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同演义 » 第2章 瞳觉

第2章 瞳觉

    “成功了吗?袁师傅,我能看见了吗?”

    李萧满脸兴奋,难掩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

    “眼睛长在你的身上,我怎么知道你能不能看得见。”老僧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萧如梦初醒,连忙向四周看去。

    以他为中心,半径千尺的球形范围中,不论天上地下,所有景象都以一种奇怪的姿态出现在他的“眼中”。

    更为夸张的是,在这个范围之中,他的视线好像没有阻碍一般,稍一聚焦,连寺庙围墙之外,墙根底下的蚂蚁都看得一清二楚。

    超出这个范围,却依旧是一片漆黑。

    眉头一皱,李萧闭上双眼,惊奇地发现,即便闭上眼睛也能看到这般景象,虽然细致无比,但却只见其形不见其色。

    “袁师傅,我好像确实能看见了,但是感觉又不太对劲。”

    李萧疑惑万分,这与他记忆当中的视力不太一样。

    老僧解释道:“这很正常,别人用双眼看世界,而你用的是虚眼,要知道这可是九州境强者才能拥有的能力。”

    “你的这种情况应该叫做瞳觉,本质上是瞳力的一种运用形式,以虚眼为基础,借助瞳力的波动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定范围内的景象。”

    李萧沉浸在这奇异的瞳觉之中,脸上露出了无比喜悦的神情,感叹道:“原来如此,可惜就是看不到颜色。”

    “我能帮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至于怎样才能真正地恢复视力,那就要看你以后的机遇了。”

    望着李萧背后的纹身,老僧有些落寞:

    “落在你背后的是一道器魂,名为太平,你一定要珍惜爱护。”

    “寺里的这口水井就是太平的伪装,平日里让你担水,一方面是磨砺你的心性,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你和太平的亲和度。”

    背后的太平之魂传来异样之感,李萧若有所思地问道:“袁师傅,太平和您说的太平寺有关系吗?”

    老僧斜着眉毛看了李萧一眼:“不要想着套我的话,全盛时期的太平可是太平寺的镇寺之宝,现如今也就只能躲藏在你的背后了。”

    见老僧识破了自己的意图,李萧也是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袁师傅,您说我能修炼到十方境吗?”

    心想着老僧所说的“虚眼入九州”,李萧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可以顺顺当当地修炼到高于九州境的境界。

    “好高骛远可不是什么好事,明白吗?自人族学会运用瞳力至今已有数百万年,整个人族也只有孟皇一人真正达到了十方境。”

    听到老僧这样的说辞,李萧反问道:“那现在的诛门会会长不是十方境吗?”

    “他肯定不是。”

    老僧果断地给出了答案,然后随口问道:“李萧,修炼的十重境界是什么?”

    “瞳关,威光,燃光,融光,重楼,昆仑,山河,山海,九州,十方。”

    “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知道这些?”

    “这不是九州大陆人人都知道的东西吗?”

    “在孟皇出现之前,修炼之法是被各大世家门阀牢牢把控的,这九州大陆上的普通人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牛羊虫豸一般。”

    李萧陷入震撼之中久久不能回神,少年人总是意气风发,单纯天真,却不曾想过如今习以为常的事情,是无数前人的梦寐以求。

    “好了,不要想那么多,先天虚眼的问题已经解决,好好感受下身体的变化吧,我带着齐天去后山一趟。”

    老僧拍了拍手,把李萧从思维海洋中拽了出来。

    走出寺庙,老僧拎起一直躲在门外偷看的齐天,几个闪身便消失在了李萧的瞳觉范围之外。

    静谧的院子当中,李萧惬意地盘膝而坐,双手置于身前,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脑海之中,一座巨大的宫殿若隐若现,他喃喃道:“想必这就是瞳宫了。”

    心念一动,浩浩荡荡的黑色瞳力朝着李萧聚集而来,然后源源不断地钻入了他的身体,滋养着他那羸弱的身躯。

    在这些瞳力的灌溉下,李萧枯燥的头发也渐渐有了光泽,身形也渐渐挺拔起来。

    “铛。”

    还未细细体会着瞳力玄妙,李萧的脑海中一道钟声响起,旋即他便是感到天旋地转,倒在了院子中央。

    ……

    时间一点点流逝,不大一会天色便是渐渐昏沉。

    “李萧,快醒醒,你怎么了?”

    李萧费力的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齐天,伸出手拍了拍自己昏沉的脑袋:“袁师傅,齐天,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齐天将李萧的脑袋放在自己的腿上,脸上尽显焦急,急切地问道:“怎么回事?”

    “方才脑海之中好像有一道钟声响起,等我睁开眼睛就到现在了。”

    听到李萧这般说辞,这二人目光中的焦急之色方才渐渐褪去。

    “钟鸣之声,瞳录排名前百。”齐天激动地抱着李萧乱晃。

    李萧眨了眨眼睛,脑海深处的记忆缓缓浮现,顿时豁然开朗。

    传言人族的第一任人皇,孟皇,将人族的“瞳”按照潜力、威力等因素综合排名,并将此记录成册传于世间,目的是激励人族奋发向上,世人尊称此册为瞳录。

    按照孟皇的想法,每百年举行一次九州瞳录排名战,按照排名战的结果更新瞳录,可惜天不遂人愿,九州一统不足百年,孟皇便因故离世。

    因此,瞳录只更新了第一版便不再更新,但世人仍以瞳录中所记载的内容来粗浅地评价“瞳”资质的高低。

    李萧站起身来,晃了晃自己的脑袋,眩晕之感消散了几分,问道:“齐天,你也有钟鸣之声?”

    “看着我的眼睛。”

    齐天嘿嘿一笑,对着李萧睁开双眼,瞳力流转间,金色的瞳孔在这昏暗的傍晚散发出了明亮的光芒。

    李萧看向齐天,发现后者的身影竟然被一道金色猿影取代,而后一副石猴出世震惊天的景象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这是异象?”李萧甚是惊奇。

    瞳生异象,瞳录排名前十的标志。

    九州大陆城池百万,每座城池的人口少说也有上千万,一座城池数百年也不见得会有一个瞳生异象的天才。

    此时此刻,在李萧的面前就有这么一位天才,而且还和他亲如手足,可以想象他的内心是如何的震撼。

    “齐天,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老僧凝望着眼前这两个充满朝气的少年,缓缓开口:“李萧,你可愿把齐天当作你的至亲兄弟?”

    “袁师傅,齐天对于我来说早都是亲兄弟了。”

    闻言,老僧一喜:“既然如此,从今日起,齐天便同你一起下山历练,以后你二人便以兄弟相称,荣誉与共,可有意见?”

    “求之不得。”

    “哥哥。”

    “弟弟。”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旋即抱在一起爆发出哈哈大笑。

    齐天自幼便跟随老僧在山中生活,未曾涉足山下世界,此刻终于得到了下山的机会,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喜悦。

    少年人的活泼开朗感染了老僧,他竟是看得愣了神,似是陷入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情绪之中。

    待二人安静下来后,老僧谆谆教诲道:“你们兄弟二人,一人不解修炼事,一人不知人间苦,此番下山一定要互相扶持。”

    “另外,太平寺在哪里,怎么去,就看你们的机遇了,如果你们兄弟俩找不到太平寺,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夭折了,那只能说是命中如此。”

    两个少年正要说话,却见老僧伸手示意他们闭嘴:“天色不早了,你们这便下山去吧。”

    “师傅。”

    听到老僧催促二人下山,齐天一时红了眼眶,面露不舍。

    “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不是好事,乖徒儿,我们还会再见的。”

    在这别离之际,老僧一改往日的严肃,轻声细语地安慰着齐天。

    兄弟二人心有灵犀般地一齐跪下,向着老僧拜了三拜。

    许久,二人站起身来,脚步沉重地往山下走去。

    在二人即将踏出寺门的时候,李萧回过头:“袁师傅,师徒一场,徒儿还不知道您的姓名。”

    “贫僧袁太一,法号魔猿。”老僧轻飘飘地答道。

    李萧愣了一下,魔猿二字对他来说似乎有一些遥远,他无法将那个慈眉善目、乐于助人的老僧与魔猿二字联系起来。

    “走吧走吧,往前走,别回头,光明的前途已经在向你们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