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科普历史,老朱破防了 » 第七十二章 别闹,我想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第七十二章 别闹,我想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逆孙,记住他的名字,重赏!去忙吧。”

    探子的名字当然要保密,以防被卖国贼给卖了。

    不过档案还是要有的,只是没必要在众人面前宣扬罢了!

    问完了一切,知道了现在面临的实际情况。

    朱棣躬身喊了一声:

    “父皇。”

    “你看着办,朕懒得给你们爷们儿擦屁股!”

    说完,老朱竟然还做了下来。

    一句话整的朱瞻基和朱祁镇爷孙俩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兵部,你挑选京营精锐一万留下,沿途卫所精锐一万留下,

    其余人即刻沿紫荆关回撤!

    后勤部,清点粮草,留下两万人三天的口粮即可。

    朕觉得,那十八万人押着剩余的粮草,应该可以安全回到京师了!”

    “不不不!老四啊,大侄儿啊,不够!不够!”

    苏尘赶紧摆手表示留下两万人绝对不够。

    朱棣却会错了意,他以为苏尘说的是粮草不够。

    信心满满的跟苏尘说:

    “苏先生,足够了!朕有实战经验,你放心。大军回撤的途中还可以从各卫所征集粮草。”

    “我说人不够,谁说粮草不够来着?”

    朱棣却笑了:

    “也先才区区两万兵马,咱们留下两万,绰绰有余!”

    “你确定?”

    “那当然!有朕亲自坐镇指挥,也先那孙子,跑不了的。”

    苏尘却长叹一声:

    “哎,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我可提醒你,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大明军队的实战能力可不是你那个时候了。”

    朱棣看着苏尘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追问到;

    “苏先生的意思是,我大明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大不如前了?”

    苏尘点点头,嗯了一声,意味深长。

    邝埜站在车下,锐利的眼神盯着苏尘看。

    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儿。

    这个人说的是对的,尤其是边军,屯田卫所制度正在遭遇破坏,从先皇那会儿就已经开始了。

    如今除了京营的实力还算可以之外,说实话,大明军队整体实力堪忧。

    士绅阶层享受太平的日子太久了,他们非但不用缴纳赋税,甚至连服役都可以欺上瞒下,

    花钱让人顶替,虚报军饷司空见惯,辛苦训练,枕戈待旦的积极景象,根本就见不到。

    这样的军队实力怎么跟永乐朝比?

    兵部不乏思虑深远,见微知著的人才,多少次上书严明其中的厉害,

    只可惜当今和王公公不愿意相信!

    再加上文臣把持朝政,他们最不喜欢武将这边的人危言耸听。

    唉,反正就是知道实情的无法上达天听;

    不知道实情的整天粉饰太平;

    纸上谈兵的把持着朝政!

    整个就是一群魔乱舞。

    见苏尘点头并且表示忧心忡忡,朱棣也没底了,因为他完全相信苏尘的话。

    好家伙挥一挥衣袖给自己变出来的那些好东西,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所以,他也不敢冒险,毕竟他们来这的目的就是为了挽救此次危机。

    总不能瞎指挥一通,然后还是原来的残局吧。

    “依苏先生之见?”

    “最好留肆万人,还得你挑选忠勇之士配合指挥,否则,哼哼。”

    朱棣当时就震惊了。

    “我大明的百万雄师,竟然都软弱到了这种地步?!”

    朱元璋更是不敢相信对付也先两万人马,竟然需要用两倍于人的力量?!

    这?

    也太弱了吧?!

    从自己建国到现在,不足百年,军队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苏尘瞥了老朱一眼之后,就开始不怀好意的盯着朱瞻基看。

    朱元璋现在只需看苏尘的眼神,就能猜到这件事情坏在哪里。

    他见苏尘斜眼儿看那个废物的爹,就知道这事儿肯定是从宣德朝就开始了。

    连带着他看宣宗的眼神也不大友好!

    宣宗感受到了来自老祖宗的死亡凝视。

    心虚的不敢抬头。

    不过他心里很不服气!

    更不愿意相信!

    在他执政的时代,蒙古和大明的边境虽时有摩擦,不过大体上来说是相安无事,

    太平的很啊。

    怎么到了自己儿子这里,才过去十多年,竟然都废弛到了如此境地?!

    “那个,苏,哦,小神仙,你这有点儿危言耸听了吧?朕记得......”

    “你闭嘴!孽障!孽孙!”

    朱棣不愧是和老朱最像的朱家人,爷俩同时斥责宣宗反驳苏尘的话。

    倒不是因为他竟然敢质疑苏尘,更多的是因为,听苏尘的意思,

    这个败家子那十年皇帝也没做好,还埋了雷留给这个废物!

    这可真应了苏尘之前说的那句:

    “凤凰窝里出家雀儿,一窝不如一窝!”

    “丢尽了祖宗的脸!”

    朱祁镇被这突如其来的骂声吓得一缩脖子,差点儿跳起来!

    好家伙,幸亏自己刚才没出声儿反驳,否则,自己也得挨骂!

    没办法,甭管他们对不对,他们是祖宗这事儿,谁也不敢造次。

    朱瞻基没想到,自己只是跟苏尘唠叨了一句,就遭到曾经最爱自己的爷爷的斥责!

    还有来自老祖宗的蔑视。

    他心里那个堵得慌啊。

    却不敢争辩半个字。

    苏尘也很佩服古代人的孝悌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种家长一言堂的做派倒是比后世的崇尚自由,忘了祖宗的行为,值得推崇。

    不过此刻的他没时间感慨人类的进化与进步的得失。

    因为他除了要享受积累积分的快乐之外,还要时刻关注场上的形势。

    这可是关系到他完成系统任务的进度条。

    所以,见朱棣和老朱都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

    苏尘这才附在朱棣的耳朵边儿,跟他说:

    “能够上马打仗的大臣全都留下,在你说的那个人数基础上,各自再留下两万,

    其余的,由礼部尚书王佐带领着大部队回去。”

    朱棣爱死苏尘这个牛逼轰轰的劲儿了!

    他连人家正统朝的吏部尚书叫啥都知道。

    厉害!

    所谓惺惺相惜,可能就是朱棣此时心境的最佳描写。

    “唉,我可跟你说啊,我只管出主意,可不会指挥打仗啊,得你亲自上!”

    朱棣兴奋极了!

    用手拍拍苏尘的肩膀:

    “皇兄放心,打仗这事儿我在行!”

    于是他重复了一遍苏尘的话,吩咐邝埜去办。

    “臣,遵旨!”

    “哎,等等,注意,再紫荆关多留点人驻守,也先那孙子狗急跳墙,别给咱包了饺子。”

    苏尘紧挨着朱棣站着,直接吩咐到。

    说完还对朱棣一抱拳:

    “小仙我僭越了啊!”

    朱棣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这叫不会打仗?!

    是太会了好不好?!

    连后路都给人家断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