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夺嫡太难,我选择直接称帝 » 第37章 情报,用人,大势!

第37章 情报,用人,大势!

    他随手翻开了一份情报资料看了两眼:彻侯府家仆近日多次采购药材,购买的药材为穿心莲,川芎等。

    看着上面记录的东西,嬴旭眉头微皱。

    彻侯?王翦?

    “朱骥,这穿心莲和川芎是用来治什么病的?”

    朱骥想了想开口道:“穿心莲止痛,川芎则是主要治疗淤血阻滞。”

    他说着,又拿来一份情报递给嬴旭道:“公子看看这个。”

    嬴旭接过情报打开看了一遍疑惑道:“彻侯他喜欢钓鱼?”

    如今的大秦,只有一位彻侯,彻侯也是二十等军功爵位制的最顶级,这位彻侯自然是在灭六国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上将军王翦。

    历史上,关于王翦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并没有明确记载,甚至于连王翦的生卒年都没有,更别说他的喜好什么的,王翦喜欢钓鱼这件事,嬴旭不知道。

    “公子继续往下看。”朱骥提醒。

    嬴旭翻开了下一页,看着上面记载的东西,脸色微微有了变化。

    “按照这几则情报来看,彻侯府购买的药材是为了给老将军治病的?”

    朱骥点了点头:

    “属下觉得亦是如此。”

    “咸阳传来的情报,关于王翦的不多。”

    “根据情报分析来看,属下猜测王翦如今应该已是耄耋之年。”

    “再结合其一生履历推断,其年轻的时候南征北战,应该受了不少伤。”

    “年龄大了,旧伤复发,这是很常见的事。”

    “然属下还有一个推测。”

    朱骥看了嬴旭一眼低声道:“臣推测,王翦应该命不久矣。”

    嗯?

    听到这话,嬴旭眉头微皱,这些情报上并没有显示王翦的病情,穿心莲和川芎是这个时代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的普通药物。

    朱骥怎么推断出王翦命不久矣的?

    “公子请看。”

    朱骥指着那份买药的情报记录道:

    “若非王翦病情严重,这购药的频率不会这么多。”

    “按照这个分量,属下推测,王翦现在整日都在承受病痛的折磨。”

    “如此严重的病情,放在一个浑身暗疾,又年至耄耋的老人身上,公子觉得会如何?”

    嬴旭没有说话。

    朱骥的推测有理有据,或许真如他所说,这位大秦唯一的彻侯,此时已经命不久矣了。

    怪不得在秦末的战争之中,始终没有关于王翦的身影,就连他的儿子通武侯王贲也很少出现。

    史书只是提及了他的孙子王离。

    如今的王翦是四大名将之中仅存的一位了。

    其他三人都没落得好下场,王翦能够寿终正寝,也算是值得庆幸的事。

    “李时珍先生就在咸阳。”

    “让锦衣卫的人传信给他,看看是否有机会去彻侯府看看。”

    让李时珍去给王翦看病,也是嬴旭想到的一步闲棋,王家在大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翦祖孙三人,一位彻侯,一位通武侯,王离现在也在上郡军中。

    嬴旭知道,王翦活的通透,至死没有选择站队支持哪一个皇子。

    自己要夺嫡,如果能够借助这个机会,赢得王家的好感,那是再好不过了。

    退一步说,如果李时珍真的医不好王翦,那也算是自己向王家示个好。

    “还有没有其他值得注意的情报?”嬴旭再次开口。

    朱骥拿出一本情报册翻看片刻后,从旁边书架取出一份情报递给嬴旭道:

    “公子请看。”

    嬴旭打开情报看了一眼,顿时乐了。

    这可是历史名事件啊!

    这份情报上记载的事件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沉璧事件。

    根据野史传言,早年间始皇出巡,途径洞庭湖,突遇滔天大浪,随行之人说这是河神发怒,嬴政将随身的传国玉玺丢入湖中,平息了灾祸。

    而今,锦衣卫得到的情报,是有人将玉玺送还给了始皇嬴政的使者,并告知使者“祖龙明年死。”

    始皇嬴政的身体状况不是什么秘密,估计有心人只要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而嬴旭坚信,搞出这件事的人一定是图谋不轨之人。

    这和之前的陨石刻字,后来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都是一个套路。

    “立即让人去查查这件事,看看能否找出这送玉玺的人。”嬴旭吩咐道。

    “属下已经派人去调查了。”

    身为锦衣卫的统领,朱骥对情报十分敏感,沉璧复归事件背后肯定有着大阴谋,他不可能不知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

    嬴旭想了想,转身来到案牍跟前,提笔在面前的纸张上写下了几个名字和他们的信息。

    “这几个人,派人调查一下。”

    朱骥来到案牍跟前,将嬴旭写的几个名字拿起来看了一眼。

    “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淮阴侯韩信……”

    嬴旭写下的几个人都是历史上的名人,朱骥自然也是认识。

    “公子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人?”

    嬴旭没有说话。

    朱骥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拱手道:“要不要属下现在派人将他们杀了?”

    杀了?

    嬴旭摇了摇头。

    前世,他记得网上有一个很搞笑的轶事。

    说的是穿越者王莽在建立新朝之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处死天下所有叫刘秀的人。

    但这个办法最终还是没能避免他的新朝被刘秀覆灭的下场。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刘邦也好,项羽也好。

    他们的造反,是大势推动的产物。

    即便是自己现在让人杀了刘邦,杀了项羽。

    如果大势到了王朝更迭之时,还会有无数个刘邦和项羽站出来。

    让朱骥盯着他们,是因为于谦之前提出的“养士”计划。

    这些人中,除了项羽和张良一直在打算复国反秦,其他人的造反都是被胡亥那个废物逼得。

    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建立张楚政权,一时间,天下起义四起,那是大势。

    秦末十八路诸侯之中,有不少人是被大势裹挟着,不得不起兵造反。

    他要谋大事,需要人才。

    又需要以系统的积分来升级系统。

    二者不可兼顾的情况下。

    嬴旭思考了良久,还是决定看看能不能将那些人才招募到手下来。

    这些人的忠诚度可能是一个问题。

    但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忠诚与自己,剩下的那百分之一的人即便有不臣之心,也掀不起大浪。

    至于项羽和张良。

    这二人一个心念楚,一个心念韩。

    即使两人一个被称为最勇猛的武将,一个被后世称为“谋圣”,嬴旭也暂时不考虑用他们。

    “那公子的意思是招揽?”

    见嬴旭不同意杀了他们,朱骥眉头微皱道。

    这些人都是不好驾驭的主,朱骥也是有所担心。

    “试试吧。”

    “放心,他们翻不起多大的浪。”

    “先调查着,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也算是未雨绸缪。”

    未来的局势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