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这座农村小镇 » 第二十二篇:《新农村建设》

第二十二篇:《新农村建设》

    (1)

    看看小镇如今呈现出来的模样,政府整合多方资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特色产业依托农村电商直播发展得红红火火,人民安居乐业,四面八方美不胜收,特色景点一个又一个被推出,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回看记忆里十年前的小镇,农民各自靠着一亩三分地四季耕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勉强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农副产品没能打开畅销之路,产业发展没有规模化也没有特色,村庄人居环境乌烟瘴气,街道嘈杂而又不繁荣,那时根本就看不到这座小镇的未来,更没有谁会想到能在今天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央政府精准实施的乡村振兴一揽子政策,而小镇很幸运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批受益者。

    面对农村及农民及农业发展不均匀的突出问题,依靠为农民增收致富并打造美丽乡村的梦想,主推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休闲乡村,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知名特色品牌,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

    今年,省政府推动实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号召并上下一心对接扶持工作,还特意安排FS市驻镇帮扶工作队到各村挂点帮扶,镇政府也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进行谋篇布局,大力发展强镇兴村富农产业,时刻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履行对人民的承诺,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砥砺前行,与人民群众一起持之以恒地实干,以十年的时光,十年的风雨兼程,绘就一幅组织强,产业旺,乡村美,文化兴,农民富的人间天堂画卷,并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2)

    阳春三月,东震村一村一品之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即将迎来集中采收的季节。一个个小米椒缀满枝头,成片的辣椒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新一年的好盼头。

    在天堂镇党委及政府的引领下,东震村积极发挥组织引领及党员示范作用,探索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及“党员+公司+农户+基地”等崭新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多赢的局面。

    “这里以前是一片撂荒地,我们发动村民把这九十亩荒地集中连片流转给公司开发,实现了资源再利用。”FS市驻天堂镇帮扶工作队负责人眉欢眼笑地表示。

    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劳力等方式,最高峰时可解决近两百名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民务工每天收入最多可达两百元,项目年效益预估可达百万元,可带动当地年增收达六十万元,大幅增加当地“村集体收入+农民土地租金+农民务工薪金”三金收入。

    (3)

    以前的乡村,随地可见的是垃圾,也没有专人进行垃圾分类,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臭味;部分闲置房屋破旧不堪,废弃物品遍布各地;文体设施几乎为零,村民休闲时无处可去。

    如今沿着乡村小道一直往前走,洁净的村巷四通八达,花草点缀下的庭院生机盎然;文化楼前,不少老人小孩利用文体设施锻炼身体;阳光下,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徽闪耀、彩旗飘飘。这十年来的努力和汗水,都化为了眼前一派安宁祥和的宜居环境。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天堂镇持续发力,有序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全镇20户以上的自然村100%完成整治任务,并制定《天堂镇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选取朱所、区村、莲塘三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区域,在内洞区域建设天堂镇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成功探索出“一个方法简单易行,一套流程有序推进,一个机制有效保障”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天堂模式”。

    与此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天堂镇在生态文章上“挥毫泼墨”,将朱所村打造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见缝插绿建成“四小园”多个,建成龙岗村和锦芳塘村两个人工湿地,将原天堂公园升级改造为天堂生态湿地公园,新建城东公园与天堂公园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实现应绿尽绿。

    (4)

    令人称道的是,天堂镇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建成一个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四个,并开设“长者食堂”,常态化组织开展“一老一少一特”服务,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

    从十年前只培训农业技能人才,到十年后的今天多方面培训粤菜师傅、湾区月嫂、广东技工、“土专家”、“田秀才”等多种专项人才,天堂镇认清“人才”这第一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从育才、引才方面下足功夫,深入实施“三大”工程,为流动餐饮行业输送人才三千多人,培养湾区月嫂六百余人。

    为进一步夯实智力支撑,天堂镇不断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充分发挥人才驿站“外引内育”功能,建成人才驿站,顺利引进多名乡土专家、粤菜师傅专家、农业专家、技术专家和金融类专家,并成功发动一批青年企业家返乡创业,鼓励一批杰出乡贤造福桑梓,培优育强头雁队伍。

    十年前,蔬菜、稻米等农产品是天堂镇的标签和代名词;十年后,天堂镇聚力打造“米袋子”“菜篮子”“花园子”“果盘子”四大工程,特色农业产业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和主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农为本,农旅结合,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布局。2021年,天堂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从“农业大镇”努力迈向“农业强镇”。

    “米袋子”稻米产业是天堂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小镇全力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在天堂落地,成功打造“新兴紫米”“新兴丝苗米”等一系列特色品牌。其中,微丰香米、华星丝苗米成功认定为“粤字号”品牌。

    通过将稻米产业的发展统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天堂镇成功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以订单农业为发展模式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公司+基地+合作联盟+农户”的联农带农作用显著。近些年累计带动农户两千多户次,增收五百多万元,辐射农户五千多户次,年均户增收达两千多元。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在做大稻米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资源禀赋,持续做强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天绿、众泰等七十余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出元头岗、五西、龙坪、南顺等一批成规模、效益高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以及花卉产业基地。此外,天堂镇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建设镇级农产品检测站,确保菜篮子质量过关。

    万亩稻田波光潋滟,果蔬基地果香四溢。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天堂镇积极探索“农业+”的新路子,把“农”和“旅”相结合,通过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游、体验游等“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如今,镇内的文笔塔、宝宁塔、李耀汉故居、朱所名灶、天字码头、九统领广场、将军巷、天紫园等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旅景观成为了众多游客的旅游观光打卡点。

    除积极发展农业产业以外,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天堂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支持通力定造、天堂纸业、华科达等镇内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培养通力定造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黑彩卡纸制造企业,积极引导利和食品有限公司等申报“小升规”,打响百年老字号“品味香”品牌,实现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竖起支柱产业品牌。

    同时落实上级关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成功引进广东通力新飞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推动年产值超十亿元的特种薄页纸项目在天堂镇落地,并借助温氏奶牛养殖牧场在天堂区村落地的契机,进一步发展牧草种植、花海观光等“牛产业”,培育“牛经济”。

    (5)

    乡村建设,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十年间,天堂镇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夯实文化阵地,坚持民主法治建设,在各村及社区兴建村级文体广场、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健身康乐设施。

    “快点快点,粤剧表演要开始啦。”在青少年文化宫影剧院,一场粤剧表演正缓缓拉开帷幕,随着台上锣鼓一敲,戏腔流露,底下众人屏息静气、翘首以盼。

    传承孝悌文化,弘扬民俗文化。天堂镇充分挖掘“粤曲”及“天堂抢花炮”等本地特色文化,助推《天堂抢花炮》项目列入新兴县和YF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保留历史风貌,对骑楼街、朱所特色古村巷道修旧如旧,保留泽罗坊三面断墙、古水井等古村风貌,加强对将军巷、宝宁塔等人文历史景观的维护和管理,擦亮“天堂小镇”文旅名片。

    (6)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年如一日,天堂镇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民生跟着“民声”走,总有“幸福来敲门”。十年来,一项项深得民心的举措,打开一扇扇幸福之门,天堂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务实态度,千方百计把六万多名群众的事办好办实,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放眼小镇这片古老的农耕大地,十年后的今天,农业更加高效,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裕。站在新的起点上,踏上全新征程,天堂镇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心镇、农业大镇”的发展定位,把“三农”工作抓实抓细,全力书写新兴县样板“天堂篇章”。

    新农村建设这条道路没有尽头,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转角的希望还在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