地多看了两眼,有点感慨,如果我爹在这,估计兴奋的心脏病都要犯了,只可惜这堆文物遇见的是我这个“文盲”,除了公费多看两眼文物,没有半点其他作用。

    等我感慨完,姜文已经走出去好远了,只剩一抹亮光和模糊的身影,周围也有几道光源闪过,是已经分散开的其他人,只有顾总一个人站在石椁前,一动不动,似乎是看的入了神。

    棺材有什么好看的,我默默在心底念叨,等我又往右边过去路过石椁时,那一抹亮光却早已不见,仅背包孤零零的摆在地上。

    要想了解一座墓,最主要的当然是了解墓主,可所有人都提前商量好了似的统一避开这最重要的线索。

    我不知不觉间停住脚步,举着手电静静看着石椁,看着看着,又忍不住抬脚缓缓走向它。

    近一点。

    靠近一点。

    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我耳边呢喃细语。

    “谢怀洲,磨蹭什么,过来。”

    我如惊雷炸耳一般回过神,姜文的叫声一下子把我叫回现实,见我没有跟上,她又折返回来了,语气困惑。

    我有点恍惚的嗯了一声,晃了晃脑袋清醒神智,重新跟在她身后。

    右耳室这边,董倩早就在这站着了,估计是觉得闷的难受,她将面罩取了挂在脖子上,见我们过来,也只是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

    她手里拿着姜文一开始挂脖子上的相机,这玩意没有姜文手里的摄影机拍出来的清晰,胜在轻便,否则我一个人扛那么多摄影机加其他设备真的是会累死。

    高海拔,空气不流通的地下,超重负荷,一个不小心就得找墓主做客。

    但比起风险,右边耳室有什么更让我好奇,我第一时间将手电照进耳室。

    右侧室和左边的布局很像,只是里面摆放的东西却有点出乎我的预料。

    这里面竟没有一件青铜器,只有几个零散的,两米左右高度的石像立在那里,面容已经模糊了,大致能看出人形。

    石像面对的方向都不一致,丝毫不似左边严格按器物类别大小摆放的严谨。

    这怎么摆到一半突然摆烂了?

    连陪葬品都不想放里面,就搁几个歪瓜裂枣般的人形石雕,工艺也压根不像石门和石椁的精致,衣袖间的线条生硬凌乱,像赶时间做出来的。

    画风突变的有点快,我困惑的顺着董倩若有所思的视线,用手电照向她看着的地方。

    诶!等等!

    不对劲!

    墓是石墓,可是地上却有很大一层土,可能是因为盗墓贼的侵入带进来的,就是这灰尘的存在,导致石像旁边留下很多的印记,像是曾经有许多东西压在上面,但后面却消失了。

    而石像的底座,看形状与大小,不正与这些痕迹相似?

    这说明曾经里面全是石像!

    那么问题来了。

    石像哪里去了?

    左右侧室,还有中间的主墓室可没有石像的影子,石像那么重,拖拽是会留下痕迹的,但地上没有。

    姜文显然也发现了异常,喃喃自语道:“总不能被盗墓贼搬走了。”

    “除非他们脑子被氧气瓶砸了,非要把死沉死沉的石头背出去,当然了,要是这石像是金子做的,说不定还真的会,可是,这种好事还能轮到他们?哼。”董倩讥讽的笑了一声。

    我挺认同她的说法,看剩下石像的画风,怎么会可能用其他材料。

    “这些石象应该是为了代替活人殉葬用的,不是盗墓贼,难道还自己长腿跑了?”我半开玩笑的说。

    董倩听到我的话,勾唇笑了笑,手电筒射在我脸上,刺的我不得已闭起眼睛。

    “说不定它们真钻盗洞跑了呢。”

    灯光扫过我的脸最后停留在上方,我仰起头一看,一个方方正正的盗洞赫然在目,这个盗洞在坍塌时被石头堵住了,上面又压了很多土,反倒有了支撑,使更多土石无法滚落进来,这也是地上那么多灰尘的原因。

    石像当然不会打盗洞,可盗墓贼都是为钱财而来,没见过留纪念品是背着几十斤重的石像凌波微步跑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