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泰雅斯坦 » 第23章 独眼鬼老头

第23章 独眼鬼老头

    两个姑娘被孙哲的生物本能意识表现吓得落荒而逃。

    没有姑娘在身边,孙哲倒也恢复了正常,至少没犯花痴癔症。

    他又不是傻子,刚才自己那副状态他还是知道的,可连他自己也纳闷自己为什么会对一个臭烘烘的原始土著姑娘都产生强烈感觉。

    自从他醒来,他便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觉着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之间似乎不太对付,似乎大脑中的意识与身体是分离的。

    他能明显感觉到身体各种器官对大脑意识的逆反,甚至他能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生长,肌肉纤维像无数纤细的虫子一样生长纠缠,当身体与意识对抗剧烈之时,他便会感觉极为不适。

    孙哲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态,他还是熟知生物学知识的,所以才满心疑惑,正常的生物体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副完整的身体完全是一种临时拼凑的感觉,以至于身体各器官之间,大脑意识与各脉神经之间互相不对付。

    每次昏厥后醒来,身体会出现短暂的平衡,那时候人的感觉很好,可是用不了多久,身体各处开始各行其是,大脑的机制强行约束,人便又犯各种毛病,激烈的时候,人便晕倒,也算临时当机了吧。

    他想得累了,腹中也叽里咕噜地发出声响,饥饿感非常明确且强烈,吃饭这种事,整个身体还是相当目标一致的。

    他扭头看着那石板上的暗黑料理,想着自己要将那堆恶心的东西吃下,一时间心里更难过了。

    就那么放着吧,现在还不那么饿,孙哲如是想,但肚皮响得更欢了。

    饥饿使他又看向食物,可是胃部却似乎对那坨黑乎乎烂肉泥糊糊极为不满意,大脑也很快将那种厌恶感传递给他。

    前些日子不也是吃这样的食物么,怎么今天反而嫌弃起来了呢,他尝试尽量说服自己,对自己说,吃下这些食物会让自己身体尽快康复起来。

    可他一点胃口也没有,越是盯着食物看,越是有一种反胃的感觉,但另一方面,腹中肚肠的饥饿感却格外剧烈起来。

    互相矛盾的两种感觉,清晰而又明确。

    食物的味道很快引来了其他客人,一些飞虫,飞虫们嗡嗡盘旋着,无人驱赶,不一会儿便爬满了盛放食物的石板。

    孙哲向来极其讨厌虫子之类的生物,若在往常他早就避而远之了,而今天他一脸惊讶的盯着身旁这些密密麻麻的小生物,好奇的观察着。

    这些飞虫们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与人平常所见的虫子有些类似,但特点鲜明,有菜青虫大小,长一排翅膀的飞天蜈蚣,有花生大小的巨头虫,有豌豆大小的长腿硫磺甲虫,有大米粒大小的尖嘴虫,个个怪异的犹如被魔化了一般,簇簇拥涌地挤在肉糊上大快朵颐。

    “苍蝇呢?苍蝇呢?”,孙哲努力在虫堆中寻找,苍蝇可是头号食物大盗、垃圾大王,这种场合苍蝇怎会缺席呢?此时此刻,平常让人讨厌的苍蝇突然让他念想起来,他甚至从附近寻了根长草杆,来回拨弄那堆虫子来翻找,虫子被他扰得爬来飞去,折腾半天,就是没有发现他想要寻的苍蝇,连个苍蝇毛都没有。

    他一脸失望,喃喃自语:“怎么会没有苍蝇呢,这里怎么可能没有苍蝇呢,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应该有苍蝇!”

    很快,那坨肉泥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石板变得干干净净,像洗过一样!虫子们吃饱喝足,嗡嗡嘎嘎地哼着曲儿扬长而去,只留下坐在长条石上的那个一脸郁闷的人。

    “这太夸张了,简直难以置信的夸张!这不是真实的世界,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地方,世界上除了南极和北极、雪山、大海,就不可能有没有苍蝇的地方。“孙哲断言道。

    “若不存在如此的地方,可我当下又是在何处呢?”一会儿,他便反问自己。

    除了人为创造的虚拟世界,怕现实中无法存在如此怪异的所在吧,孙哲如是想着。

    孙哲能如此想,完全合情合理。地球自上古十八世纪科技大爆发起,历经一千七百余年,也没有能力载人突破太阳系外,更别说银河系啦。

    所以外星球这种异想天开的事自然就排除了,那地球上更不可能啦,自十九世纪起地球上就没有未被发现的失落之地啦,等到二十、二十一世纪,卫星环地而绕,地球上每一寸土地都被查看了个遍,所以此地更不会于地球上现实存在。

    但由人基于超级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创造的虚拟现实则完全不受约束,只要思维可以想到,那么便可以模拟出来。

    孙哲本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大拿,他很清楚世界虚拟化这种技术的门道。

    他认为世界是二元性的,一元是真实的物质构成的世界,而另一元是由生物对真实物质的生物信号反馈所组成的信息世界。

    不同的生物对相同时间空间的物质所在有着不同的信号反馈。本质上世界这个概念就是个悖论,只是生物对真实物质的一组微电波反馈而已。

    所以只要模拟这些生物微电波,就可以干扰生物体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神经病能看到正常人看不到的世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因为他们疯了,而是他们的生物电波告诉他们那就是世界,而他们大脑里留存的逻辑意识却无法正确理解生物电波所提供信息,导致他们产生异常的精神状态。

    人的肉体是不可能与虚拟世界产生真正交集的。要实现虚拟世界,最关键技术就是脑机接口,通过强大的电子算力来模拟人的各种表意复杂的生物电波,并与大脑同频交互。

    人看到东西是眼睛传给大脑的生物电信号,人能触摸东西,则是皮肤传递给大脑的生物电信号,对大脑而言,它接收各种信号,然后创建对应这些信号的形象和理解。

    所谓虚拟世界,只是通过强力电子计算单元暂时屏蔽并取代身体所发出的信号,与大脑通讯并互动,使得大脑根据假冒的身体生物信号来产生一个新的、与众不同的世界认知,使人沉浸其中,仿佛是活在其中。

    每个人的脑电波频率都不尽相同的,这似乎是造物主刻意留下的防护机制。

    长久以来,脑机通讯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大脑拒绝不符合频率要求的信号通讯。但孙哲却获得了成功,并凭借这项技术,创立世界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世界。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同狗看到的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一切都是障眼法,直接忽悠大脑的虚拟世界是高级一点的障眼法。

    很快,孙哲又我否定了。他深知精神元世界的复杂性,以他所知,当前世界的技术积累只能尽可能模拟部分场景现实以供世人娱乐,有着明显的人造痕迹,始终无法全方位替代现实,效果会因个体的代入感强弱而产生差异。

    而眼前这个异世界却真实的无以伦比,眼里看的,皮肤感受的,嘴里尝的,鼻子嗅到的,耳朵听到的,真实的无法再真实,气象、生物、乃至部落里的人们的行为都是随机但又符合逻辑的,发现不了半点人造痕迹,一切都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细节到达一定程度,就是难以突破的玻璃壁垒。

    仅仅就他当下所能感受的,在他所认知的最强大计算能力也无法支撑这么精细的虚拟世界的模拟搭建。

    时间是最公平的尺子,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在真实世界,大脑计算时间的信息元电波的频率不会变,如果真的处在虚拟世界中,肉体躺在接入端,一直呆了这么久,怕早该坏死掉了吧,人的精神始终难以脱离肉体,肉体的保护机制会打乱与虚拟世界的接驳。

    他醒来至少十多天了,兴许更长时间,若处于虚拟世界中,那肉体早该不堪重负了,这会让脑机通讯中断,现在这一切还未发生。

    “这太不符合逻辑了!“孙哲又很快地否认了自己的“虚拟世界”论。

    总之,“此地为何处?”成了未解之谜,他想来想去,想的头大,也想不出个结果来,反倒越想越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