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为浮世仙 » 第六章 应是天意不可违

第六章 应是天意不可违

    “离开这里?大难临头?”

    方源表情微动,却见冯玄神色凝重,不似作伪。

    “冯兄此话可有依据?”

    方源当即追问道。

    他修行的《神龟经》,虽无攻伐之力,却有趋利避害之效。

    在最开始的时候,那冥冥之中的警示让他避开了不少来自猛兽毒虫的危险。

    而此刻方源灵台清明,并未感觉到有危机临近。

    虽说此类事情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就这样离开,实属可惜。

    “依据……”

    冯玄神色一暗,嘴唇颤抖了几下,却没有声音传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不可说啊……不可说……”

    “唉……”

    半晌之后,冯玄一声长叹,神色更显凄凉,整个人跌坐在墙根,目光呆滞,嘴里则是在不停念叨着什么,好似受了莫大的刺激。

    “冯兄保重。”

    方源又轻唤了两声,见其没有回应,这才抱拳告辞。

    ……

    夜晚的长明街,灯火璀璨,行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冯玄披散着头发,低垂着头靠坐在墙边,仿佛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

    “嗒~”

    脚步声轻响。

    一双黑白色的朴素布鞋出现在了巷口。

    而随着这双布鞋的出现,那闹市中的种种声音都仿佛被拉长了距离,越来越低,越来越小,直至低不可闻,万籁俱寂。

    明明就在街旁,却没有半点声音传来。

    巷内巷外,好似被分割成了两个世界。

    “小玄,现在,你懂了么?”

    熟悉的声音传来,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让冯玄的肩膀轻颤了两下。

    “这世间,最难违的,便是天意……”

    来人轻声说着,如微风拂面,又充满了某种莫名的感慨。

    “天意啊……”

    “不可违,不敢违,更……难违。”

    又是一声感慨,听起来却更像是叹息。

    “小玄,抬起头来吧。”

    冯玄身体又是一阵轻颤,随后缓缓抬起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熟悉的面孔。

    高发髻,黑木簪,身穿黑白色道袍,眼神深邃,皮肤细腻,俊美异常。

    若不是那一头黑白参半、泾渭分明的长发,便说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不会有人怀疑。

    这便是他的师父,天机门首座长老,玄机道人。

    而此刻,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与慈爱,却让冯玄有些难以直视,只得偏过头看向巷外。

    那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士子商人,走贩兵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或多或少的笑容。

    热气在其中升腾,灯火的熏香在其中弥漫,一派喜乐融融。

    “小玄,你看到了吗?这就是你努力了一个月的结果。”

    道人看向冯玄的目光充满了叹息。

    “世人多愚昧,不会随便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道士。而你,慑于天威,也是难以开口。”

    见冯玄沉默不语,道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

    “这就是他们的命,天命。”

    “天命如此。”

    “我们只是旁观者,切记不可自身入局。”

    玄机道人语重心长,看着往日神采飞扬的得意弟子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不由得轻叹一声。

    “走吧,小玄,你第一次的下山历练,该结束了。”

    道人转过身,向着巷子外走去。

    随着空气的一阵轻微波动,他的身影便如淡去的水墨画渐渐消失不见。

    只留下冯玄独自一人坐在墙角,披头散发,头颅低垂。

    时间缓缓流逝,半晌之后,靠坐在地上的冯玄右手扶墙,摇晃着起身,未发一言,只是步履蹒跚地走向巷口。

    不过刹那,便同那道人一样,消失在了巷道里。

    “对不起……”

    片刻后,鼎沸的人声再次充盈了整条小巷,只留下一声若有若无的悠久叹息。

    ……

    夜晚的龙王县热闹非凡,方源一路走来,见识了不少新奇的东西。

    有能口吐烈火,腹中藏剑的杂耍艺人;

    有号称能铁口直断,一眼看透前世今生的半仙神算;

    有能火中取栗,刀枪不入的裸身力士;

    ……

    此间种种,都令他大开眼界。

    而最令他感到新奇的,便是那不远处的城隍庙上,伫立着的两个巨大的人形虚影。

    其中一位虚影高达十余丈,是一名身穿官服,面相威严庄重的中年人形象。

    另外一位身形则要小得多,站在旁边宛如幼童。

    但从其形貌来看,却是一名留着山羊须的老人形象。

    “天机门的人,离开了。”

    詹礼看着天边远去的两道虹光,悠悠说道。

    “城隍大人,天机门门人一向是‘算天机、演天机、盗天机’,却从不会干预天意。”

    “此番离去,也实属当然呐!”

    山羊胡老者微微抱拳躬身解释道。

    他乃是城隍之下的文判官,任职已久,对周围的修行之人也算是略知一二。

    闻言,詹礼先是瞥了一眼自己的下属,这才好似感慨般说道:

    “看那冯玄的表现,还以为天机门此番终于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弟子,没想到啊……”

    “城隍大人说笑了。”

    老者微微露出笑容:“天意岂可人违?越是修行高深之人,便越是清楚这一点,何况天机门人,更是深谙……”

    “走吧!”

    未等山羊胡老者说完,詹礼便右手一挥袖,潇洒转身,整个身影都缓缓变淡,最后消失无影。

    此番果决的动作倒是让得老者微微一愣,随后不知想到了什么,不露痕迹地摇了摇头,同样也消散在了天上。

    ……

    “那个方向,应是城隍庙?”

    方源注视着两道身影的消失,若有所思。

    “方先生!”

    就在他沉吟之时,一声略显熟悉的呼唤将他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崔兄?”

    方源转过头,却见不远处,白天一同赶路的崔姓士子,崔阳,正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真是好巧,能在这茫茫人潮中碰到方先生。”

    崔阳手持一把折扇,风度翩翩,卖相极佳。

    “想必这就是缘分吧。”

    方源点头回应。

    他对这位崔阳士子印象不错,谦谦有礼,并不浮夸,谈吐间有君子之风,与同行的其他几人,特别是姓李的那位年轻士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方先生,既是有缘遇到,不如一同游街如何?”

    崔阳略显期待地邀请道。

    “如此……”

    方源看向四周,此时夜色未深,倒也不必急着回去。

    “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