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红楼开始重建大汉 » 第62章 刘姥姥一进宁国府

第62章 刘姥姥一进宁国府

    此刘姥姥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地度日。

    如今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家中拮据。

    正是由于近年来天灾不断,加上朝廷征税太多,以及女婿狗儿好吃懒做,家里才渐渐衰败。

    王狗儿又舍不得一张老脸进京向王夫人等人打秋风,刘姥姥便自告奋勇,一路带着板儿进城,找至宁荣街。

    今天贾珣照例让护院练鸳鸯阵合击之法,让廖方和何瑜在贾氏宗祠对出的一个大别院处练武。

    此处和宁国府前院的正门有一面墙隔开,从东角门进出以及要乘坐马车轿子的人看不到这一处别院里练功的情形。

    秦可卿病亡尚未有一个月,此时东府的事情太杂,没人帮忙处理。贾蓉听到贾宝玉的推荐,此一个月内宁国府里内务由王熙凤暂时管理。

    早上王熙凤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每日独在宁国府内厅旁的抱厦内起坐,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王熙凤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忙完一天,王熙凤才由平儿、丰儿等人用马车接回荣国府去。

    贾珣此时正在贾府宗祠对出的庭院坐着,一边读书,一边看着十八个家丁在苦练着。

    此时天气准备入冬,比之前要凉爽了一些。正午时分,太阳也没有那么毒辣了。

    此时,宁国府的临街大门进来了几个人。

    为首是一个三四十岁,穿金戴银,养尊处优的管事婆子的模样。

    后面跟着一名穿着灰色衣裳,虽然显得过时旧旧,却洗得干净整洁的老妪,看上去已经有六七十岁,但是身子瞧起来还挺硬朗。

    老妪手里拽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男孩头上顶着一角,鼻子上挂着道鼻涕,正在不停地吸溜着鼻子。

    此行人正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以及上门投奔而来的刘姥姥和王板儿。

    贾珣此一群人在操场上演练着刺击之术。“嗬嗬嗬”十八人齐声高喊,十二人握着长棍前进刺击。后面六个弓箭手拉弦走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瞄准。

    接着由四名弓箭手拿着猎弓,弯弓搭箭,瞄准前面立着的六块画着红心的靶子进行射击。

    此六名弓箭手是贾珣选出身材最高大,最有勇力的人担任。

    此一往无前的气势,吓得走过此处的周瑞家的一跳。

    旁边的板儿感到有趣,停下来观望着。

    贾珣放下书本,站了起来。

    只见周瑞家的回过头来,停下了脚步,喊道:“珣二爷。”

    贾珣回道:“周姐姐,这两位是什么人?”

    贾珣看了一眼,观其如此年龄,又是一老一小,已经大概猜到这两人就是刘姥姥和板儿了。

    只见周瑞家的回道:“珣二爷,她是太太的亲戚,叫刘姥姥。今儿过来府里看看。我带她们过来找二奶奶。”

    听到周瑞家的说起这老妪果然是来找王夫人打秋风的刘姥姥。

    “这位姥姥,你好。”贾珣露出笑容,对着刘姥姥说道。

    刘姥姥看到穿着蓝色的秀才襕衫,一个十四五岁的公子哥给她问好,以为贾珣是贾府的什么爷们,连忙要下跪给贾珣请安。

    贾珣连忙扶住刘姥姥,说道:“姥姥,这使不得,可折杀了小生。万不可如此。”

    “不知这位小爷怎么称呼。”刘姥姥堆着笑,朝周瑞家的问道。

    周瑞家的笑着说道:“此位是东府里的考了秀才的珣二爷,和奶奶的当家是叔伯兄弟。”

    贾珣摆手笑道:“不值什么的,姥姥喊我珣哥儿就行了。”

    刘姥姥口中念着佛,笑着喊着贾珣“珣少爷”。

    贾珣摇了摇头,笑道:“刘姥姥,你既然是太太的亲戚。等会你见过二嫂子,怕是还没吃饭罢?等会在这边府里吃了饭再走。我让厨房给你准备一下饭菜,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啥的。”

    贾珣对这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刘姥姥很有好感,原著第一次来找王夫人打秋风,得了银子还要分一部分给周瑞家的。不过周瑞家的没收。

    还有后面变卖家业为救巧姐,可见确实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比红楼梦中很多人都强了许多。

    周瑞家的眼神闪烁,看了几眼贾珣,又悄悄观察了一下刘姥姥,没有说话。

    这位东府里考了秀才的珣二爷,当初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今日居然自己就上来留刘姥姥吃饭,真是怪事了。

    一个打秋风的穷婆子,也值得留意?周瑞家的有点想不通。

    刘姥姥口中称善,说道:“今儿我这老婆子,在这谢过珣哥儿了。”

    在贾珣的示意下,刘姥姥才将贾珣的称呼改作珣哥儿。

    周瑞家的带着千恩万谢的刘姥姥和板儿便去了。

    贾珣看了众家丁练了一会武,便嘱咐奶兄廖方和何瑜二人照平常一样练武,酉时才准解散吃饭。有谁早退偷懒,记下名字,晚上再来汇报给贾珣知道。

    贾珣便回去让晴雯的姑舅哥哥多浑虫给刘姥姥二人准备一下饭菜。

    接着贾珣对着晴雯说道:“晴雯,你等会带着银杏去向余禄支二十两银子并一吊钱。在内厅那里耳房旁,寻了今日来见琏二嫂子的刘姥姥,把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给她。告诉她以后有空,多来府里转转。”

    娇俏可人的晴雯点了点头,虽不明白贾珣的用意,但是还是去了。

    未时时辰,正在屋里读书写字的贾珣听见外头有几道说话声。

    只见晴雯拨开珠帘,对着贾珣说道:“二爷,刘姥姥说是要亲自过来感谢你。现在在门口外头站着呢。”

    “好的。我出去见见。”贾珣笑着站起身,在晴雯白里透红的脸上摸了一把,惹得晴雯一阵娇嗔白眼。

    贾珣伸手掀开正厅上的门帘子,只见刘姥姥一脸笑容,双手合十,要对贾珣跪拜行礼。

    贾珣连忙上前说道:“周姐姐,快扶着刘姥姥,小子实在受不得这么大的礼。”

    周瑞家的伸出一只扶住了刘姥姥,没让其拜下去。

    只见刘姥姥十分过意不去,说道:“珣哥儿,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第一次见面,又是吃着,又要拿着银子回去,实在是让我这穷婆子怎么说好呢。我回去给哥儿立个长生牌位,我天天烧香磕头,保佑你一辈子福寿双全的。”

    贾珣连连摆手道:“姥姥,这使不得,不过是尽些小小的力罢了。以后姥姥多来东府里玩,从地里摘些果菜过来,这就是姥姥报答我们的恩情了。小子正喜欢吃你们田里这些瓜儿菜儿的。姥姥打车回去吧,等会迟了,夜里山路不好走。”

    只见刘姥姥抹了一下眼泪,说道:“来年田里瓜菜多打了,我一定亲自给哥儿送了来。”

    贾珣亲自送了刘姥姥出院门。

    那边周瑞家的才拉着刘姥姥和板儿一起走了。

    刘姥姥怀里揣着四十两银子并两吊大钱,心满意足地往家里面回去了。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春天。

    此时正是腊月下旬。今天就是小年,再过几天就到了农历的除夕。

    今天贾珣邀请了柳湘莲和贾芸在宁府里喝酒,却意想不到今日宁国府来了三个不速之客。

    只见小厮栓儿进来暖阁向贾珣回报道:“二爷,让人去寻大奶奶,姨太太和大奶奶的两个妹子来了。”

    贾珣放下酒杯,回过头问道:“怎么不去回报给蓉哥儿?”

    只见栓儿说道:“小蓉大爷今儿醉酒还没醒,我就自作主张地来回二爷来了。”

    贾珣有点无语,这个贾蓉也太荒唐了点,这都巳时时辰,已经快到午时了。贾蓉怕是昨晚叫了几个侍妾一起喝酒,玩嗨了。

    贾珣只得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我去迎接一下姨太太,回头我让人去请大嫂子出来。”

    贾珣起身出门去迎接,叫过一旁的丫鬟,让她去叫尤氏出来。

    今天来的不为别人,正是尤氏的继母尤老娘和两位尤氏姐妹。

    尤二姐与尤三姐和尤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此二位是尤老娘在嫁给尤氏的爹同时,跟着改嫁的尤老娘一起过来的。

    贾珣出门迎接,只见马车在暖阁前面停下,从车上下来了三位人。

    排头的是一位偏老的妇人,容光满面,穿着打扮倒有几分讲究。

    那老妇人身后站着两位娇媚柔美的少女,这两位少女年纪看上去倒不大,如两朵并蒂莲花,或妩媚或明丽,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贾珣心里暗暗忖度,这姐妹花不愧是连贵公子贾宝玉都给予高度评价的绝色人物,果真是一对尤物。

    看来今天,家境不景气的尤老娘带着两个女儿过来打秋风。

    不过贾珍已被贾珣弄死,观这两位姐妹的年龄大小,似乎比贾珣还小一些。看来贾珍和贾蓉都还没对这对姐妹花动手。

    观其尤二姐和尤三姐现在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才刚刚长开。

    被贾珣提前干掉的贾珍是染指不到了。不过此姐妹二人摊上这一个爱慕虚荣,嫌贫爱富的尤老娘,只怕还是难以逃避原著中的命运。

    现在尚未完全知晓世事的尤二姐和尤三姐二人,现在怕是也是给尤老娘一番洗脑言论,推来宁国府这边交际的。

    有位这样的老娘,姐妹二人想不误入歧途,也难。

    贾珣虽然不大看得起尤老娘,但是却没表露出来,堆着笑容说道:“这是亲家太太和两位妹妹吧。我是珍大哥的庶弟贾珣。我已经请人去叫大嫂子出来了。我先带亲家太太和二位妹妹过暖阁里坐。”

    只见尤老娘不认识贾珣,便说道:“原来是珣二弟,我及你两位妹妹今日给你添麻烦了。”

    贾珣笑着说道:“亲家太太不用客气,先前我受大嫂子的恩惠颇多。以前都是借着大嫂子的关照,才有贾珣的今天,今儿亲家太太是说哪里的话。”

    只见尤老娘堆着笑容说道:“听我们家的姑娘说起,二弟现在已经是秀才相公了,真是少年英才啊。”

    贾珣笑着摆手说道:“不过是一名普通秀才罢了。不值得亲家太太如此夸奖,我带亲家太太和二位妹妹过西边的暖阁里坐坐。”

    只见尤二姐瞧了贾珣两眼,抿嘴一笑,后面的尤三姐却不大客气,上下看了贾珣好几眼。

    此时腊月天气,也很寒冷,寒风吹得人像刮骨似的。

    贾珣带着尤老娘和尤二姐、尤三姐从东边暖阁里面进去,等会就从暖阁过宁馨堂正厅,最后才到西边的暖阁。

    柳湘莲和贾芸看到贾珣带着三个女子进来,连忙收好了先前放荡形骸、大吃大嚼的姿态。

    不过贾珣没有出声,二人也不敢造次。

    尤老娘和尤二姐、尤三姐在看席上的两人。席上的柳湘莲和贾芸也盯着贾珣身后的两个年轻的娇俏女子观看。

    贾珣带着几人走过此间暖阁,不一会儿就带引尤老娘和尤二姐、尤三姐来到西边的暖阁里。

    贾珣让丫鬟和小厮去取暖炉子给尤老娘三人使用。另外叫小厮摆了果品和点心上来。

    “亲家太太和两位妹妹应该还没有吃早饭吧?我吩咐府里的厨房给你们做饭吃。”贾珣回过头向尤老娘问道。

    “哎,哎哎。”只见尤老娘连连点头,一副笑盈盈的样子。

    旁边几个小丫鬟给四人奉上了一杯热茶。

    贾珣喝着茶,似是漫不经心地问道:“这两位是大嫂子的妹子吧。”

    只见尤老娘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介绍道:“这位是二姐,这位是三姐。过完今年就十五、十四岁了。二弟的年龄应该和我这二位女儿的年龄差不多吧?”

    贾珣笑着说道:“珣明年也是十五了,和二位妹妹年纪相差不大。”

    只见尤老娘眼睛里放光,说道:“哎呀,真是天大的缘分。不知道老爷有没有替二弟寻了门好亲事没有?”

    贾珣猝不及防,没想到尤老娘居然如此直接单刀直入,可见接下来尤老娘的几句话怕是不太好接。

    一旁尤二姐悄悄看了一眼穿着秀才襕衫,长得如芝兰玉树般的贾珣,心头已有几分看中。

    贾珣正待回话,此时只见尤氏进来了,后面跟着银蝶和几名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