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座农村小镇 » 第四篇:《纸厂》

第四篇:《纸厂》

    (一)

    广东通力定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西震村委新营村村口的旁边,这是小镇上一间再也普通不过的造纸厂,于二十二年前正式挂牌成立。

    创业初期,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作坊,由十来个员工及两三台小型机器简简单单地组成,尽管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任何经验,只是凭借一腔热血,还有对造纸行业前景的认可,想要闯出一片天地之余同步回报家乡的创始人便推动着小作坊在家乡小镇应运而生。

    那个年代,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带动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国内对于纸张的总量需求略有增长,因此造纸业的前景被众人大大看好,一片良辰美景近在眼前。

    初生牛犊不怕虎,创始人坚信高质量产品与人才并进的方针,不断优化纸张的质量,大力发展造纸业的产能融合,也让纸厂的发展空间逐步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涌进的员工,由最初十几个员工的小作坊逐渐演变成至今有着七百名员工的大公司。

    没有高产量,就买进口设备做生产;没有高技能人才,就用高薪高待遇去吸引进来;没有稳定的客源,创始人就主动外出跑业务;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就积极跟其他公司交流学习吸取经验。没有什么都行,就不可以没有信心。

    从县内,到市内,再跑到省内,后到跨越国内,一间间地跑,由不敢进就变成一定敢,由不熟悉就变得非常熟悉,由不能要就变成必须要,关关难过却又关关都过,最终也收获到幸福的果实,成功拿下华为手机盒业务的代理商合同,一个重中之重的大项目。

    作为国内知名手机品牌,华为手机畅销五湖四海,全球销量名列前茅,年度出机量达到上亿台。一帆风顺地拿下这个大订单,也足够支撑起纸厂全年业务量的大半江山,因此才会出现如今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工作制,员工一批一批地全天倒,流水线机器全天候运转不停歇,外面一条长长的大烟囱冒着生生不息的烟气涌上蔚蓝的天空,仿佛在告诉外人,这就是真正的蒸蒸日上。

    除了跟华为手机合作外,纸厂还成功与几家来自欧洲大陆的外资纸业公司达成长期合作,确保持续为这里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指导,还有设立人才交流机制,使得纸厂的人才发展计划得到稳定提升。

    纸厂门口处的升旗台,五星红旗与外国国旗肩并着肩迎风飘扬,给人一种高大上的自信感觉。这是员工下班的必经之处,汽车或摩托车缓慢驶过,抬头看着五星红旗,就有一种使命必达的感觉,再看着外国的国旗,还有一种工业革命的荣誉感。

    “旧社会的工业革命就是不要落后受挨打,现代社会的工业革命就是必须要上市打开发展的新模式,这是对工业革命的传承,也是我们这一代员工的使命,所以我们一定要扬长补短,然后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可以成功的。”面对镜头,厂长理性地分析道。

    厂区外遍地白尘滚滚,随处可闻的都是碎纸延伸出来的臭恶气味,员工们戴口罩上班成为必然事件。往北侧观望,一位来自河南的师傅正不疾不徐地开着叉车运输杂物到厂区的另一边,离去的叉车只留下师傅湿漉漉的背影,这是勤劳的汗水。厂区里面的生产车间,几十个员工分布在四周围,有操作机器的,也有叠送纸张的,还有管理层领导在指挥的,形成一片忙忙碌碌的场景。

    靠着一群人一条心做一件事的冲劲,发展历程有十多年的纸厂也迎来最重大的一次整体改革。

    创始人决定整合县内大大小小的纸厂资源,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去收购隔壁河头镇的林峰纸厂。它只是一间成立多年的小作坊,员工三十人左右,车间也只有七百多平方,技术设施落后,老板也不愿意加大投资力度,多年来都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所以发展速度马慢腾腾的。被收购后变成通力纸厂的分部,协助它发挥自身管理层的优点,改正技术欠缺的劣势,努力让企业的收入稳步攀升,员工的福利待遇随之上涨,形成独特的优势。

    随着规模的日益渐大,纸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只增不减,加大招聘力度成为心急火燎的首要任务。没有形成人才体系是万万不能的,企业难以长期发展形成基业长青,在这样的大环境渲染下,独立的招聘部门随之应运而生,依赖个体人格魅力去招人才的旧模式也宣布一去不复返,让纸厂再次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一系列的新政策也随之而来,通过整治饭堂去提高员工伙食的质与量,为之购买全面的社保,适当提高工资的梯度金额,调整休息的弹性力度等等。

    自此,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外省人也愿意加入纸厂的大家庭,有远道而来的河南人,也有千里迢迢而来的四川人。所有人不论来自哪里,从此刻开始彼此就形成一个大家庭,势必一起做得越来越好,把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外省大军啦,它们可是能干重活的料儿呀。我们今年再建一座大型的宿舍楼吧,让它们能够安居乐业,住得舒心,工作得开心,家人也放心。”创始人在会议上一拍即合。

    吃住得到顾虑周全的保障,让漂泊在广东的外省大军们安安心心地开启两点一线的循环工作模式,车间---饭堂---宿舍---车间---饭堂---宿舍,夜以继日地重复着这一切。虽然很累很苦,但内心里还是会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赚到大钱,然后可以在父老乡亲面前凯旋归来,并给到家里人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就是它们当初南下广东的理由。

    而今年的中秋佳节,纸厂也豪气大方地请所有不能回家团圆的员工们到名牌饭店吃上一顿地地道道的南方特色菜肴,晚饭之余还聚集在饭堂门口吃着月饼共同欣赏异乡的月亮,笑口常开地聊聊工作近况,谈谈人生理想。

    多少风吹雨打,多少日晒雨淋,也不曾磨灭员工们奋发图强的劳动者精神,秉承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伟大指引,历经多年的打磨,纸厂终究没有被岁月辜负,也迎来爆发式发展的高峰期,正式发展成为以研发制造,销售特种彩色包装材料,集包装原纸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深加工与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

    纸厂开始计划筹建新厂房,让其作为主厂房的一个分支,为了扩大规模,为了发展新产能,为了收入的迅速递增,为了未来十年的大计,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上市而做好一切的铺垫,这可是创始人多年前雄心壮志时订下的最终目标。

    新厂房选址位于主厂房的东侧,坐立在马路的斜对面,两个厂房之间相距仅仅一百米,它的占地面积接近一千亩,建筑风格属于现代潮流型。蓝色铁皮组合成的外壳,让人看着都觉得舒适几分;门口处竖立着威风十足的纸张型水泥大柱子,标志着这里是一间不简单的纸厂。

    这一切只为让纸厂形成左青龙右白虎的霸气侧漏模式,既能保留旧厂房的特色风格,又能加入新厂房的创新技能,自此在小镇上不再是独一无二地存在着。

    从择日选址,到专业施工队来打水泥地面动工,再到建筑工人建造厂房主体,后到让八叔的电力工程队来安装电路,最后到今年正式落成投入使用,新厂房这一路算是跌跌撞撞地走了接近三个年头,时间跨度可不算短,可这一切已经不再重要。

    新厂房的投入使用,部分员工响应号召转战新的工作岗位去挑战自己一番,势必为升职加薪拼一次。同时这也为纸厂带来一系列先进的新机器,从而大大提升产能,并且直接增加业务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的发展势头看上去还不错。美好的愿景指日可待,可望也可及,即将要实现了。

    (三)

    由于纸厂长期以来都是小镇发展经济的龙头企业,不但创造出几百个薪酬待遇不错的就业岗位,而且作为纳税大户充分带动税收这一版块,因此镇政府也很乐意去大力推动它的发展。

    领导们时常亲力亲为到厂视察指导,专门为纸厂顺利上市打通任督二脉。而县政府也不甘示弱,县高官偶尔也会过来纸厂指点迷津,为之排除一系列的政策性受限问题。

    作为小镇里规模最大的企业,纸厂即将有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小镇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YF市首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敲钟挂牌的IPO企业,创始人的最终目标也近在咫尺。

    某个秋日,“咚咚咚”,上市的钟在深圳交易所已经敲响,美好的钟声伴随着美好的祝愿,创始人满天欢喜地挥动着高高举起的双手,在庆祝着一场属于小镇人民的胜利。

    从零走到一的这个过程看似平淡无奇,却又可谓步步维艰,经历过高峰,也经历过疫情带来的低谷,还经历过起死回生,更经历过无人问津,最终二十二年磨成一剑。若能够如期顺利上市,纸厂全体上下最开心的除了创始人之外,七百多号员工也会相继表现出异常兴奋的状态,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在纸厂的有力辅助之下,小镇的经济发展也大有起色,人民多了一份在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这就是希望,一切的一切,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