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救皇孙,被朱元璋盯上 » 第二十六章择太子妃

第二十六章择太子妃

    听着朱元璋的讲述,马皇后也认同地点了点头。

    “重八,你想将沈冲招揽过来做官,我认为可行。”

    “但是你可要想好如何应对朝堂官员的问责。”

    “虽然你取消了丞相制度,但还有六部,还有监察御史,他们会同意你将一个秀才弄进朝堂吗?”

    自从胡惟庸谋反后,朱元璋便取消了丞相制度。

    如今的大明最高权力除了朱元璋之外便是六部尚书。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咱是皇帝,他们难道还敢与咱作对不成?”

    马皇后白了朱元璋一眼,无奈道:“是是是,你是大明皇帝,但仅凭你一个人能治理好这偌大的大明朝吗?”

    “就算你用皇帝的身份强行令他们屈服,难保他们不会有怨言。”

    朱元璋无言,他知道马皇后说的很有道理,但想想还是有些心有不甘。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如此人才不能为我所用?”

    马皇后想了想,笑道:“既然这条路行不通,难道不会再想别的办法吗?”

    闻言,朱元璋眼睛顿时一亮。

    “妹子,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马皇后点头道:“你可以让詹徽出面,由他举荐沈冲先当县令亦或是知府,待他做出政绩,再将其调入朝堂,到时任谁也不会反对。”

    听了马皇后的话,朱元璋再次陷入沉思中。

    良久之后,朱元璋一拍大腿,兴奋道:“妙啊,如此一来,沈冲便可以顺理成章的进入朝堂了。”

    “只是这个沈冲比较倔,他说过不想当官的,又如何说动他出仕呢?”

    马皇后无奈道:“重八啊重八,你可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他沈冲不是想要皇家特供的名号吗?”

    “你就用这个作为筹码,让他出任江宁县令。”

    “至于那皇家特供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

    应天。

    皇宫。

    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案牍后面批阅奏章。

    这时,秉笔太监陈洪走进来汇报道:“皇爷,吏部尚书詹徽、礼部尚书茹太素、户部左侍郎傅友文、兵部尚书茹瑺、刑部尚书杨靖求见。”

    朱元璋皱眉,今日并不是朝会,五部尚书为何会联袂前来?

    难道是出大事了不成?

    “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五人便走了进来。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人同时跪地行礼。

    “起来吧,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事。”

    朱元璋摆了摆手,低声道。

    众人道谢起身,一个个神色严肃的站立一旁。

    “说说吧,你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话音落下,兵部尚书茹瑺率先出列道:“陛下,近日正值秋收,瓦剌派出大量的小股部队对宁夏、甘肃等地偷袭。”

    “他们并不与当地镇守部队接触,抢了粮食便退走,令当地驻军穷于应付。”

    “臣请旨让永昌候派兵进驻甘肃予以迎头痛击。”

    元朝虽然被朱元璋派兵赶入了草原,但依旧顽强存在。

    如今的北元更是分裂成了鞑靼、瓦剌以及朵颜三部。

    虽然这三部依旧听令于北元朝廷,但却各自为战,不停的骚扰大明边疆。

    朱元璋很想将他们一举剿灭,但由于常年征战,国库空虚,而北元又远居草原深处,大明军队无法进行远程打击。

    如今瓦剌更是趁着秋收抢劫粮食,顿时令朱元璋怒不可遏。

    朱元璋想也不想便说道:“准了,立刻拟旨,让蓝玉帅兵进驻甘肃。”

    “遵旨!”

    茹瑺退了回去。

    紧接着户部左侍郎傅友文也出列道:“陛下,今日秋收已经开始,臣想问一下是否还是根据往年的税收政策进行收税?”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在推行休养生息,实行三十税一,有的贫困州府更是实行免税政策。

    饶是如此,很多地方百姓都难以吃饱饭。

    自从与沈冲深谈之后,朱元璋便认同了沈冲的说法。

    农税虽少,但相对于农民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如今要做的是提高商税,商税可是很大的一笔数目。

    想到这里,朱元璋淡淡道:“傅侍郎,咱觉得如今要做的是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为百姓提供高产良种。”

    “咱听说江宁县还出了一种名为化肥的东西。”

    闻言,傅友文皱眉:“不知陛下说的化肥其何物?”

    “还有那高产良种又是什么?”

    朱元璋笑了笑,将他在江宁听到高产良种与化肥讲述了一遍。

    听了朱元璋的讲述,傅友文当即便激动起来。

    “高产良种、化肥,没想到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神物。”

    “真是天佑我们大明。”

    “如果所有农民都能用到高产良种以及化肥,朝廷的税收也就会增加。”

    相对于傅友文的激动,朱元璋反而神色如常。

    接下来的话,瞬间便让傅友文以及其他四部尚书呆愣当场。

    “诸位臣工,咱决定从今年开始,农税保持不变,同时将商税提升上来。”

    闻听此言,所有人全部惊讶的看向了朱元璋。

    尤其是傅友文,他作为户部左侍郎,在没有尚书之前都是户部一把手。

    为了增加国库,傅友文可谓是绞尽脑汁。

    并且还曾劝过朱元璋提高商税,但朱元璋为了打压商人一直都未同意。

    如今朱元璋竟然自己提出了增加商税,也就代表着商人也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朱元璋态度转变如此之快,如何不令他们惊讶。

    短暂的惊讶过后,傅友文激动的行礼道:“陛下英明!”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接着又看向了茹太素几人,问道:“你们还有何事?”

    茹太素、杨靖、詹徽几人对视了一眼,茹太素出列道:“陛下,太子妃薨逝,如今东宫无主,还请陛下未太子殿下再择太子妃。”

    朱标作为大明太子,将来是要当皇帝的。

    作为将来的准皇帝,如何能没有准皇后?

    第一任太子妃乃是常遇春之女常氏,但是常氏在生下朱允熥之后便薨逝了。

    第二任太子妃是吕氏,如今吕氏也暴病而亡。

    作为礼部尚书,茹太素非常有必要提醒朱元璋为太子物色太子妃。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看向了茹太素。

    “礼部尚书可有合适人选?”

    朱元璋淡淡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