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红楼开始重建大汉 » 第52章 府试之日

第52章 府试之日

    初八日。

    今天便是府试的日子。

    这次的府试除考引外,考生任何一物都不准带入,笔、墨、特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

    第三场考试考生则需要在贡院的号舍里过夜,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每名考生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所以明天贾珣便只需带着考引,前往贡院先考第一场正场。

    此次的府试之后,考过的考生便能得到官方认可的正式童生身份。但是童生没有任何特权,与秀才相比是天渊之别。

    不过考童生相对来说简单很多,而院试考试则是真正的地狱难度。

    西安府作为神京,领六个属州,即散州;领三十一县,共三十七个州县。除了长安县京县县试录取童生三百人,咸宁县,三原县,蓝田县等一些大县有一百五十名童生通过县试,其他一些小县有二十到五十名童生名额不等。

    今年西安府参加府试的人数约为二千人,而最终能通过府试的童生,大概约为二百人左右。这样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

    从县试的十中取二到府试的十中取一,可以明显看到之后的考试,考中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贾珣却不在紧张之人的行列中,以他作为京县的县案首,西安知府不会让他过不了府试。不然马知县的脸面可往哪里放,作为上下级,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贾珣和杨子凌,陆修远等人因为是县里前十,他们的号舍和其他属州、大县的县前十一样,都被分配在离知府最近的一处考舍棚里。

    贾珣在排队的人群中发现了杨子凌和陆修远等人,几人见过。

    在卯时一刻,第三门号炮响起,贡院开门,数千名考生依次接受初查,鱼贯入场。

    贾珣照着考引上面的座号,寻到自己的号舍。

    贾珣的号舍位于正中,作为县案首提坐的堂号不用担心遇上什么臭号、小号和席号。

    现在只需考一天,倒不是什么大事。到第三场时,臭号臭气熏天,两天的排遗物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影响因素。而小号则是偷工减料的号舍,睡觉都让人伸不直腿。席号则是草席搭的考棚,下雨时屋顶便会漏水。若不准备油布,导致卷面被污,便会不幸落第。

    今天第一场考帖经,考生需要按照要求,将书中的内容默写下来,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

    这第一场正试要求考生通三经以上,通五经者为上上等。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其中《孝经》和《论语》为必选,《礼记》、《左传》至少选一部,《诗经》、《周礼》和《仪礼》三选一,《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四选一。

    这些考试内容对贾珣来说十分简单。

    等到下午的申时,贾珣便要交卷。

    贾珣拉动身边号舍的小铃,只见有两个差役过来糊名,然后将考卷放入匣内,并收走笔墨等物,之后贾珣便离开了这一处考棚。

    三天后,府里出成绩,第一场淘汰了五百人。贾珣得了甲等的成绩。

    第二场考杂文,主要包括一些论、表之类的文体,主要考察考生的书法和习作能力。

    而过了第二场,贾珣估计现在还有六百名考生还能参加第三场的终试。

    第三场考策论,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这一次需要连考,明天贾珣就需要在贡院连续考两天,在贡院号舍里住一个晚上。

    一连几天无惊无险,时间来到了考第三场的前一天。

    今天傍晚时分,贾珣破天荒地进内院,向尤氏对前天送野山参的事情表示感谢。

    这也是贾珣少数的几次进入到宁国府的内院中。

    不知道贾珍是否知道贾珣要来,早已不知道去哪里鬼混去了。

    贾珣也不在意,十分不知礼数一样,絮絮叨叨地磨蹭了好一会才走。

    贾珣从院子里出来已经是酉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贾珣在院子慢慢地踱步,悄悄地观察内院里的各处情景。

    快到戌时,贾珣才从内院里出来。

    是夜,月明星稀,天上的月牙儿已藏进了云层之中,没有月光的晚上,显得异常的寂静。

    子时,三更天。

    一道人影从贾府宗祠黑油栅栏的五间大门前掠过。

    只见该人影在宗祠门前脱光了身上的衣裤,拿出油布包好,拴在头顶上,赤身裸体地从河里向内院里潜去。

    一路游了百来米,穿过宗祠分隔开前院与内院的高墙,游过贾氏宗祠后面丛绿堂的水路,不一会便到了后面的会芳园。

    原来此人正是贾珣。这在贾氏宗祠旁的一条水道,贾珣在两年前已经发现,刚好能通过一少年人的身躯,并且有一段水路需要屏息潜水前进。

    贾珣甩干身上的水,将衣服穿在身上,借着会芳园里面的树木花丛,一路悄悄地潜行。

    此行第一站便是前面登仙阁旁边的小房。

    今晚贾珣从尤氏院子出来时,贾珍还没回来,不知道是否在此处。

    二刻钟后,贾珣悄悄潜行,搜查了旁边的房子,没发现贾珍的踪影。

    接着贾珣搜查了前面的逗蜂轩,发现里面的某间屋里亮起了烛光。

    贾珣悄悄地在墙角处偷听,发现不过是几个丫鬟在里面吃酒赌钱。

    看来是这里里,大晚上还有谁来这宁府深处,一定是贾珍的丫鬟在里面等着主子回去呢。

    贾珣现在已经有目标了,贾珍一定是在前面不远有几处烛光亮起的天香楼上。

    眼下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刻,还要小心天香楼外面,不知道有没有望风的丫鬟或者小厮,这必须要小心。

    贾珣借助几间耳房和灌木丛,小心地向前探路。

    又过了二刻钟,经过小心观察之下,贾珣避开了在外面看着的秦可卿的大丫鬟瑞珠。

    终于让贾珣溜进了天香楼的二楼上。

    贾珣躲避在外厅的柱子后,悄悄往里头看去。透过纱影帘子,只见内室点了几根蜡烛,里面有一男一女正在做着不法勾当。

    “珍哥,啊。奴家好快活。”一道娇媚蚀骨的声音从里间传了出来。

    “好人儿。我这是不是比蓉儿那废物强多了。”

    这里面苟合的赫然就是秦可卿和贾珍。

    怎么办?贾珣心里暗暗焦急,说实话,现在是最好动手的机会。

    等会若是让贾珍走了,他身边还会跟着两三个丫鬟。到时若是动手只能把贾珍和丫鬟都全杀了,那样的话,他贾珣的嫌疑就很大了。

    若是让贾珍死在秦可卿的肚子上,还能制造贾珍马上风的死因。这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一项现成的作案手法。

    到时不仅是尤氏会替他遮掩贾珍的死因,就连贾母等人也不敢让此事暴露出来。死于儿媳身上的马上风?传出去贾府的名声就彻底完了。

    最后这件案件肯定会被贾府的人掩饰了下来,就像贾珠的死因一样。

    只是若是这样干,那秦可卿也是要死的。

    无论贾珣是否亲手杀了秦可卿,那他最终也是推波助澜之人。

    贾珣躲在后面,听着春宫戏,内心中天人交战。

    不行,这一次是最好的机会了,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错过这一次,下次死的就可能是他了。自从两年前发现了那条水道,贾珣也悄悄进入过两次,但是两次打野都以失败告终。

    成与不成只看这一次了。何况这次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犯罪条件。贾珣计划已定,暗暗等待着时机。

    过了一刻钟后,只听见一阵高昂的叫声从里间响起。

    坐在上面摇曳的秦可卿晕倒了过去。

    就是此刻,贾珣悄悄从外厅溜了进去,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由曼陀罗花和乌头研磨制成的蒙汗药手帕,一把捂住了睡在床上贾珍的口鼻。

    几息之后,贾珍挣扎着就被迷昏了过去。

    贾珣接着又把手帕让趴在贾珍身上的秦可卿也吸了一些,只是药量没有贾珍吸的多。

    不过这也够秦可卿昏迷大半个时辰了。

    贾珣又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夹竹桃茎干上面提取出来的白色汁液,拿出一根小竹筒给昏迷不醒的贾珍灌了下去。

    这一根小小的竹筒装的夹竹桃汁液足以让一头牛都能药死,何况是一个成年人。

    而且死者的症状会表现在心肌毒性表现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上,导致心室率过慢或心室纤颤时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及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让人看上去是死于心脏病发的猝死。

    这个之前擅作威福,与他贾珣作对的贾珍,从这开始的半个时辰后,便会从这个世上抹杀掉。

    贾珣又看了一眼脸色红润,身无丝缕的秦可卿,叹了一口气。

    贾珣接着小心地观察起屋内的场景,尽量地让一切的物品回归原样。贾珣又在外厅观察了一切可能碰到的东西,发现都没有什么异常,便回来检查贾珍的气息。

    只见沉睡中贾珍的呼吸急促,正在大口地吸着空气。贾珣再把手放在贾珍的胸口处,几乎已经感受不到贾珍的心跳。贾珣再搭了一下贾珍的脉搏,发现动脉的搏动几乎停止。

    等待了一刻钟后,贾珣看着中毒已深,已经不能呼吸,只能在倒气的贾珍,便知道一切都已经成了。

    贾珣悄悄地从天香楼后面溜走。

    贾珣一路沿着原路回到会芳园,再从下面的水道潜水游到贾氏宗祠外边的前院里。

    今夜的奔跑,夜泳与潜水。虽然贾珣身子气血未完全恢复,但是今晚是拼上了老命,不得不为之。

    等到贾珣偷偷回到房里躺下时,天已至四更。

    过了半个时辰后,只听见城东南贡院响起了第一声头炮。

    颇具煎熬的贾珣便马上起床,准备洗漱吃早饭。之后贾珣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声号炮响起,便急匆匆地往东南贡院而去。

    第一次在府里杀人,还是杀的贾珍,贾珣的心情还是有点久久不能平静。

    贾珣在路上一连调整了几下呼吸,这才又恢复了先前风轻云淡的表情。

    坐在号舍里的贾珣,把手上的一块两尺五寸的木板,插在距离地面两尺五寸的砖缝上,这就是号舍的桌子。

    贾珣此时的心情已完全平静下来,接下来便是面对这府试的最后一场考试,也是第一次连考的场次,第一次需要在号舍睡觉的一次考试。

    今天第一天可以休息三次,会有差役送来饭食和清水,也可在专人的引导下入厕。

    贾珣老神在在,认真作完第一篇策论,接着便思考第二篇策论起来。

    到吃晚饭的酉时,贾珣便收好草纸,让差役送来饼食及稀粥等食物。

    到了这个时间,有很多考生都在吃着晚饭,除了一小部分的考生还在答题。

    又过了一阵,到了戌时,天色就完全暗了下来。

    这场的号舍里不许考生点燃蜡烛等物照明,所以这个时候,吃完晚饭的考生便可以把号舍桌子的木板拆下来,把两块木板都放在距离地面一尺五寸的砖缝里,造成了一张简易的床。

    今晚的贾珣便是凭借差役送来的一张棉被,躺在由这两块木板搭建的床上睡觉。

    就这样,贾珣在贡院号舍里度过了府试第三场的第一天。

    第二天从光滑的板面上冻醒的贾珣,扭了几下身子,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

    今天还要作三篇策论,等到下午的时候,便可以交卷走人。

    申正时辰,贾珣交了答卷,坚定地走出了贡院的龙门。

    贾珣先前脑海中出现刚出门就被三法司的人拿下的无厘头情景没有出现。

    贾珣看了看外面一群等待考生的归家的仆人,没有尝试在这么多人中寻找林三。贾珣自顾自地往府里的方向中走去。

    此时,只见人群中跑出了林三,他的肩膀系了根黑带,“二爷,你总算出来了。府里出大事了。”

    贾珣故作惊讶地问道:“林三,出什么大事了?”

    林三闭口不言,等到两人走出了人群外。林三看到四周无人,才悄悄附在贾珣的耳边说道:“家里的大爷不知道怎么死了。昨天府里都闹腾过来了。”

    贾珣大吃一惊,说道:“你说什么?珍大哥他死了?”

    林三看了看贾珣,点头道:“二爷你看,现在府里的下人都穿着黑袖巾。”

    贾珣脸色凝重,说道:“走,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