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为浮世仙 » 第二十二章 溜了

第二十二章 溜了

    “哗啦啦~”

    三百丈高的水幕从空中缓缓汇入渭水河,好似渭河之水自天上而来,如此奇景,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城中,衙役们开始处理之前发生的骚乱,百姓们也各自分拣散落在地上的物品。

    好在骚乱持续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县衙的行动下,该抓的抓,该关的关,县城内很快就恢复了秩序。

    “方先生!”

    二层楼阁的楼梯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却是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的崔阳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

    “呼~”

    “幸好方先生你没事。”

    崔阳摸了一把头上的汗水,长舒一口气。

    当时那水幕倾下之时,他还十分担心,距离渭水河如此之近的方源会不会有什么不测,想返回,却被逃窜的人群裹动着向前,好在现在看来,一切都好。

    “劳烦崔兄挂念。”

    方源面露笑容,拱了拱手。

    是否真心实意,他一眼就能看出。

    而崔阳,明显是将他当成了真正的好友。

    他人以诚待人,方源自会以诚相待。

    “龙王祭,终于结束了!虽有波折,但好在一切平安呐!”

    崔阳手扶着栏杆,看着下方忙碌的人群,语气中充满感慨。

    今天这一天的经历,比他前面二十多年加起来还要玄奇刺激!

    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法术,竟然能有如此威力!

    说是翻江倒海也不为过!

    “是啊,平安才是最大的福分。”

    方源同样有感而发。

    “此间事了,不知方先生可有计划?”

    崔阳转过头,面露期待。

    “我欲前往平河郡,拜见我在那里的一位师兄。”

    方源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在收他为徒前,他的师父曾有三个弟子。

    只不过后来都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山门,下山自立门户。

    在他出发之前,师父曾经叮嘱过他,游历世间的时候,可以去看望一下他这几位师兄师姐,也算是同门相见了。

    而离他目前最近的一位,便是平河郡的三师兄。

    这也是他接下来的计划。

    “这样啊……”

    听到方源的目的地,崔阳脸上流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我离家已有不少时日,此番事了,便准备回家看望父母……”

    说道这里,他顿了顿:

    “如此,看来我与方先生要分道扬镳了。”

    “不过方先生离去之时,请务必告知我一声,我与先生一见如故,当为先生送行!”

    “自然!”

    ……

    闲聊一阵后,崔阳便离去了。

    在其离去后不久,被两名弟子搀扶着的刘玄也来到了他的面前。

    “在下白云观刘玄,多谢前辈救命之恩!”

    中年道人双手合拢,深深鞠了一躬。

    一旁的两名弟子同样如此。

    特别是陈玉山,还时不时用眼睛瞟向方源,似乎不敢相信这貌似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青年,竟然已经是他师父的前辈了!

    “在下老龟观方源,刘道友不必多礼。”

    方源伸手将其扶住:

    “力所能及罢了。”

    闻言,刘玄抬起头,深深看了方源一眼,似乎要记住这副面容。

    随后,他从怀中掏出了一颗暗金色的圆球。

    这圆球表面坑坑洼洼,还有一道深深的划痕——

    正是那渭水河“龙王”的龙珠!

    只能说,不愧是一身精华凝结之物,自身都化为飞灰了,但这龙珠却保存得十分完好。

    “前辈,这是那妖物身陨后留下的龙珠,乃是其一身精华所在,有无数妙用。”

    “不过……”

    刘玄话语一顿,接着说道:

    “但前辈千万小心,切莫让此物被龙族看到,否则恐怕会引来灾祸!”

    话到最后,他的神情已是极为严肃。

    “哦?这就是龙珠?”

    方源好奇地拿起圆球,果然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澎拜的能量。

    两世为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

    不过,这龙珠竟然如此不规整,倒是他没想到的。

    一旁的刘玄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当即解释道:

    “前辈,这孽畜算不得真龙,且修行不够,因此只能孕育出此等劣质龙珠。”

    “若是换做真龙……”

    中年道人说着,却忽然闭上了嘴巴,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好在方源也不是那种刨根问底之人,见他这副模样,也就没有再问。

    “那这龙珠,在下就收下了。”

    方源将龙珠放入怀中,又与刘玄等人闲聊了一会儿,便下楼离开。

    ……

    “师父,您听说过这老龟观吗?”

    待方源走后,杨子明忽然问道。

    “没有。”

    刘玄看着方源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

    “不过大丰何其之大,有隐修的真修高人,倒是不足为奇。”

    说完,他看着面前的两名弟子,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因此,无论你们二人到达何种高度,也要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切不可张狂放浪,不然迟早会招惹祸事!”

    “弟子谨记!”

    二人心中一凛,郑重回应。

    “孺子可教也!”

    见状,刘玄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师父,您是不是该回山疗伤了?”

    一旁的小徒弟陈玉山忽而小声问道。

    “疗伤不急。”

    刘玄摆摆手,目光看向某个方位,那是县衙的方向!

    “在此之前,我们得先去问问那位县尊大人一些事情!”

    ……

    ……

    “什么?!”

    “走了?”

    县衙内,刘玄猛的从椅子上站起,目光凛冽。

    “正……正是如此……”

    县衙的主薄是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文人,此刻正弓着腰,小心翼翼地应付着。

    “玄鸣先生,县尊大人说是近日突然思念父母,要回家省亲,出城到现在,已有半日光景了。”

    “唉!”

    闻言,刘玄叹息一声,却是不好再撒气在无辜之人上。

    “那过去几年,你们县城中,每逢龙王祭都有孩童丢失之事,都没有解决吗?”

    “这……”

    主薄挠了挠头,小声回答道:

    “这些事项都是县尊大人交给吴勇去办的,我等,也并不知晓啊……”

    “那吴勇呢?”

    “也随县尊一同离开了,说是充当护卫之责。”

    “……”

    刘玄陷入了沉默。

    半晌,就在那中年文人以为刘玄又要发怒时,却见他忽然说道:

    “王兴良临走前说,县衙内一切事物由你负责,对吧?”

    “正是……”

    “那你立刻将此事一字不漏,如实上报!”

    “我倒要看看,王县尊要跑到哪里去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