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相父诸葛亮:开局坦白现代留学 » 第十章 《正议》之刺

第十章 《正议》之刺

    诸葛亮的目光陡然间变得凌厉,思考必须周密,行动一定迅疾。

    诸葛亮的书桌上,凌乱地散着几封曹魏的书信。这些都是先帝去世以后,曹丕让人撰写,送到诸葛亮手中,用来劝降的。

    诸葛亮知道,不仅是他收到了这些劝降信,炎汉其他官员手中,也同样收到了这样的书信。

    这些信件,并不是普通的攻心之战,而是配合着五路大军,同时使用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呼它是第六路大军。

    这些劝降的信件,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像李邈这样的人,已经上书给刘禅,反对北伐曹魏。

    幸好刘禅并没有偏听偏信,这才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今,诸葛亮已经将其他事宜大致统筹完毕,终于有时间来反驳曹魏臣子错误的观点,恢复炎汉臣民的信心!

    “清风何在?”

    听到丞相诸葛亮的呼唤,一旁走出来了一个小书童:

    “清风在此。”

    诸葛亮示意书童清风拿起纸笔:

    “清风,你如此写:

    “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不以仁德对待百姓,即使力量强大,有帝王的威势,最终还是身败名裂,成为千古遗恨。

    “如今魏国不吸取项羽灭亡的教训,反而去追求效仿,即使曹操有幸不死,他的后代子孙也必然要灭亡的。

    “那些写书劝降我的人,他们一把年纪了行事却顺从贼子之意,就像当年陈崇、孙竦称赞王莽篡汉一样,讨好盗贼,却还是被盗贼逼迫而死!

    “光武帝创业时,率领几千人就在昆阳郊外一举击溃敌军四十万。

    “足见以正道伐淫邪,胜败不在人数。

    “曹操诡诈,纠集十万人来战先帝,妄图救张郃于阳平,却只落得狼狈逃窜,不但辱没了精锐之师,还丢掉了汉中。

    “此时他才知道,国家是不能随便窃取的,没及他退军回到家,就已染病身亡。

    “曹丕骄奢淫逸,篡夺帝位。即便你们几个像张仪、苏秦那么能诡辩,说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也不可能诋毁尧、舜,白白浪费笔墨而已!正人君子绝不会这么做。

    “《军诫》中说:‘如果一万名士卒,抱着必死的决心,那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昔日轩辕皇帝率领几万士卒,还能击败四位帝王,平定天下。

    “何况我们有几十万兵马,是在替天行道,讨伐有罪的人,那谁还能够与我们匹敌呢!”

    诸葛亮所做的《正议》一文,不仅将这些劝降益州称藩的魏臣,如华歆、王朗等人的言论批判为苏秦、张仪的诡辩之说。

    同时又例举刘邦弱而破项羽、刘秀弱而灭王莽,证明“王者之兴,在德不在力”。

    从高帝刘邦、光武帝刘秀再到昭烈帝刘备,三者一脉相承,益州是“据正道而临有罪”,重新拾起刘备称帝时高举的“讨曹灭贼”大旗。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有效地应对曹魏凶猛的劝降共识,同时也是为了重新树立炎汉的声望。

    原来,早在刘备兵败夷陵之战,白帝城病重的时候,就有人公开宣传童谣:

    “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寅卯之间当失之”。

    刘备在壬寅年兵败夷陵,在癸卯年白帝城驾崩。正是对应了童谣上的话语,这个童谣,在蜀地流传的也是颇为广泛。

    一封信载着《正议》送向了魏国,同时,在益州境内,《正议》也是广为流传。

    所有看到的人,没有一个不叹服于诸葛亮的文才,同时又认可诸葛亮所讲的道理。

    尤其从荆州甚至更早之前跟随刘备征战死亡的将士们看到了这篇文章,更是升起了对先帝的无限怀念之情。

    在思想上的大旗树立起来之后,诸葛亮更是日兴夜寐,丝毫不敢松懈军政大事,加紧向各地输送物资和人员,以抵御曹魏大军的进攻。

    ……

    洛阳,皇宫。

    此处不比蜀中。正殿高耸入云,气势辉煌。屋顶巍峨,青瓦翘起如鸟翼,悬挂于上的铜铃飘摆,伴随着微风发出悦耳清脆之音。

    司马懿缓步走进大殿,看到大殿之中端坐的皇帝曹丕,一脸的怒气。

    司马懿行礼之后,疑问道:“陛下何故生气?”

    曹丕一拍桌子,啪的一声,吓司马懿一跳,司马懿心中大动,难道说,我做的布置,让曹丕发现了?

    曹丕看都不看司马懿,而是把桌子上的一封信件,扔到了司马懿面前:

    “依照你的说法,用言语劝降,远胜于百万精兵。

    “可是如今,我们的劝降非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是收到了一封这样的回信,你说到底应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听着曹丕所说,知道指的是前些天给诸葛亮等人写信劝降这回事儿。

    可是,谅那诸葛村夫善于狡辩,在这种情况下,又能说出来什么呢?

    司马懿好奇地见过了曹丕投掷在地上的书信,隐隐约约能看到标题正是“正议”两字。司马懿接过去看了,结果越看越是眉头紧皱。

    这个诸葛亮,骂人这方面,算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厉害的了。诸葛亮的奏疏中,几乎没有一句话是脏话,但仍旧能够令人气愤。

    骂人还不是这封信里面最让司马懿绝望的事情,最令司马懿失望的是,这封信不仅将老曹家骂惨了,更厉害的是,还树立了益州政权的合法性。

    会令曹魏为招降所作的努力,统统白费!

    曹丕盯视着司马懿:“前些天,你可曾在殿前夸下海口。

    “言说按照这几条计策执行,便能够将益州收付,可是直到如今。

    “五路大军,没有一路能够深入深入成都!”

    司马懿听到曹丕所说,连忙行了大礼,一句也不辩解:“陛下,臣知罪。”

    曹丕看着眼前勇于道歉的司马懿,再也说不出来什么重话,刚想让司马懿起身,脑海中突然浮现了诸葛亮送来的另一份信件的内容。

    是的,除了方才曹丕给司马懿看的信件之外。

    诸葛亮还写了另一封信件,单独送给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