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灭清我杨秀清是专业的 » 第051章学生有个女儿

第051章学生有个女儿

    救火显然已经来不及,王秀清郁闷之余,只得令陈二狗调兵封锁郧阳四门,又令李锦和斥候营营官王三立即查抄郧阳府库,然后才命陈德提在郧阳城上投降的郧阳教谕沈书行至知府衙门大堂问话。

    左右都已经投贼了,沈书行只好强忍住害怕,被陈德押进知府大堂后,就“扑通”一声,跪倒了下来,他本想说下官见过大王,可又想到自己可不是贼寇的官,忙改口道:“学生,郧阳教谕沈书行见过大王,学生愿意助饷……为大王助饷!”

    有钱能使鬼推磨,跻身官场数十年,沈大人的人生信条就是能用钱摆平的事都不算事,他认为这贼头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率众寇掠郧阳,图的一定是金银财宝,所以他想到了用银子买自己一条性命。

    “噗……!”

    王秀清被气笑了,刚喝进嘴的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勉强把茶咽进喉咙后,才哂笑道:“这郧阳城现在都是本大王的,城内的金银也任由本大王予取予夺,本大王需要你助饷?你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说服本大王饶了你这条狗命。”

    沈书行更慌了,是呀,本官怎么没想到这个茬,郧阳城都被贼寇拿了,他们会在乎本官府里的那三瓜两枣吗,这贼头既然不缺钱,那可怎生是好?怎生是好?

    见沈书行脸仿佛挤成了一朵麻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王秀清也不再废话,喝道:“既然沈大人不知道,那本大王留着你也没什么用,陈德,把人带下去,明天一早在菜市口斩首示众!”

    “喏!”

    陈德应声领命,踏步上前,一把扯起沈书行的衣领,就往门外拖去。

    “别……大王饶命,学生还有个女儿,学生还有个女儿,愿献给大王填房,求求您了,求大王饶了小的一条狗命吧!”

    好吧,谈金银既然没用,沈大人绞尽脑汁才想出了另一个可以救他性命的法子,那就是用自个的女儿来换自个的性命。

    “你女儿?”

    王秀清也没想到沈书行竟如此没有道德底线,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连亲生女儿都能拱手送人。

    “是小的的女儿,大王,小的的女儿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小的对大王的忠心日月可鉴,小女能服侍大王也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听王秀清的语气有些松动,沈书行便如同将要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往地上一瘫,哭天抢地地表起了忠心。

    望着趴在地上拼命推销女儿的沈书行,王秀清不禁有些哑然,有这等卑鄙无耻之徒掌管教化,清廷的吏治真是想不腐败都难。

    不过,也正是鞑子朝廷充斥着这等蝇营狗苟之徒,才有了我王秀清重新起事的基础,想到这里,王秀清突然福至心灵,开口道:“纳你的女儿做妾,也未尝不可,只是沈大人把女儿献给了本大王,这清廷的官还能做下去吗?”

    “大王,小的是汉人,小的其实打心底瞧不上鞑子朝廷,只是世道如此,小的也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委屈求全,今日得见大王,直如拨云见日,如何肯再替鞑子朝廷卖命。”

    陈德被沈书行不要脸的话给气到了,站在一旁,不自觉地顺了一嘴道:“稀奇稀奇真稀奇,郧阳有个沈书行,教化一方掌学籍,而今性命有危险,圣人教训放一边,舍了女儿甘做贼。”

    闻言,沈书行脸色顿时涨的通红,却又不敢还嘴,只呐呐不能言语。

    王秀清好奇地看了眼在编段子的陈德,这厮大字不识几个,作的打油诗竟比前世的洪秀全要好,真是人不可貌相。

    不过他也没过多在意,而是笑眯眯地对沈书行道:“沈大人你的女儿,本大王要了,你的家人,本大王也会带走,但本大王还要你继续当你的郧阳教谕,你可愿意?”

    沈书行既然能当一县教谕,见识还是有的,忙回话道:“让小的继续当官?大王这是让小的当您在朝廷的耳目,可小的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八品小官,县里的政务都插不上手,这耳目从何做起?”

    王秀清笑道:“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不过本大王却不是让你当耳目,而是要你替咱做生意,比如说去澳门替咱买自生火铳。”

    前世太平军攻入金陵后,英国鬼子和法国鬼子曾因为洪秀全信上帝的原因主动上门,要求和太平天国贸易,而且还承诺,只要太平天国能像满洲鞑子那样,出卖国家利益,承认满洲朝廷和他们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西夷就会支持太平天国对付满清,此事,被他严词拒绝,但双方的贸易却没有断绝,太平天国也曾在西夷那里买过大量的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因此王秀清知道,此时的西夷早已大量列装燧发枪。

    沈书行官虽不大,但好歹是个官,有他负责此事,总比太平军自个去买强,而且王秀清也相信沈书行会有办法。

    “自生火铳?”

    沈书行心中又是一惊,他本以为王秀清他们不是一伙打家劫舍的山贼,就是白连教匪,哪曾想王秀清居然想去澳门采购武器,望着看着自己似笑非笑的王秀清,沈书行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这伙贼寇所图非小。

    但他已经别无选择,他清楚地知道就算他此刻改了献女儿保命的心思,贼寇也会把他的家小全部带走,将他们作为要挟自己的工具。

    “对就是自生火铳,本大王记得好像是五两银子一支,加上路费的话,本大王算你十两一支,多的就算成你的劳务费。”

    郧阳地处天下之中,太平军中目前能完全信任的就陈二狗和刘麻子等十几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王秀清自个也不知道自生火铳的打造方法,就算知道,也没有相关的生产工具,所以他索性将这个差事交给了贪生怕死的沈书行。

    想要别人卖命,而且是被自个逼上梁山的降官卖命,那就得在挟制他时,再给他点甜头,俗话就是打一棒给颗甜枣,尽管十两银子一支自生火铳的价格很离谱,但就目前而言,王秀清觉得很值得。

    澳门,沈书行是知道的,现在正被一伙葡萄牙人控制,如今朝廷厉行海禁,各地的商人都是以澳门为贸易枢纽,将国内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卖给澳门的葡萄牙人。

    商人们能做得,堂堂的一县教谕,自然也能做得,况且这里面貌似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再加上这贼头手里还攥着自个妻儿子女的性命,受制于人的沈书行,沈教谕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