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命:都重生了还养狗 » 第三十四章 红发祸水

第三十四章 红发祸水

    寒露刚过,大宋关西便下了一场连绵暴雨。

    崇山城侯府,书房。

    古时候的建筑厚重朴实,没那么多雕刻画饰件。书房简约,一套低矮的书桌摆在中央,书桌上一盏油灯泛着昏暗的光芒,仿佛墓地的魂灯。

    崇侯崇小乙一脸疲惫,跪坐在书桌主位垫子上,手里拿着一块绢布,手指颤抖。这块布上的文字,他已经反反复复看了一天。

    崇小乙对面站着一位白发青衣老人和一位中年黑衣男子,两人此时屏住呼吸的看着崇侯,等着他作出决断。

    崇小乙自己双手揉了一下太阳穴,心情沉重的对白发老者说道:“太卜,你也再看看吧。”

    太卜微之问接过绢布,眯眼看着布上的文字,文字简短,只见上面金文写道:“王诏:凡红发者,杀无赦。”布的左下角,是一个红日金乌印章,触目惊心。

    这是一份当今宋武王王诏,类似通缉令。大宋内服各有司首长、外服军监都接到这个诏令。

    王诏今天早上刚刚送到。

    按照程序,崇侯接到诏令后,还需要补印左监令,通知关西所有辖地宋侯、邦伯、部族执行:搜捕红色头发的男女,杀无赦。

    崇小乙看到这个王诏第一眼,内心开始是恐慌的,后来逐渐欣喜。

    它印证了自己做的那个梦。

    虽然王上没有说明原因,但是十之八九,要么也是托梦,要么就是当朝那帮巫师推演出什么“红发之人诞生,将祸乱大宋”云云,迷惑当今王上。

    这些鸟巫师要不搞点这些,这么显示存在感?

    崇小乙早已决定:那个女人,他娶定了。他不仅要娶她,还要和她生下儿子,成为天命之子,验证梦想。

    为什么不呢?

    当年王兄不也仅仅是崇侯,或许当年父亲就做过一样的梦。

    崇小乙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激动,巴不得现在就去宠幸她,也为自己浪费了几天时间去做任夫人的工作感到后悔。否则,他早就一树梨花压海棠了,还纠结啥。

    崇小乙的正夫人任氏出生大宋名门,家主历任太史令,门生故吏满天下,哪怕是在崇山城,各有司各军旅,子弟众多。

    崇小乙要是硬来迎娶原本是儿媳的女人当妾,正室这关过不去,会捅娄子的。

    现在,崇小乙决定不管任夫人同意不同意了。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崇山城经过崇小乙二十多年的独立经营,他王兄的那帮老臣子,要么去了京城,要么被他找各种理由辞退。

    目前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崇山城就是他崇小乙的,而不是崇大乙的。就比如屋内两人,就是他的心腹:太卜微之问,侯府大管家崇长河。

    太卜微之问已经跟了崇家五十多年了,他原本是京城人士。后来被崇大乙看上,来了崇山城,结果崇大乙当上宋王后,没把他提拔为大宋太卜。

    微之问自然投靠其弟,服侍崇小乙接近三十年,成为心腹谋士。

    微之问中午就看过诏书了,下午也占卜过,占卜结果是“无咎”,意思是无灾祸、无过失,只能算是中签。

    这让崇小乙和微之问犹豫不决,大家在书房分析利弊,中午到现在没停歇,分析了各种可能,各种应对,拟了黑名单。

    现在侯爷问自己要办法,微之问心里头掂量了掂量,慢条斯理的说:“侯爷,依卑职看,诏令还是按照规定下达到关西各地。”

    崇长河从小在崇侯府长大,从书童做到百夫长,又从军队回来做到大管家,自己侯爷的心思明镜似的,看太卜这样说,反对道:“那咋行,那岂不是全部要杀光?”

    崇小乙默默的不出声,继续看着这位七十多岁的太卜,等他说下文。

    微之问当年可是王兄的首席智囊,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为王兄策划登顶后,却被王兄有意疏远,甚至提防。

    微之问没有理会管家的反对声音,他心想:老夫辅佐王上叱咤沙场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吃奶呢。他自信说道:“侯爷,人的头发是可以长的,也是可以剪的,亦是可以染的。”

    其他两人都是一愣。

    古时候的人,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视头发为生命,否则哪有“割发代首”的谚语。正常情况下,从来没有人想过剪掉或染掉自己的头发。

    崇小乙能主政一方几十年,压的关西蛮子服服贴贴,自然也不是傻子,听闻太卜讲完,拍案叫绝,说:“好。”

    微之问笑笑,仿佛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华,全没把“欺君之罪”放在眼里,继续说道:“现在关键是,要让人不知道那女人是红发。”

    管家崇长河也醒悟过来,不禁佩服这老东西,别看一天到晚颤巍巍的,感觉随时都要死掉,最近还买了个女奴,一肚子馊主意。

    崇长河也不甘落后,急忙出主意:“侯爷,太卜,这事好办,把所有见过那女人的人,全部诛杀。”

    微之问倒吸一口气,心想这小子平常看上去一脸和气,原来是只笑面虎,以后得提防他。

    崇小乙看向太卜,意思是此意见如何。

    微之问默默的点了点头。他这一点头,不知道多少人人头落地。

    崇小乙压了一天的心病一下子痊愈,站了起来,从书桌上拿出崇侯令牌,递给崇长河,立即低声下令:“长河,你去军营西六师调拨一旅人马,记得别用王府侍卫。任你调遣,凡是牵连人员,先拘捕盘问。我要明天中午前看到所有名单人员。至于处决,等本侯命令。”

    崇小乙还是留了余地的,怕管家公报私仇,就地诛杀。

    人要被砍头了,就没得后悔了。

    大宋军制,分为师、旅、卒、两、伍五等。每师满编2500人,由1名大夫以上或王族统领,俗称师长(师氏);每旅满编500人,由1名大夫统领,俗称旅长(旅帅);每卒满编100人,由1名卒长统领,亦称百夫长;每两25人,由1名屯长(军司马)带领;每伍5人,由1名伍长带领。军队各阶长官必须是王族与士族,基干力量是征发平民组成的甲士,辅助杂役是奴隶。

    崇山城侯作为大宋的外服三监之一,编制是六个师,俗称西六师。

    崇山城装备最精锐部队是西一师,也叫骑一师。原来的师长就是崇侯之子崇虎;崇虎战死后,由崇彪统帅,他是崇小乙的养子。

    西一师是崇侯的亲儿子,除了这个亲儿子,剩下最强的就是西六师。

    西六师是混成师,主要由战车,步卒组成,师长叫崇虢,也是崇侯的养子。

    崇侯因为亲子少,收了不少养子。

    崇长河一听侯爷派一旅给自己用,还是整编西六师的一旅六百多人,那不是杀猪用牛刀。

    崇长河心中大喜,立即抱拳,“侯爷,奴才马上去办。”

    崇长河说完,也不停留,立即退步离开书房。

    他知道事不宜迟,多浪费一分钟,就多一个人看到她,多一份风险。他要抓紧时间去带人盘查,先拘捕审问,然后等候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