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夺嫡太难,我选择直接称帝 » 第17章 机缘巧合的错误,王绾辞职了

第17章 机缘巧合的错误,王绾辞职了

    写完之后,他将帛锦塞进一个铜制圆筒,盖上盖子,封上封泥,然后在封泥上盖上自己的刻章。

    “来人,快马送到咸阳,亲呈陛下!”

    ……

    咸阳。

    章台宫大殿上,嬴政正在召开朝会。

    “报!”

    殿外,士卒捧着一个圆筒高喊着跑了进来。

    赵高见状,连忙接过圆筒递到嬴政手中。

    接过圆筒,嬴政扫了一眼。

    代郡郡守孟河?

    他有些疑惑的拆掉封泥,从中取出一张帛锦细细看了起来。

    片刻——

    嬴政将帛锦放下,扫了一眼台下的诸臣道:“都散了吧,李斯王绾留下。”

    诸臣拱手行礼之后,纷纷散去。

    嬴政拿着那张帛锦,缓步从九层高台之上走了下来。

    将帛锦递给李斯道:“你二人看看。”

    李斯疑惑,接过帛锦和王绾共同观看。

    “这个孟河,此等小事还需以急报送抵陛下?”王绾皱眉道。

    然李斯却是摇了摇头:“绾兄,此事绝非小事。”

    王绾不解看向他。

    李斯将帛锦还给嬴政拱手道:

    “对于煤,臣近些时日也是有所耳闻。”

    “据说此物十分了得,比木材燃烧之火更盛,且比木材更耐烧。”

    “如果按照孟河所言,此物当真产自关外,与大秦来说,绝非好事。”

    “且……”

    李斯欲言又止,偷偷看了嬴政一眼。

    “且朕的这个逆子竟敢私通胡人,和胡人交易是吧?”嬴政脸色铁青冷声道。

    听到这话,王绾脸色微变,他竟然没有看出来孟河这封急报的深层涵义!

    九公子嬴旭私通胡人,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被有心人知道,恐怕这位玩世不恭的九公子,会被冠上通敌罪名。

    “嬴旭没这个胆。”

    大殿中,沉默片刻,嬴政淡淡开口。

    自己的儿子什么德性,作为老子的他很清楚。

    嬴旭那就是一个纨绔,吃喝玩乐他在行,通敌谋逆,他不敢。

    “臣也不相信九公子会如此。”李斯拱手,随后有接着道:

    “然臣以为这件事不可疏忽。”

    “据臣所知,胡人本就擅长冶炼铁器。”

    “如今有了煤,恐怕会锻造出更加精良的装备。”

    “兵甲之利,势必会让他们更肆无忌惮的南下入侵我大秦边境。”

    嬴政听后点了点头,意识深处的圆球已经提醒过他,大秦的未来和北方息息相关。

    探子探知,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已经被一个叫头曼的部落统一。

    如今又掌握了煤,给他们一段时间发展,未来必定会成为大秦的劲敌!

    “赵高,拟诏!”

    思索片刻之后,嬴政当即下定了决心。

    “命上郡蒙恬,扫荡匈奴,尽可能找到那些胡人制作煤的方法!”

    “令,渔阳李信北上,尽可能削弱牵制匈奴兵力!”

    赵高听后,连忙拱手:

    “诺!”

    北方……

    嬴政目光锐利的看向北方。

    脑海中又想起了当年在燕山看到的那块石碑。

    亡秦者胡也!?

    区区蛮夷,想要灭我大秦?

    朕举国之力也要将你们统统灭掉!

    煤?

    这种东西就只应该属于大秦!

    “李斯,百越那边最近可有消息传来?”

    天下一统之后,他就下令屠睢带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

    一方面是因为百越各部时常骚扰大秦的南方边境。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灭六国的时候,有不少六国余孽潜逃至百越之地,伺机反扑大秦。

    然百越的战事已经打了几年,虽有收获,损失也很大。

    屠睢战死,大军深入十万大山,遭受毒瘴,水土不服,损失也很大。

    如今既然打算对匈奴用兵,嬴政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禀陛下,任嚣将军前些时日派人送来军报,百越各部在我大军的清剿之下已经彻底躲入了十万大山深处。”

    “然大山深处毒瘴弥漫,毒虫猛兽横行,臣以为,继续追逐,不值。”

    嬴政听后,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

    “如此,传诏任嚣,大军驻守南海郡,任命任嚣为南海郡郡守,将军赵佗为龙川县令,驻守龙川,防止百越各部反扑。”

    李斯连忙拱手:“诺!”

    一旁,王绾迟疑片刻,随后拱手道:“陛下,那九公子私通胡人……”

    王绾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李斯连忙拉了拉他的衣服。

    “绾兄!”

    王绾疑惑的看了看李斯,显然还不知道李斯要干什么。

    嬴政转过身,深深看了一眼王绾道:

    “卿以为,朕该如何处置那逆子?”

    “这……”王绾愣住了。

    私通敌国,依照秦律,理应腰斩。

    但那是大秦的公子,虽不受待见,但必定是当今陛下的儿子。

    此时此刻,王绾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巴掌,自己怎么就那么嘴欠,提及这件事呢?

    “陛下!”

    “臣以为,九公子和胡人交易,意在为北方黎庶能够安稳的熬过这个寒冬!”

    “臣还听说,九公子抵达代城之后,收留了不少流民,将自己的食禄全都分给了流民。”

    “此等举措,足以证明公子有心为陛下分忧。”

    生怕王绾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李斯连忙抢着回答道。

    果不然,听到李斯的话,嬴政脸色好看了不少。

    “那逆子还收留了流民,把自己的食禄分给了流民?”

    嬴政有些诧异,转身看了看赵高。

    因为调查煤的事情,赵高动用了自己手中的探子,这件事是真是假,他应该知道。

    见嬴政望着自己,赵高只能硬着头皮拱手:

    “禀陛下,却有此事,臣……臣本准备今日朝会结束后就向陛下禀报的。”

    得到赵高肯定的答复,嬴政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不错。

    自己这个儿子总算是长大了,也算是理解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不像扶苏那个逆子,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为何让他去上郡!

    “如此的话,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李斯,派人去一趟代城,问问嬴旭,他收留了多少流民?”

    “了解实情之后,可适当调拨一些粮食给他,让他好好安置流民。”

    李斯连忙拱手:“诺!”

    嬴政心情大好,挥了挥手道:

    “好了,都去忙吧。”

    章台宫外。

    王绾和李斯二人联袂走了出来。

    “多谢斯兄了。”王绾拱手道。

    方才要不是李斯给他解围,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嬴旭的事情。

    李斯淡淡一笑,拱手还礼:

    “绾兄,商君当年为表律法严明,非要治罪于先惠文王,最终不还是太傅赢虔代其受过?”

    “公子旭虽不是太子,但必定是陛下的儿子,绾兄糊涂了。”

    王绾听后,面色颓然。

    “不瞒斯兄,王绾最近不知是怎么了,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如此下去,说不得哪天就出了岔子。”

    “今天这事也让王绾心中有了决断。”

    “这右丞相之职,王绾实在难以胜任了。”

    论才能,他王绾确实比不上李斯。

    之所以能够坐到大秦右相之位,全赖他的忠心和兢兢业业。

    如今随着年时增高,朝中事物繁多,王绾早已经有了力不从心之感。

    “绾兄你……”

    “斯兄,王绾已经决定了。”

    “回去便向陛下请辞。”

    “自己走,总比到时候犯了错,让陛下为难要好。”

    “斯兄,朝中诸事,拜托了。”

    说完这话,王绾释然一笑,快步离开了皇宫。

    望着王绾的背影,李斯有些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