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成反派炮灰后,我逆袭成了主角 » 第一百零九章 渣男贱女,建议锁死

第一百零九章 渣男贱女,建议锁死

    张锦玥见杨万里不相信,淡淡道:“大人说的是,左右不过村里人的玩笑话罢了,当不得真。邱清泉要不是邱家人,邱家又怎么会砸锅卖铁供他读书,甚至不惜克扣家中孕妇的吃食呢。”

    杨万里眉头一皱,“克扣孕妇的吃食就有些过分了。”

    古代妇人生产不易,一不小心就是一尸两命。

    “可不是么,他二嫂怀孕了连个鸡蛋都吃不起,他却还有闲钱给未婚妻买发簪,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张锦玥说着摇摇头,一副感慨的样子。

    杨万里听了对邱清泉的印象更差了,张锦玥还在喋喋不休,“不过他读书挺好的,这次还下场考院试了呢。”

    身为院试的主考官,院试的事杨万里可太熟了,他回想了一下名单,没听过这个名字,肯定不是前几名,但要说考没考上的,三百个人他只是瞄一眼哪里记得住。

    “那他考上了吗?”

    “自然是考上了,听说考了一百五十名呢。”

    “院试一百五十名算什么读书好?”杨万里不以为意。

    区区一百五而已,不是前十,前百都没进,他当年可是榜眼呢。

    读书一般,人品不行,这就是杨万里对邱清泉的第一印象。

    到了村子里,张锦玥和杨万里道过谢,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这几天张锦玥不在家,不用被逼着上山下地干活,张翠花一家人过得很是惬意,吃完午饭也有闲心晒晒太阳了,日子过得也有盼头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几天都只能吃个半饱,用的还是碗橱里之前剩下的那点玉米面,他们把家里翻个底朝天了,也没找到张锦玥那贱丫头藏起来的粮食,不由得有些郁闷。

    “娘和丽华妹妹看起来悠闲得很啊?”

    深入骨髓的声音传来,张翠花一个哆嗦,人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

    “你要死啊!敢吓老娘我!”张翠花嘴巴比脑子快,说完就捂住嘴巴后悔了。

    张锦玥眉头轻皱,“娘这几天倒是过得轻快啊,一点儿活儿没干。”

    瞧着张锦玥没注意到自己的谩骂,张翠花松了口气,警惕道;“山上和地里的活都干完了,你不会又想骗我们去打猎吧?”

    上次的前车之鉴她可还记着呢,主要是她不记着也不行,身上被虫子咬过的地方这些天痒得很,现在还有些隐隐作痛。

    张锦玥想了想,对张翠花道:“这几天天气好,你们去山上砍柴吧,正好晒完收起来。”

    张翠花脸拉得老长,这贱丫头真是逮着他们使劲压榨,黑心财主都没她心黑。

    “今天的任务是一百斤,晚饭的时候我要检查。”张锦玥给一家人安排完任务就坐着驴车进了城,直奔城西的茶馆去了。

    今个儿茶楼的人并不多,孙掌柜在柜台后面打着算盘算着账。

    张锦玥走到孙掌柜面前,笑呵呵的打了招呼,“孙掌柜,在忙啊?”

    孙掌柜抬起头,看到是她,脸上刚浮现出笑意又很快散去,变成愁眉不展,“你回来了?这次怎么去了这么久?对了,你离开的这段时间,有其他人也做出了奶茶,味道跟我们的差不离,但是卖价比我们还低,从我们这里抢走了不少顾客。你手里还有其他新品吗?现在能做出来吗?”

    张锦玥认真听完,对孙掌柜道:“新品我手里确实有,明天就能做出来。其实这次过来还有一件事想跟掌柜的商量,我能进去说吗?”

    孙掌柜一把卷起桌上的账本,对张锦玥说道:“跟我来吧。”

    张锦玥跟着上了二楼,然后道:“孙掌柜,你知不知道镇上哪里的铺子要转让?”

    孙掌柜闻言有些惊讶,这姑娘前段时间才开了间茗香阁,眼下这是又要买铺子了?

    “我确实知道几间铺子要转让,怎么,你想买?”孙掌柜道,他认识的就有几个掌柜的铺子经营得不景气,那几家的老板不想继续亏下去了,到处在找买主。

    张锦玥点点头,“我最近又有了新点子,打算卖点新的吃食,所以打算搞个店面,招几个人手帮忙。”

    “什么新吃食?”孙掌柜有些好奇道。

    “孙掌柜可能没听过,是一种叫炸鸡的小吃。”

    “好吃吗?”

    “当然好吃!到时候开张了,孙掌柜可要要捧捧场。”张锦玥道。

    “那是自然。”孙掌柜毫不犹豫道。

    “对了,孙掌柜说的在找买主的铺子,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一下?”张锦玥又把话题拉回了正轨。

    孙掌柜放下手里的账本,对张锦玥道:“他们这会儿应该都在家,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

    “那走吧。”

    张锦玥在孙掌柜的帮助下看了几间铺子,定下了其中一家,约定好明天拿银子去官府过契。

    定下的那间铺子在镇上的中心地段,人流量大,面积也不小,约有一百个平米左右,前面是店面,后面则是住宅。

    店家本来开价要二百二十两,被张锦玥压价压到了二百两。之前一百两银子她都要东拼西凑,现在两百两银子都能眼都不眨的拿出来了,这都要感谢叶云琴的外快。

    又购置了一个铺子,张锦玥心情很好,去肉铺割了两斤五花肉,又买了一只老母鸡打算回家炖个鸡汤喝。

    杏花村,张锦绣得知‘杨万里来了’,赶紧跟自己祖父说了,在家里耐心等待杨万里上门。

    按照他们的想法,杨万里的第一想法肯定是来找村长,询问村里的名录,筛选村子里这些年迁徙过来的外姓人。

    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杨万里刚进村没多久就见到了疑似“侍女”的人。

    “你是将军府那个侍女?”

    他怀疑的问道,看着有些像又有些不像,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其实他脑海里也记不太清对方的样子了。

    “是啊。”对方直接承认了。

    “当年我带着孩子逃出来,把孩子交给了一户农户抚养,如今孩子平安长大,我也算是无愧于将军和夫人了。”那“侍女”说着,已是老泪纵横。

    “那孩子如今在哪?”杨万里急切道。

    “那孩子现在可出息了,听说在书院里年年第一,前几天上府城赶考去了,应该也快回来了。”“侍女”道。

    杨万里蹙眉,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名字,问道:“你不会跟我说,那孩子叫邱清泉吧?”

    “侍女”闻言一脸欣慰道:“大人怎么知道,莫非在路上已经遇见过了?”

    杨万里眼神狐疑的看向她,问道:“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啊?”“侍女”愣在原地,心道大人你不是知道么,刚刚还说出来了,怎么现在又问她?

    “我说的是他以前的名字。”

    “戚涯。”

    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问题上,“侍女”松了口气。

    “你为何不亲自抚养他,而是要交给农户抚养?”杨万里道。

    “我年纪大了,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丈夫不愿意养这么多孩子,所以我只好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有时间就来看看他。”“侍女”掩面抹泪。

    “农户家自己也困难吧,会同意帮你养孩子?”

    “邱家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极好的人。”

    杨万里又问了几个问题,神色凝重,他瞥了“侍女”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让她带路去邱家。

    “大人自己去吧,我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杨万里也没拦她,等人走远了,给了身边的侍卫一个

    眼色,对方跟了上去。

    他倒要看看,背后是谁在搞鬼!

    虽然觉得这个“侍女”怪怪的,但杨万里还是决定先去邱家看看。

    邱家人还不知道邱清泉的计划,此时看到穿着一身绯红色官袍的官老爷进来了,人都懵了。

    他们最近啥也没干啊,怎么还有官老爷上门呢?

    杨万里的贴身侍卫见邱家人呆愣愣的,喊了一声道:“大胆,见到杨大人还不下跪行礼!”

    他这一声大喊可算是把邱家人喊回神了,连忙稀稀簌簌的跪了一片,“草民见过大人。”

    “嗯。”杨万里走到上首坐下,“都起来吧。”

    邱家人从地上起来,都垂首规矩站着,也不敢出声。

    “不知道大人过来邱家有何事?”邱老爷子问道。

    “你有个孙子叫邱清泉?”

    “是的。”邱老爷子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莫非是孙子在外面犯了什么事?

    “他是哪一年什么时候出生的?”杨万里继续问道。

    “啊?”邱老爷子有点懵,这看着也不像是来抓人的啊。

    “问你话呢,你如实回答就是!”侍卫厉声道。

    “是,是。草民的孙子是魏晋二年出生的。”

    杨万里皱眉,时间对不上啊,看来邱清泉不是他要找的人。于是也没心思在邱家待了,起身就走了。

    杨大人来的快走的也快,邱老爷子还懵着呢,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话得罪了官老爷。

    “老头子,这官老爷是什么意思?咋突然就走了啊?是不是嫌我们招待不周啊?”邱老太太道。

    别看她平时在外面嚣张泼赖,见了官老爷就如同软脚虾,险些站不稳了,话更是不敢说。

    “看着不像啊。”邱老爷子纳闷道。

    不过大人物的想法他们是猜不透的,这个时候邱老爷子就分外怀念邱清泉,孙子聪明,肯定知道官老爷想干什么。

    张锦绣和村长在家里左等右等,都没等到杨大人过来,不禁怀疑是否收到了假消息。

    走出去才发现村子里的乡亲们都在议论纷纷,说是邱家来了个大官。

    张锦绣心里一咯噔,杨万里怎么往邱家去了?

    连忙往邱家赶去,想去看看情况,免得邱家人乱说话,给人留下个不好的印象。

    杨大人对邱郎有用,可不能得罪。

    紧赶慢赶到了邱家,却听邱老爷子说杨大人已经走了,去了哪里他也不知道。

    张锦绣不禁有些茫然,这主角不见了,接下来的戏可怎么唱?

    当下就想召集人手去找人,却又被匆匆来找她的沈青告知,杨大人已经到家里了,让她赶紧回去。

    两个人急急忙忙往家赶。

    杨大人已经在上首坐着了,村长正在恭敬的答着话。

    寒暄了几句,杨万里直入正题,“我想找一个人,不知道村长可否协助?”

    来了!

    “自然。”村长恭敬道:“大人请说,村子里的百姓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杏花村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人有多少人?”

    村长思索了一下,回答:“大约有十来家吧。”

    “那这些人里,有哪些是本来就住在镇子上的,有几人是后来搬过来的?”杨万里继续问道。

    “后面搬过来的有三户人家,其他人都是世世代代就住在村子里的。”

    “是哪三个人?”

    “李胜凯、刘大有和顾云城。”

    “跟我说说他们的情况吧。”

    “是。”村长道:“李家是十二年前搬过来的,李胜凯是单亲家庭,从小由母亲抚养长大,听凯子他娘说,他爹在凯子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我看他们母子可怜特许他们在杏花村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十二年,前几年凯子他娘也去了,家里就剩下凯子一个半大的孩子,这些年都是村里人好心给他一口饭吃,才活着长大这么大。”

    “刘家是十年前搬过来的,大有他爹是木匠,平时靠做木匠活赚点银子养活一家四口。”

    “至于顾家,是十二年前搬过来的,在村子里一直都是母子俩相依为命,但是据说家里还有一个父亲和弟弟,之前来过村子里一次,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了。”

    戚家当时是侍女带着小主子出逃,第一个单亲家庭是最符合的,但是也不排除那个侍女后来结婚了这种情况,所以还是都得去看看。

    “我想去这几家看看,劳烦村长带路。”杨万里道。

    “好,大人请跟我来。”

    村长在前面带路,杨万里走中间,杨万里的侍卫断后。

    张锦绣也偷偷的跟了上去。

    第一个去的是李家。

    村长带着杨万里走到一栋破败的泥土房子前,拍了拍大门,“凯子,我是你村长叔,有人找你,你开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