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只想悠闲 » 第025章 该到了河西走廊了

第025章 该到了河西走廊了

    他说了那天晚上如意房掌柜死的事,只怕接下来不得安宁。

    这一番番椒种子送到他面前,明显是在求他保护。

    李恪可以不管,可吕安这一次,确实立了功,将他送出去,恐怕不安全。

    李恪接了种子重新吩咐秦怀亮:

    “怀亮,你去安排吧!”

    “是。”

    秦怀亮点头,对李恪的安排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反驳。

    “小人多谢三大王,三大王您放心,不该说的,小人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

    吕安表了一番忠心,这才跟着秦怀亮走了。

    三儿撇嘴。

    “这家伙倒是聪明!”

    “嗯,确实是个聪明人,这要是用在正道上,估摸着日子过得也不会太差。”

    李恪摇晃着手中的折扇说道。

    “大王都给了他这么多次机会了,他也是是时候醒悟了。”

    “你这么想?”

    李恪挑眉,正准备和三儿说道说道,冷不丁就看到吴玉成带着小厮正准备跑。

    “玉成!”

    李恪一声喊,吴玉成立刻站住脚,嘿嘿笑着转身:

    “姐夫,你看,人我已经给你找着了,我就不打扰你了,嘿嘿!”

    “站住,你姐姐教你过去吃饭。”

    “啊!”

    吴玉成顿时垮了脸。

    “姐夫,要不……改天?”

    “我记得你小子还在闭门思过抄《唐律》的吧,还有时间满大街抓人?”

    李恪手中的扇子一甩,吴玉成暗道事情不妙,立刻乖乖跟在李恪身后。

    “没有!”

    “姐夫,这段时间我可是一直都在家里好好抄律书的,我是让小厮给姐夫你盯着的,盯到了,我就第一时间去将人给逮了带回来了,姐夫,我这都是为了你啊!”

    李恪上了马车,吴玉成跟着跳了上去。

    一到门口,吴玉成去见王妃,秦怀亮已然在等着了。

    “大王,已安置好。”

    李恪点头,这一脚刚抬起来,就看到了坐在门口柱子后面,一身脏兮兮的男子。

    男子的身边放着个巨大的竹筐,筐子里放着擦了猪油,在阳光下锃光发亮的各类锐器。

    门口已经嗑了不少瓜子壳,显然,此人在这里等了有些时间了。

    看到来人,三儿顿时抚眉。

    要说打交道,他最讨厌的,就是和这家伙打交道了。

    百里奇,出身仵作世家,最擅长的便是验尸。

    百里奇验尸水平极高,真正做到了让尸体说话,早年前长安城好几起杀人命案,官员们束手无策,就是百里奇出手解决的,这也让百里奇名身大震。

    而早在之前,百里奇不过和李恪一番交谈,就彻底被李恪给折服,甘愿入了北斗,为李恪办事。

    可这百里奇,也是出了名的邋遢并且脾气臭,那脾气一上来,天王老子的话他都不带听的不说,还特别拧毛!

    这也是他最讨厌和百里奇打交道的原因。

    可偏偏这家伙有本事!

    如意坊掌柜之死蹊跷不说,更是难寻凶手,这就是李恪将百里奇喊过来的原因。

    “三大王,那尸体在哪里,快点带我过去吧!我还和老孙商量好,准备去一趟苗疆呢!”

    看到李恪,百里奇背着他的背篓,直接催促李恪,人已经大步往外面走去。

    “快点的,快点的!”

    “我和老孙这一次有了不得的大发现,他还在等着我呢!”

    看百里奇这迫不及待的样子,李恪苦笑了一声,三儿拦住,道:

    “哎哟哎哟,百里奇,你看清楚了,这里是长安,不是终南山那道观,这验尸,大王得现将你的奏请报上去,经由官方审批后,你才能过去验尸!”

    “呸!”

    百里奇吐掉嘴里的瓜子壳。

    “婆婆妈妈的,那得多久!”

    三儿站直了身子,道:

    “最快三天,慢的话可能需要七天左右。”

    百里奇作势就要甩手,李恪拍头道:

    “在唤你来长安之前,就已经申请好了,你要去,随时都可以过去,尸体就在大理寺的冰窖里。”

    “三儿,你安排安排。”

    “是。”

    三儿应了话,不过前后脚的功夫,百里奇就背着东西跟着人去大理寺了。

    三儿看着百里奇的背影,又问李恪道:

    “大王您既知道那凶手是穿着官靴的,想必是当官之人不假,您就不好奇了吗?说不准那百里奇一查就知道了呢?”

    “知道什么?”

    李恪叹气。

    “这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没有十万也有上万之数,更何况,那仵作早就得出是剑伤,这长剑在长安城里,别说是武将了,就连文人佩带的也不少,百里奇最多也就是能再发现些细节罢了,要确定人,难咯!”

    三儿跟着李恪往后院走去。

    “可大王这姿态,分明是心里有数了,您和奴婢说说罢!”

    李恪手中的扇子在三儿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自己想去!”

    说罢,他快步进了内院,一转角,经过玻璃花房时,就看到了里面忙碌的身影。

    吴王妃正在给玻璃花房里的幼苗浇水。

    那幼苗整齐有序,植株刚长出来不久,耷拉着两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吴王妃的手下生机盎然。

    吴王妃爱怜地抚摸过叶子本身,微笑着点头。

    “这番椒种子长出来的苗,确实好看。”

    她轻轻地感叹了一番,净了手抬头,就看到李恪正站在门口朝着她微笑。

    吴王妃顿住,沉默了一下,这才笑着道:

    “大王来了也不同我说,您看,这番椒种子都发芽了。”

    吴王妃端起来给李恪看。

    李恪凑过去,看着盆里小巧细嫩且绿油油的辣椒苗,不由得笑出了声。

    “长得确实喜庆。”

    他稍许地看了看,这得有上百株苗了。

    这番椒种子的发芽率,还真是不错!

    “辛苦王妃了。”

    “大王既然交给了我,这就是我的责任,玉成那小子最近成长了不少,我还感谢大王呢!”

    吴王妃得了表扬,顿时红光满面,邀请李恪,道:

    “大王,今晚上……”

    “今晚上你和玉成那小子好好聚聚,本大王就不打扰你们姐弟俩说话了。”

    李恪摆手说道。

    吴王妃脸色的笑容慢慢收敛,她轻轻嗯了一声,到嘴边的话最终收了回去。

    李恪抬脚出了花房,去了内书房办公。

    三儿叹气,跟上李恪,道:

    “大王,您怎么又拒绝王妃娘娘了?这今晚上,您也没事啊!”

    “什么拒绝不拒绝的,王妃这几天受委屈了,让玉成那小子陪她说说话,本大王就去书房办办事,这叫体贴!”

    “女子要的体贴,哪是这样的啊!”

    三儿哭笑不得,不过见李恪无动于衷,他虽然为自家王妃心疼,却也只能再次匆匆跟上不语。

    有些事儿,还得他家大王自己开窍啊!

    两人前后回了李恪的内书房,三儿将案下的折子递到了李恪的面前。

    “大王,这是近期一批往西域的货,这里包括了四大王的那一批,还有您为圣人准备的一批。”

    “出发了吗?”

    “已经出发四天了,估摸着,该到了河西走廊了。”

    李恪没有接手,只是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玉门关。

    飘扬着四海商会旗帜的百人车队正在飞速往关外奔去。

    “嘿,大哥,看来今晚上就能出关了,这一次的镖都是些轻便的产品,走起来可舒服多了!”

    被唤做大哥的是这一支镖队的负责人,听了下属的话却严肃,道:

    “除了玉门关,这一带官道都在山中绕行,不要仗着货物轻便就掉以轻心,都给我打起精神了,过了这一段,等到了据点,大家再好好地休息休息!”

    “是!”

    众人应了话,顿时全身戒备往前走去。

    出了关约莫再行走了一个时辰的样子,负责人忽然示意众人停下来。

    他走镖无数,经验丰富,行至此处,负责人感觉到了气氛不对。

    就在他停下的瞬间,号角声起,几百号穿着麻布衣,但是阵型齐整的“匪寇”在号角声中,朝着他们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