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科普历史,老朱破防了 » 第三十七章 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

第三十七章 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

    “俗话说的好,一辈子不管两辈子的事。”

    “父皇息怒,别气坏了身子。”

    朱标终于劝了朱元璋一句。

    听到自己的爱子劝自己,

    朱元璋才气鼓鼓的走回座位重新坐下。

    “对!他说的对!

    是那个孙子干的好事儿!

    出来!你给咱出来!”

    本来躲在偏殿门后偷听的朱瞻基,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捂着眼睛,脸色惨白。

    “完蛋了,我祖宗又要打我!”

    “殿下,快,快躺床上!”

    他身边的太监给他出主意。

    朱瞻基赶紧躺到床上,闭上眼睛假装睡着了。

    好在朱标的话,朱元璋能听得进去。

    他只是喊了一嗓子,却没有再进一步的行动。

    朱棣摸着被打的火辣辣的疼痛的胳膊,小心翼翼的看着老爹。

    “父皇,咱先把别的事放一边儿,儿臣想问问小神仙,

    你说的我孙子英年早逝,神仙可有妙法?”

    “陛下,我们不是应该赶紧去到侄孙临朝的那个朝代,去阻止他犯下那么大的惨祸吗?”

    朱标急切的说。

    乖乖,五十万大军,还三代积累的精锐!

    听听都肝儿颤,多心疼啊!

    输给蒙古鞑子?

    别说老四这个好战分子了,就是自己也不能接受啊!

    自从大明建国以来,第一代武将们几乎横扫蒙元,

    还没到他这第二代,可他就算是不擅长冲锋陷阵,

    自信运筹帷幄间,也不会被蒙古给翻了天!

    朱标对这点,还是比较有自信的。

    他上阵杀敌不如老四,不过他驭下肯定比老四强!

    所以,一直韬光养晦的他,此时听到苏尘说的这么危言耸听,不由自主的展露出锋芒!

    这会儿,那个侄孙子还死不了,先拉着苏尘去拯救那五十万的大军才是正道!

    一个帝王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杀伐果断,判断正确,行动迅速!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棣也觉得应该这样,反正好圣孙现在还小,

    自己也正年轻,操心他的寿命倒是有点儿为时过早了。

    朱元璋一听能亲自去教训那个不肖子孙,那还等什么!

    “走,贤弟!”

    反正不是刚吃饱喝足了?!

    苏尘眼睛一瞪!

    好家伙,合着你这是拿我当免费的飞机呢?

    还是东风快递的那种速度!

    “干嘛?不是你说的?

    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别人忍得了,咱可忍不了!

    老子当年二十万对六十万,都没有退缩过,他竟然五十万败给了三万!

    咱就是说,这样的后代,留他何用?!”

    “不去!”

    苏尘非常坚定!

    “为啥?”

    苏尘心里话,为啥?

    “要去咱就直接带一个能人过去,直接换掉他算了!”

    那个玩意儿,留着实在是浪费空气和土地。

    所以,他不打算从这走,他们应该返回应天,带上那个时候的燕王过去。

    然后把他留在正统朝,这样,他就能省一次穿越的积分。

    还能积累更多的积分。

    最主要的是,他才想到,正好给朱标剔除一个潜在的危险分子。

    两全其美的事!

    他算是发现了,不直接换掉那些废物,想要完成系统任务,得把自己累死。

    永乐大帝听了不愿意了!

    你可是我的世系!

    你给我换谁?!

    “父皇,这样,不太好吧?!”

    朱元璋眼珠子一瞪,问到:

    “你说啥不太好?!

    那个时候,你自己都烂的只剩骨头了!

    你还管得了那时候的事?!

    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大明让蒙古鞑子摁着打?!

    你个逆子,都是你起的头,谋朝篡位得来的皇位,你还想千秋万代?!”

    朱元璋是毫不客气!

    如果没有贤弟苏尘,他的大明真的二三代就完蛋了!

    永乐大帝一听也是那么回事儿。

    自己能活多少年?

    别说重孙子了,自己的太子和孙子自己都干涉不着啊。

    于是连连告罪:

    “儿臣知错。”

    “哼!念在你治理国家还算不错的份上,咱就饶了你,

    你要是敢不兢兢业业,看咱怎么收拾你!”

    “哎,他倒是兢兢业业,只是他看似很忙碌,其实他这一辈子就只做了两件事。”

    “啊?!你不是说他还算是个明君吗?!”

    朱元璋都快要被这个逆子给气死了!

    “你这个人,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这脾气还这么暴躁?!”

    “第一件事,因为他的得位不正,他生怕落下天下人口实,

    所以,他就拼命的用北征南讨来证明自己比朱允炆强;

    结果五征蒙古,劳民伤财,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皇叔,你...”

    朱棣一着急就喊皇叔!

    “不客气!大侄子!”

    苏尘玩世不恭的态度,让朱元璋和朱棣都心塞!

    唯独他的好兄弟朱标例外。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

    他又不傻!

    “其实,你大可不必那么卖力的用战争来证明自己。

    你完全恢复了你老爹的当政时的祖制,人家都说发扬光大,你可倒好,彻底的因循守旧!

    还怎么发扬光大?!

    你老爹制定的那些政策,不合适的就要改,改革创新,才能发扬光大嘛!

    对吧,老朱?!”

    朱元璋听了不服气:

    “你不要如此武断,咱的那些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你?啊?”

    “你的政策好,你儿子造你孙子的反?!”

    “我?!”

    朱元璋没电了!

    “别不服气!我是谁?!我说的有错吗?!”

    苏尘掰着手指头继续:

    “比如殉葬制度,这也太没人性了,你把那些人当成物品了?

    小猫小狗还算条命呢,你这直接是不把人当人啊。”

    “你还别说,就是那个大明战神,这辈子做的唯一的正确的决定,

    就是废除了这项毫无人性的制度!

    给他的戏剧人生算是加上了一笔能看的过去的东西。”

    “他做的第二件事,也是因为他篡位,朱允炆那个家伙下落不明。

    为了寻找他大侄子,他就是派郑和下西洋!”

    “皇叔,你别说了!那不是朕的用意!”

    朱棣被人揭穿了心底最隐秘的心事,当时就急了!

    苏尘再次听到获得积分的提示音,邪魅一笑:

    “他当政了二十二年,一共派郑和下西洋去了六次!”

    苏尘伸出自己的一只手,发现不够,又伸出另外一只手,

    攥回四个手指头,对着老朱晃动。

    还摇头晃脑!

    “好家伙,那个钱啊,真是如流水一般哗哗的往外流!

    “自己家的老百姓是一点儿实惠都没得到!”

    “好家伙,你自己派船出海,你倒是开放海禁啊,顺便做做海上的生意!”

    “那可比你在土里刨食儿来钱快多了!”

    “搂草打兔子,没听说过吗?!”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