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反派炮灰后,我逆袭成了主角 » 第一百零七章 村子里的谣言

第一百零七章 村子里的谣言

    “东家,你意下如何?”金掌柜问道。

    “不错”张锦玥点点头,表示对这宅子很满意,“如果可以,我想把这宅子买下来。”

    “这”金掌柜面露难色,“这怕是有些难,这人家祖传的宅子,主人家虽然遭了难,但是没有要卖的意思。他的本意是受不了那群催债的天天上门,打算出去避避风头,等过段时间再回来。”

    “不过这租金却是可以商量的。”

    张锦玥心里有点遗憾,她是真的很喜欢这宅子的,人家不打算卖,总不能强买强卖吧。

    虽然金掌柜说租金可以商量,但张锦玥难得没有讨价还价,直接一口答应了。

    至于债主闹事,她也并不担心,她遇到过的事还少吗?对付这种人她有经验。

    交了银子,签了合同,两人选了房间,各自把自己的东西归置,就该吃午饭了。

    金掌柜还没走,见他们出来,也站起身来:“东家,时间不早了,两位也该饿了,不如今天中午就由我请客,好好招待一下两位。”

    “这怎么好意思。”张锦玥连连推拒,但拗不过金掌柜,还是去了。

    等顾云城考完了,他们也可以回请回去。

    吃完了饭,略微收拾一下,顾云城就开始温书了。

    接下来的两天除了吃饭的时候出来一下,其余时间顾云城都是待在房间里看书。他心知自己学习的时间不比其他人,基础也不如其他人打得牢靠,所以更要花时间。

    见他如此用功,张锦玥也不去打扰他。这几天都是在家里开的火,她亲自下的厨,就是担心顾云城到时候在外面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影响了考场上的发挥。

    闲着没事的时候她就去茗香阁看看,再不济去街上逛逛,她手里现在有钱,寻思着要不要在青州再买一间铺子。

    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院试这天。

    院试一共考两天,分为正试和覆试,以正试的成绩为主。

    这两天日头火辣辣的晒,邱清泉早已花钱打点过,分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免去了太阳暴晒之苦。

    上了考场,邱清泉答起题来游刃有余,为了吸引杨大人的主意,他摈弃了自己以往求稳的想法,文章写得更加的锋芒毕露。

    他研究过杨大人的行事风格,杨大人当年十八岁就中了榜眼,喜欢锋芒毕露的年轻人。

    张锦绣送邱清泉进了考场才依依不舍的回了杏花村,其实她本可以不用跟着一起去青州的,但是这可是邱郎的重要时刻,她怎么可能不去呢?

    一回到家就跟祖父说起了邱清泉的计划。这也是邱清泉跟她说的,要管住村里人的口,还得靠村长。

    张村长迟疑了一会儿,忍不住劝张锦绣,“这欺骗朝廷官员可是大罪,被发现了要被砍头的,你们……清泉考上秀才已经很好了,其他的慢慢来便是,何必冒这个风险?”

    这些道理张锦绣何尝不知道呢,只是她更愿意相信邱清泉。上辈子邱清泉可是年纪轻轻就入了内阁,成了次辅,想必跟他善于为自己谋算有关。既然上辈子可以成功,没道理这次会失败!

    张锦绣咬了咬牙,跪在了祖父面前,“爷爷,你就帮帮我们吧。只要是邱郎想要做的事,我都愿意相信他,并帮他做到,哪怕出了什么事情我也愿意和他一起承担后果。”

    “唉,你们。”张村长摇摇头,没有松口。

    这个孙女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小聪明伶俐,是个贴心的小棉袄,自己也乐意多疼她几分。但他不仅仅是张锦绣的爷爷,还是张家的一家之主,这几份疼爱并不足以让他带着小家子往一条不归路上走。

    “爷爷!孙女求求您了,您帮帮我和邱郎吧。我向您保证,如果出了什么事我会一力承担所有罪责,这事不会牵连家里其他人。”张锦绣说着,头在地板上磕得砰砰响。

    她了解祖父的脾气,知道这事儿想让他松口没有那么容易,只能凭借着爷爷多年的宠爱施展苦肉计。

    张锦绣的头磕在坚硬的石板上,瞬间血流如注,村长看着心都揪起来了,伸手去扶她,“你这孩子,先起来去处理一下伤口再说。”

    “我不,爷爷不答应,孙女今天就一直跪在这儿不起来,直到您愿意松口答应为止。”张锦玥拂开了村长的手,倔强的跪在原地。

    “唉,你,行了,我答应你还不成吗!你这孩子,快起来,去包扎一下伤口”

    张锦绣这才起身,乖乖跟在后面包扎伤口去了。

    张锦玥一直在等邱清泉那边先动,所以张锦绣前脚回村,后脚她就知道了。

    结合原著剧情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邱清泉的打算,这是要把事情交给张锦绣去做了。如果是她,她估计也会这么做,一则把自己从这件事中摘出来,出了事也方便撇开干系,二则在村子里村长的话可比他的管用多了,而且伪造信息这种事,只要当事人不说,其他人哪里会对别人的信息记得那么清楚。

    两天的院试考完,杨大人作为主考官要参与阅卷,结果出来之前不得与外界有接触。

    所以邱清泉和张锦绣动手应该是在结果出来之后了,还有十天的时间。既然张锦绣他们行动了,她也该下场搅浑这摊水了。

    院试考完的钟声响起,众考生一起走出考场,白晃晃的阳光很刺眼,一时看不清家人在哪。

    送考的家书,都在考场广场外几十步远的地方张望。他们再心急也不能考进考场喧哗,会被守门的差役驱赶。

    考生们走出几十步后,顿时被家属们接住,有考场号不好的,在大太阳底下晒了两天,都是靠毅力坚持住考完的,一出了考场那股气散了,人直接就晕了过去。

    考生们是考完了,考官们开始忙碌起来了,觉得优秀的画一个权,尚可的画一个点,不行的打一个叉。一份卷子由两名考官阅卷,若是意见一致卷子的成绩便定下来了,有争论的才会呈交给主考官进行最终评判。

    杨万里早年心中有抱负,但在现实的打压下不得不低头,下面的幕僚属官们已经在自己这个位置上干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心态也稳如老狗。

    邱清泉那篇特意气风发的文章惹了考官不喜本来是要挂掉的,但因着考生文采着实不错,还是给过了,只不过名次不是很高就是了。

    十天阅卷完成,名次定下,杨万里也不让考生干等,第二天就在考场前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