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相父诸葛亮:开局坦白现代留学 » 第二十五章 国本稳固与蚕丝告急!

第二十五章 国本稳固与蚕丝告急!

    刘禅将他关于爱华服的传言,和今后发展蜀锦产业,咬着张星彩的耳朵,小声说了。

    张星彩听到刘禅所言,想到她错怪了刘禅,脸上又泛起了红晕。

    不知道为什么,张星彩虽然感觉和刘禅相识了十几年,这几个月,刘禅似乎变了个人一样,莫名地成熟起来。

    每天都在鸡鸣时分起床,迎着薄雾,练习剑法和武艺,从不停息。

    张星彩玉手拂过了刘禅的后背,一块块肌肉的形状一天天凸显。

    几个月间,刘禅从一个只知道声色犬马的少年,变成了真正执掌江山的炎汉皇帝。

    也许,是受到刘伯父去世的刺激了吧!

    张星彩想到刘禅的变化,心中忽然柔软了几分,粉唇贴到刘禅耳边,轻轻送气:

    “这些天,真是辛苦陛下了呢。”

    ……

    次日清晨,御书房。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坐在御书房之中。

    按照惯例,今日正是经筵的日子。所谓经筵,理论上就是刘禅在数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古代典籍。

    可是自从刘禅学成归来之后,经筵时间,更多用于探讨国内的军政大事。

    经筵开始的时辰是日出时分,诸葛亮、马谡和杨仪三人距离皇宫较远,都是早早地便来到御书房等候。

    御书房外,脚步声响。太监黄皓,挑起门帘,拿着一个食盒,走进了御书房之中,看着诸葛亮、马谡和杨仪三人笑道:

    “陛下知道三位先生定会饿着,特地叫御膳房准备了早膳。

    “诸位先生,请!”

    诸葛亮三人,连忙谢过皇帝刘禅的好意,同时邀请黄皓也一起吃些。

    黄皓知道,最近一些时间,皇帝刘禅对诸葛亮、马谡和杨仪三人十分器重,并不敢在三人面前托大,谢过之后,拿起一块儿糕点,站在一旁狼吞虎咽。

    一同在一个食盒里面吃饭,似乎拉近了四个人之间的感情。

    马谡一边儿吃,朝黄皓眨了眨眼,小声地问道:

    “听闻张将军虎女,被陛下接到皇宫之中。”

    黄皓看着马谡的男人都懂的表情,嘴唇抽动了一下,回答道:

    “昨晚陛下有些劳累,还请三位稍安勿躁。”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听着黄皓所说,都是眼神一亮。他们明白,虽然看上去黄皓回答的文不对题,但言语之中表达的意思,已然说出了刘禅和张星彩近些天关系如胶似漆。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在这一瞬间,心中有着同样的想法:

    “国本有望,国本有望啊!”

    其实倒也不怪这三个中老年男人八卦,在这个时代,皇帝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公事。

    皇帝只有子孙枝繁叶茂,手下之人才会感觉到前途安定。因此太子,便被称为国本,意思便是指国家的未来。

    没有国本,即使是再忠诚的臣子,也很难竭尽全力,报效国家。

    杨仪听着黄皓所说,看向丞相诸葛亮,小声问道:

    “陛下和张家虎女,自幼相识,今日又是情感密切。

    “我等是否可以早上奏章,迎娶皇后,举国欢庆?”

    诸葛亮听着杨仪所说,点了点头,表示这件事情,的确应该早日提上议程。

    日出时分。

    刘禅结束了早操的习练,坐在御书房之中,看着面前的诸葛亮、马谡和杨仪三人,微笑问道:

    “诸位先生,今日,还请给我讲解一下,炎汉近来的形势吧!”

    刘禅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杨仪:

    “威公,近秋收,‘红黑榜’的试行可曾见效?”

    杨仪听着刘禅问道,连忙起身回答:

    “自从陛下所说的‘红黑榜’试行以来,蜀中豪族们对炎汉政策的配合度,已经变得更高。

    “许多过去瞒报的人口都主动进行登记。

    “短短三个月,炎汉在册的人口,就已经增长了三成之多。”

    刘禅听着杨仪的叙述,点了点头,蜀中豪族在“红黑榜”的激励与惩罚之下,主动登记瞒报的人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有了人口,便能征得上粮食;

    征得上粮食,才能养得起脱产的军队。

    果然,杨仪继续说道:

    “炎汉今年秋收以来,征收的粮食相比去年,已经是多了将近两成。

    “这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啊!”

    杨仪讲述的时候,脸上激动的神色难以抑制。

    刘禅点了点头,这个情况,在他预料之内,刘禅转头看向相父诸葛亮:

    “相父,此事有何教导?”

    诸葛亮听着刘禅问道,连忙回答:

    “臣听闻古代的贤人曾经说过,治理国家,一定要赏罚分明。

    “依照臣的见解,在实行‘红黑榜’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所有豪族,都能够在炎汉感受到身边的公平和正义。

    “臣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炎汉朝野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诸葛亮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刘禅知道,这三个月,为了确保“红黑榜”赏罚公正,相父诸葛亮的头发都熬白了好几根。

    刘禅听着相父所说,连忙点头表示认同,然后又补充道:

    “除了相父和威公方才所说,我认为每一粒粮食,皆是农民辛苦种植。

    “我们应当继承先帝的遗志,爱护百姓。

    “若有豪族过分压榨农民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惩处,这才能显示炎汉的公平。”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听着刘禅所说,心中都是一震。

    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来了先帝刘备的曾经的音容笑貌。今日的皇帝刘禅,真的是有继承先帝的仁慈和善良啊!

    刘禅又问道:

    “威公,近些天,蜀锦行业协会运行的如何?”

    杨仪听着刘禅问道,继续回答:

    “如今炎汉的蜀锦,已然远销江东和北方。

    “三个月来,获得的收益,已经超过每年赋税的十分之一!

    “陛下上次经筵之时,曾命我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对如今炎汉蜀锦织造行业进行梳理。

    “臣发现……”

    杨仪说到这里,有些犹豫。

    刘禅直视杨仪,眼神里充满着鼓励:

    “大胆说吧。”

    “是,陛下。”

    杨仪摇了摇牙,继续道,

    “如今蜀锦发展,过于迅猛,作为原料的蚕丝已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