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侯经纪人 » 第八章 凉州是个好地方

第八章 凉州是个好地方

    “凉州是个好地方诶……呀啦喂!有我心仪滴……婆娘……”

    卯时刚过,已经换上了一身碧海青天大红官衣的叶凉臣,便一摇三晃地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踢着正步来到了垅西县衙的二堂前。

    “启禀大人!垅西县县尉董卓率县衙三班衙役、仵作、粮差等共计一百二十人皆已到齐!请大人即刻抽查名册,点名应卯!”

    到底是军伍出身,董卓即便是卸甲多年,但是他那一身久战沙场的凌厉气势,却仍旧是让眼睛毒辣的叶凉臣眼前一亮!

    ‘是条不错的汉子!’

    在穿越之前,身为网红经纪人的叶凉臣,干的便是看人、用人的勾当。

    虽说,这些年下来……在他的手里连一个知名的网红都没有包装出来过……

    但是抛开这些不提,如果仅仅是论到看人的基本功,他却仍旧还是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自信的!

    “嗯!咳!不错!很威武,很有我们垅西县衙一贯的风范!董县尉带兵有方,这是本县和垅西县的百姓们有福哇!”

    靠着身上的大红官衣精神面貌为之一振,总算是有了几分上位者气势的叶凉臣眼神睥睨,好似是在自己的身前有着百万雄兵一般,挥斥方遒道。

    “呃……咳!大人,过了!”

    已经早早地站立在县衙二堂门侧的县丞李渭看不过眼,低声咳嗽了一声,一面小心的提醒了一句,一面把深藏在怀中的名册,掏出来递给了叶凉臣。

    “呃……这个……读书人嘛!总是要会一些修饰手法的!”

    双手虚抬,把双掌朝着衙门二堂下百十号在董卓的勒令下,使劲地憋笑才不至于出声的三班衙役门压了压,叶凉臣清了清嗓子这才算是进入了正题:

    “堂下的诸位中,除了李县丞和陈主簿以外,大多都是跟着董县尉由乡勇和行伍出身的,能做到令行禁止、法度森严!是本官自去年科考过后,这一路千里行来所经过的地方中,见过的与民最秋毫无犯的队伍。这一点,本官要在此向董县尉表达敬意!”

    说罢,从李渭手中把花名册握在了手中的叶凉臣向前走了一步,对着二堂下衙役队伍前的董卓深深鞠躬,抱拳施了一礼。

    大雍王朝读书人金贵,读书的种子们历来便是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矜情绪。

    因此,在当得知这一任的垅西县新主官是叶凉臣这个新任的科考进士,一个浸泡在书房中的书山墨海中长大,五谷不分的少年儒士的时候。董卓这才在气不过之下,故意将满衙门的同僚都叫回了家中饮酒。

    想要杀一杀,他这个作为大雍王朝与李家太守父子在垅西县权斗的触手,新任到此的顶头上司叶凉臣的威风!

    他不比读书读得有些傻了,万事讲求循规蹈矩的主簿陈孟德。也不是李渭这种,被李家太守委以重任,对垅西县的归属有着暗中图谋,随时有可能被撤换走的二臣贼子。

    他董卓,在陇县内,可是有着和垅西县城的城关一样,不可动摇的位置的!

    “分内之事,属下愧不敢当!”董卓抱拳,微微侧身避过了叶凉臣的一躬。

    只不过心中,对于他眼前这个传言中精于书卷,但是却阳春白雪到有些迂腐的新任上司,有了不小的改观。

    ‘这位新任的老爷……似乎对于衙役队伍的纪律性,尤为的看重?’

    而这,仅从他刚刚才发言中,就能窥见一斑了。

    与站在上首的陈孟德隐晦地交换了一个眼神,董卓的心中掠过了一丝隐隐的疑惑。

    对于团体纪律的看重,应该是他们这种在疆场厮杀、深切的经历和体会过,什么叫众志成城的行伍老卒才会去下意识做的事啊……

    “啊……这个这个……那就是很好的嘛!”

    轻描淡写的扫了一眼堂下衙役队伍中神色各异的众人,叶凉臣也不知道是没有看到还是怎么的,直接将右手叉腰、左手一抬。

    以一句官腔味十足的发言,结束了对众衙役的训话。

    “好!”

    原本站在叶凉臣身侧,因为叶凉臣向前跨出一步后,没有看到他眼中那道一闪而逝精芒的李渭拍手叫好,示意堂下的众人给新来的县令大人打打气。

    低头憋笑的陈孟德眼睑轻抬,再次与向他看来的董卓对视了一眼,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安抚住了董卓身后,那群因叶凉臣这番几乎没有任何干货的发言,而变得隐隐有些躁动和聒噪的衙役队伍。

    “大人,我们还是点卯吧!”

    微微向前也踏出了半步,李渭嘴角带着几分揶揄和嘲弄,紧跟着叶凉臣来到了他的身后,低声提醒道。

    “唔!唔!好!那本官,就开始点卯!”

    沉浸在志得意满里,似乎是在享受着官威给他带来的甜美余韵的叶凉臣回过了神,打开了手中已经被他捏得皱巴巴的名册。

    “县尉董卓!”

    叶凉臣打开手中的名册,点卯的第一个名字,便跳过了县衙中县令的副手县丞和文职主簿,直接点到了主官治安武事的县尉董卓头上。

    “董卓在!”

    再次在叶凉臣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中微微一愣的董卓,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大声应喏。

    ‘这个新来的县令大人,这是在向他示好啊……’

    心里有着这个想法的,不仅仅是董卓。

    站在叶凉臣身后,自向前跨出了半步后,就没有在退回去的县丞李渭脸上微微一窒。

    在县衙之中,论到官职品序的排位大小,在一县主官的县令之后,便应该就是他这个相当于是副县令的县丞了。可是眼下,这位新来的上官却是在第一天点卯时,第一个便将自己的名字跳了过去,点到了县内的实权人物董卓身上……

    有意思了!

    双手拢袖,紧贴着叶凉臣站在他身后的李渭嘴角的冷嘲更甚了。在堂下众人错愕的眼光中,眼角闪过了一道冷光,将头微微地埋低了下去。

    “垅西县内车马有序,治安清明,你居功至伟!本官这大半年一路行来远超千里,只有到了咱们垅西县,见到了咱们垅西县衙治下的县城之后。这才发现了一个在治安方面,可以让本官心中顿生欣喜的地方!所以,这第一次点卯,本官就先点你的名!”

    叶凉臣再次将眼神扫过了堂下董卓身后,那群因他的这番褒奖而把胸膛挺得更直的,由退伍军卒和乡勇组成的衙役们,心中对自己的这番操作很是满意。

    军人么,对于荣誉的渴望,总是那么纯粹而热烈的。

    叶凉臣咧了咧嘴,摸着后脑勺,眼中闪过了那些已经离他远去千年的画面。

    “呵呵……”

    堂下的中衙役中,终于有人忍不住,望着此时已经在会议中眼神放空、陷入了痴傻的叶凉臣,发出了呵呵的低笑声。

    在堂下的众衙役中,有十数人是跟随着董卓从原来的凉州军中,因那次变故而心灰意冷解甲还乡的老兵。

    刚刚在叶凉臣的眼中,闪过的那一抹一闪而逝的暖光,他们自然也就从中读出了几分熟悉的意味。因此便就此松懈了下来,不由自主的发出了那一声声他们昔年在军中时,与战友袍泽间彼此肆无忌惮的轻笑声。

    “县丞李渭!”

    “大人,李渭在。”

    “主簿陈孟德!”

    “下官在。”

    被笑声惊醒,心中微微一惊的叶凉臣,赶紧无视了他身前堂下那些疑惑而亲近了许多的目光,开始一个个轮流点卯。

    不多时,除了在各房和城门、监牢内轮值的数十名县衙各职人员,堂下的一百二十余口,便就此点卯完毕。

    ‘唔!不错!’

    望着手中一个个勾画了朱红签印,名目井然的名册,数了数后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果然,以轮值为借口而没来应卯的,大多都是划治在县丞李渭名下,在垅西县内倒向了太守李仲达一方的宗族子弟。

    感受到了背后,李渭那因挨他太近,而传递过来的,微显防备的僵硬气息。

    这就很有意思了!叶凉臣微不可查地扯了扯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