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侯经纪人 » 第二十八章 陈千秋

第二十八章 陈千秋

    经过了几日的忙碌,在陈孟德和叶凉臣的指点下,董卓和曹家对于曹旺旺盗卖官粮一事,已经进行到了后续统计阶段。

    不用多久,因为盗卖官粮,而差点让陇西县的一种大佬和曹家,几乎遭受了一场无妄的灭顶之灾的曹旺旺。

    因为酒后当值,被一场大火烧掉了陇西县官仓中数千斤粮食,而被现任县令叶大人革职查办,愤怒地流放发配到了数百里之外,返还到了他深山中的老家,被圈禁终生的判罚就将要下发了。

    而真实的原因,或许会有一些曾经和曹旺旺有过交易的黑市商人知道,也或许终会有人坊间流传!

    但是,起码在现在新任县令叶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当下,却是断然肯定不会有人敢捋这个虎须!

    “诶!你们听说了吗?叶大人在当时初到咱们陇西县城之初,就从凉州来的李四公子那,救下了城外周老爷家的义女马姑娘!”

    或许是为了帮叶凉臣树立形象,也或许是为了能够在曹旺旺被宣判的这几天转移百姓们的话题。

    总之,叶凉臣在当时初到陇西县城时,以机智勇敢的方式,从凉州的李四公子那救下了马婉绾的八卦,这几天在陇西县的百姓们中间简直传疯了!

    官府的粮仓失火?曹旺旺有可能盗卖官粮?

    那些生活在城中,家中的余粮远还没到需要忍饥挨饿到担心生存的陇西老百姓们,才不关心这个呢!

    《叶县令智救马姑娘》的故事多好听啊!这种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英雄救美和才子佳人故事,可不比那些狗屁倒灶的官家破事好听多了么?

    这要是依着咱们陇西老百姓们的意见哪!咱们还巴不得叶大人和马姑娘,能够在一起,成了这天赐的良缘呢!

    叶凉臣坐在凉茶摊上,有些哭笑不得!

    这几天,他被李渭送上来的几件案子整的头皮发麻,在周家、曹家和陈家的各位长老之间不断转圜,差点就要因此而忙成精神分裂……

    李渭的这一招釜底抽薪真是不可谓不狠哪!

    把叶凉臣在前一段时间以来,好不容易和陇西县各家建立起来的脆弱联系,差点就要就此切断。

    要不是这几天以来,陈孟德和董卓一直在旁边帮自己说项,拉拢和消解他在这几个案件中,与陈家、曹家和周家内部的长老们凭空生出来的嫌隙。

    那些自从在上次赵老爷子家的酒宴上,就已经对叶凉臣的到任有过不同程度的首肯,和通过送礼对他表达过各自的认可后,却一直还没有收到叶凉臣反馈的实质性好处的各家家主、长老们,怕是就此就要给叶凉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闭门羹了!

    ‘哎!当官难哪!尤其是当那些在各种势力的夹缝中,求存的好官,更难!’

    叶凉臣在心里哀叹。

    “大人,陈家陈千秋贪墨渎职一案,有进展了!”

    如今的叶凉臣,早已经不是当初初到陇西县衙的时候了。

    现在的他,在衙门的各项事务和案件中,已经只需要负责往下分发任务和目标,然后就可以开始埋头在衙门内的各种案情卷宗间,等着手下的衙役们回来汇报之后,自己再去验收他们的办案结果了。

    “办理案情,一定要搞清楚案情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办理案情时才会有迹可循!才能够在办理案情的过程中,抓住事情的真相!”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叶凉臣总是这样谆谆教诲着他手底下的那些衙役。

    如今不比往日,现在的他,除了一部分李渭手底下铁杆的、已经彻底倒向凉州李家的衙役和家族子弟,如今陇西县中大小各部中的百多号人中,已经有一大半心甘情愿地在他手底下听调听用了!

    ‘这才算是在陇西县开始站稳了脚跟哪!’

    叶凉臣摸了摸自己在凉茶摊上喝地有点微微发胀的肚腩,付过了钱后,起身便跟着自己身前的这个衙役往县衙方向走去。、

    凉茶摊的老板接过钱,目送着叶凉臣跟着那个衙役返回了衙门,又回头望了望他茶摊上,那几个此时还在浑然未觉地嚼着舌根的茶客们,心中默默地感叹了一句:

    叶大人可真是一个好人哪!

    ‘阿嚏!’

    刚刚回到县衙的叶凉臣只觉背后一阵冰凉,赶紧不自觉地打了一个硕大的喷嚏!

    ‘哎!当官难哪!’

    自觉自己现在在各家长老处里外不是人的叶凉臣,再次在心底哀叹了一声。

    “这个陈千秋,是个什么情况?”

    回到了衙门的叶凉臣从一个衙役的手里接过了一个卷宗,是那个在河道疏浚工程上,贪墨渎职的陈千秋的。

    “这个陈千秋,原本是我们县衙中的一个录事小吏。是这两年他儿子病重,为了领取每年那多出来的几两外勤补贴,这才调到河道疏浚的管理处去的!”

    “哦?你似乎……很了解他?”

    叶凉臣回过头,有些意外地看着自己身后这个给他地上卷宗的衙役。

    衙役姓陈,和陈千秋一样,也是陈孟德远房族亲的远房侄儿。

    是如今陇西县衙这群衙役里么,为数不多的上过积年囫囵私塾,能够真正识文断字的几个衙役之一。

    “小人……和陈千秋乃是同族,原先他在这里时,我们两人也算是至交好友!只是这几年他儿子越发地病重了,他一心都扑在了这上面,我们才逐渐断了往来……”

    “那你说的这些,和这陈千秋贪墨渎职有什么关系?”

    叶凉臣微微地皱了皱眉头,他有些很不喜欢,陇西县衙内这种朋党成风,公私不分的风气!

    “小的……小的不是想替陈千秋争辩些什么!只是……原来小人与他相交时,小人就觉得他是一个心思淳澈的读书人,不是那种在金钱上有所沉迷的贪财之辈!所以,小人就觉得……这次陈千秋的贪墨渎职虽然已经成了事实,但是这其中,或许还会有有些隐情……所以,小人这才斗胆,在大人面前说了几句……”

    叶凉臣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展开了自己手中的卷宗。

    过了半晌,叶凉臣在反复地把手中的卷宗读了几遍,确认了其中的内容和这个陈姓衙役说得差不离的时候,这才抬起了头。

    “重情重义是好事,我也很欣赏你这种为了朋友,甘冒风险、敢于向我直言进谏的举动。不过,你要知道,陈千秋这次犯的是贪墨之罪、是公器私用之罪,是为了自身私利,无视全城百姓安危的渎职之罪!这可是数罪并罚的案件,你确定,你还要为他谏言吗?”

    “回……回大人的话!小人……还是要为他谏言!法理不外乎人情。小人认为,在秉公执法和照顾犯人私情之间,在本次的案件中,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所以,小人在此大胆谏言……还请大人在审理这个案件时,可以考虑到……陈千秋在这次案件中的一些隐情……”

    合上卷宗的叶凉臣兵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身前这个年纪似乎比他还要大上一两岁,但是此时却是一脸的紧张和局促,又写满了一脸坚持的年轻衙役。

    “好的,你的建议,我会考虑的!”

    叶凉臣摆摆手,再次从桌上拿起了另外一份,有关于陈千秋贪墨渎职的案情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