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救皇孙,被朱元璋盯上 » 第四十九章弹劾

第四十九章弹劾

    三日之后。

    京城。

    皇宫。

    奉天殿。

    满朝文武齐聚一堂。

    朱元璋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刚刚坐定,所有官员便全部拜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右手微抬。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朱元璋扫视下方文武百官。

    站在最前面的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

    一直以来,朝堂上一直都是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相互制衡的局面。

    但是自从刘伯温病故后,浙东集团便逐渐没落。

    如今的朝堂便成了淮西集团一家独大。

    这对于身为帝王的朱元璋是不允许看到的。

    在他的心里,朝堂应该是左右制衡,相互攻讦,所谓的帝王心术不过如此。

    淮西集团一家独大,说不得以后便会掌控朝堂。

    虽然经过胡惟庸谋反案之后,朱元璋已经诛杀了许多淮西集团的文臣武将,但淮西集团依旧人数众多。

    就比如冯胜、傅友德以及蓝玉等人。

    这些淮西勋贵个个野性难驯,也是令朱元璋最为头疼的。

    好在魏国公徐达与信国公汤和始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始终效忠于朱元璋。

    否则朱元璋还真害怕淮西集团将他的皇权给颠覆了。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朱元璋一直在谋划,想要再扶持一派与淮西集团相抗衡。

    直到去年见到了沈冲,当即便想着要扶持其上位,苦思冥想之下便将沈冲派到了杭州。

    浙东集团不能没落,有沈冲在或许就能重振浙东集团。

    文武官员上报了一些需要奏请之事,朱元璋一一给予回复。

    就在朱元璋以为无人上奏,准备散朝之际,突然有一人出列。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闻言,朱元璋低头看去,见是礼部右侍郎王庆祖。

    王庆祖,浙江杭州人,洪武五年进士,被当时身为诚意伯的刘伯温赏识,提拔为礼部给事中。

    在任上,王庆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风评一向很好。

    洪武八年,晋升为礼部右侍郎。

    平时这个王庆祖在朝堂上都一直低调,奏报也很少,没想到今日竟然也站了出来。

    朱元璋看了看王庆祖,淡淡道:“王爱卿有何事要奏?”

    王庆祖脸色微沉,躬身道:“陛下,臣弹劾杭州知府沈冲,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大额贿赂,殴打当地百姓。”

    闻言,文武百官都是一怔。

    这王庆祖仅仅是个礼部侍郎而已,为何会弹劾杭州知府?

    尤其是詹徽与傅友文,更是迷惑不解。

    要知道礼部主要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

    礼部下设四个部门:一是负责办理学校和科举考试等文化教育事宜。

    二是负责祭祀宗庙、为统治者卜测吉凶、挑选良辰吉日。

    三是主要接待外宾、搞好外交。

    四是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

    这弹劾官员应该是御史的职责,与礼部更是风马牛不相干的。

    他一个礼部侍郎弹劾官员不是越权了吗?

    虽然如此,但所有官员并未开口质疑,纷纷露出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尤其是淮西集团的官员,更是心中暗笑。

    王庆祖是被刘伯温提拔上来的,不管他认不认,早已被打上了浙东集团的标签。

    闻言,朱元璋脸色一沉。

    “王庆祖,你不觉得你越权了吗?”

    听出了朱元璋语气中的不快,但王庆祖依然没有退缩,而是梗着脖子道:“陛下,臣虽为礼部侍郎,但事关国计民生,就算是越权也要直抒胸臆。”

    王庆祖说的义正言辞,俨然一副为国为民,与贪官污吏势不两立的模样。

    虽然朱元璋很不喜王庆祖越权,但听到是弹劾沈冲的,顿时便来了兴趣。

    朱元璋面无表情,仿佛并不知道有沈冲这么一号人物。

    朱元璋淡淡问道:“王爱卿为何要弹劾杭州知府?”

    “你一个堂堂礼部侍郎,他是杭州知府,缘何与你结仇?”

    王庆祖躬身道:“回陛下,臣并未与沈冲结仇。”

    “臣如此做完全是为大明江山社稷考虑。”

    闻言,朱元璋眉头紧皱。

    这怎么越扯越远了?

    问他为何弹劾沈冲,他却扯到了大明江山社稷。

    朱元璋脸色一冷:“王庆祖,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王庆祖不卑不亢道:“陛下,这个沈冲刚到杭州府便提出了五千万两的大基建。”

    “想他一个知府而已,为何会说出五千万两的大基建,这不是贪污又是什么?”

    “轰”

    王庆祖话刚出口,满朝皆惊,倒吸冷气的声音不断响起。

    五千万两白银的大基建,这怎么可能?

    他们都是朝廷大员,就算是六部尚书,官居正二品,每年的俸禄也只有区区数百两。

    五千万两那可不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了。

    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银子。

    一个区区的杭州知府而已,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银子?

    难道是贪污所得?

    要知道当今陛下最痛恨的便是贪官,被杀死的贪官更是数以万计,难道这杭州知府沈冲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贪污吗?

    听了王庆祖的弹劾,朱元璋也是一阵惊讶。

    沈冲有钱,他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竟然会有钱到如此地步。

    他身为一国之君,经常还在为国库空虚而发愁。

    如今听到沈冲竟然有如此多的银子,瞬间便引发了他的小心思。

    察言观色的王庆祖也察觉到了朱元璋眼中一闪即逝的杀意,心中一阵冷笑。

    片刻后,王庆祖继续说道:“陛下,臣听闻那沈冲刚到杭州府便宴请当地所有富商,并且提出了将商税提升到三成。”

    “谁都知道半成商税是陛下亲自定下的国策,那沈冲竟然胆大如斯,公然违背国策,其心当诛,其行当斩。”

    听了王庆祖的讲述,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一惊。

    重农抑商是陛下亲定的国策,如果将商税提升,这无异于提升了商户的社会地位。

    士农工商,商户可是最底层的存在,如果提升了商户的地位,岂不是成了商士农工?

    这对于自诩为高人一等的儒臣是最不想看到的。

    “陛下,杭州知府狼子野心,请陛下严惩!”

    这时,一名儒臣出列躬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