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06 » 第45章短期买卖

第45章短期买卖

    作为文抄公,只要记忆力好,把530万字的《斗破》全抄下来,发到网上,就没事了。

    歌却不同。

    除了歌词,还有作曲编曲……

    像顾立这样的,他连个songwriter都算不上,顶多是个lyricist。

    歌词写出去后,他根本不知道这首歌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

    是像记忆中的那么经典,还是被人做成了垃圾而丢弃。

    他参与不了歌曲的后期制作,仅凭他那一点不着调的清唱,根本表达不了原本歌曲的百分之一。

    稍微复杂的歌,顾立更是不敢下手。

    譬如胡的《月光》,是好歌,够经典,但面对这歌,顾立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

    有时候想想,如果是李荣浩重生了。

    不仅自己作词作曲自己唱,还能包揽编曲、吉他、贝斯、和声弦乐……

    那真的没其他艺人什么事了,别说吃肉,就是汤都不会留下。

    顾立搜寻记忆,发现适合自己身份,并且可以运用到晚会舞台,且传唱度高,且歌词比较好的歌曲,真的不多。

    流行歌曲早期,港台艺人纷纷购买欧美和小日子的版权,然后重新填词创作。

    这个时期,对于歌词,还是比较重视的,也出现了较多的著名填词人。

    后来周董横空出世,自己作曲,开启了华流的逆袭之路。他与填词人方文山的合作,更是被传为一段佳话。

    2014年,四子归国,流量时代的到来,同时流行歌曲的创作,也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张绵羊曾在综艺中说:“音乐从头到尾,只有这么多音符,好听的歌都被前辈唱完了,我们再想写歌就很难。”

    是的,他们开始更注重作曲编曲,这是歌曲的一个发展方向,无可厚非。

    歌词呢?

    发行人在乎的是流量,制作人在乎的是谱曲,歌手在乎的是演唱技巧,在乎的是舞蹈编排,在乎的是视频制作。

    歌词,反倒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

    音乐圈中的有条鄙视链,玩摇滚的看不起玩流行的。

    现在,玩编曲的又看不起写歌词的。

    歌词不受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

    进入二零年后,大部分歌就只能听听曲,要看歌词,就是一坨——

    特别是一些网络歌手填词,为了押韵而押韵。

    “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了我心弦。”

    “我说爱喜欢随天意,我就爱上了锦鲤,预支了所有运气换一次概率拉低。”

    就这,还是爆款。

    像这样的歌词,毫无内容可言,顾立敢写出来卖?

    非得让人指着鼻子骂,神经病。

    也可能,与歌曲的创作者越来越低幼化有关,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不够,又不肯花时间去打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尿,就要多喝水。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一首歌本身才四分钟,歌词又有许多的重复,挤掉水分,可能也就一到两分钟的内容。

    但凡想从事这一行,认真钻研,会写不出几句言之有物的押韵句子?

    为此,顾立只恨没能重生早几年。

    现在,他这抄歌的生意,注定是做不长久的。

    为了利益最大化,只能频频拿出爆款,亮瞎他们。

    然后才能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顾立写完,放在口袋里,继续听课。

    ……

    隔着走廊,最后一排的同学,碰了碰顾立的手肘,然后快速地将纸团扔到他桌上。

    粉色的便利贴,带着淡淡的玫瑰香气,折成方糖一般的大小。

    顾立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那同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眼神看向坐在第三排的刘晚亭。

    顾立面无表情,将纸团轻轻一拨,掉到了地上。

    高中生的课桌前都堆了高高的书本,刘晚亭隔得远,并没看见这一幕。

    送纸团的同学却是瞧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向顾立竖起大拇指。

    对于善意的夸奖,顾立还是很能接受的,也点头回应。

    那同学继续看他的《古龙全集》,顾立则开始写他的小说。

    ……

    珞雪一直关注着顾立。

    对于那便利贴,她只是瞄了一眼,然后将它踢得远远的,并没在意。

    顾立上课写小说的习惯,她从来就知道,先前还是只有上生物课的时候写,自从考了第一,偶尔语文课也会写。

    其他老师看得紧,他没办法写。

    语文老师看他奋笔疾书,没事也会凑过来看看,只是顾立欺负他年纪轻脸皮嫩又好说话,从来没有收手的意思。

    就是现在,语文老师看向顾立的方向,也是怨念颇深,仿佛被人抛弃的小媳妇。

    却也奇怪,即便这样,语文老师也没想过要点顾立起来回答问题。

    珞雪发现顾立开始用信纸写了一张,十分钟不到,就折好放进了口袋。

    有些奇怪。

    从书桌内翻找出一本淡绿色的便利贴,写了张给顾立:

    “歌写好了?”

    “嗯,晚上给你带过去。”

    若是过去,珞雪觉得写歌和写文章没什么两样,歌才几个字,快一点也应该。

    但想到上次价值一万的《我们同唱一首歌》,这次顾立的若是再被选上,又是一万。

    纵然她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高中生,十分钟,一万块。

    时间线若是可以原地拉长,而顾立面对邀歌的又不止是小姨,再就是他的名气再大些……

    这比印钞机的速度都快吧。

    珞雪将顾立送回来的便利贴折好,放进口袋内。

    她现在在家里准备了个铁盒子,专门用来回收这个。

    ……

    四节课转瞬即逝,铃声一响,同学们便仿佛脱了缰的野马,鱼贯冲出教室。

    顾立本就在最后,还有珞雪。

    这回隔着走廊的那位同桌也没走,凑到顾立面前,笑道:

    “哥们,你刚才,是在写小说?”

    “嗯。”

    “是武侠?”

    “不是,言情小说。”

    同学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竖起拇指给顾立点了个赞:

    “大才子。”

    又低声说了句:“某人想请你给她做家教呢。”

    然后拍了拍顾立的肩膀,腋下夹着未看完的武侠书走了。

    顾立看着前面还在写作业的刘晚亭和王超,皱了皱眉。

    却不知,他给珞雪做家教的事,刘晚亭是怎么知道的。

    又或者,只是个巧合?

    顾立带着珞雪,径直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