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悠悠入道 » 第十章 清风传阴魂地府集 一

第十章 清风传阴魂地府集 一

    酆都大帝,执掌三界阴魂只听命于天帝。

    ……

    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黎本初完善了两个小术和一本书,一个是用功力即时催发的春雨术,另一个是采用玉碟上产生的纯粹灵气催发的植茂阵,还有一本关于地府之说的书籍。

    这本书介绍了人死后会去到一个名为地府的世界,那里有一个阎王会根据人一生过往判来世为何物,同时介绍了六道轮回说法,只可惜黎本初两世都没见过佛家,对于六道轮回只清楚名字,再具体就一无所知了。

    但没关系,这不妨碍他借用六道轮回的说法,依他理解人大多数会前往人道和畜牲道修罗道。

    人道就是正常转世成普通人,畜牲道转世成动物,修罗道转世成坏人受苦,饿鬼道和地狱道则是需要受罚后才能正常转世,还有最独特的天道,进入天道轮回的人会走上仙途有摆脱轮回的可能。

    黎本初知道这些介绍六道的说法是错的,六道轮回除了名字上叫六道轮回外跟六道轮回没有一点关系。

    但他的初衷是为了大家都有个方式向世人介绍鬼神之说。

    这一两个月除了完善这本书和两个小术黎本初只下山几次,说是完善实则是用穷举法演练,现在他已经可以靠春雨术给缩小到一臂之宽,所消耗的功力也所致下降。

    他有预感再坚持一段时间,可以进一步改进春雨术,或许道法就没有完善的说法。

    虽然已经掌握两个小术一两月的时间了,但他依然没有摸索到小术的极限,几乎每完善一点就会有一种可以改进的感觉出现。

    这就像在追赶一个不断奔跑的人,每当黎本初追上它的时候,在到达的那一刻它又移动了,欣慰的是黎本初借助玉碟知道那人不可能永远跑下去,道法是有尽头的。

    关于阵法的应用他也遇到了一些难题,阵法运行的灵气是从玉碟上吸取的,他肉身甚至没有灵气存在体内,日积月累的使用灵气冲刷经脉只让黎本初多了功力这种内力。

    无数次灵气游离在他周围时,他感觉用灵气施展春雨术会有惊喜,自从诞生功力以来黎本初就在时不时尝试孕存灵气。

    可灵气实在是太过暴躁,即便借助玉碟能强行束缚也无法让灵气静止不动,更何况他都不知道把灵气放哪好。

    这些问题只是困扰他无数问题的其中一个,现在他还要继续编写一本关于鬼神的书籍。

    与其说是书籍倒不如说说是册子更准确一些,这本‘书’只有十几页,当代主流的书都是用竹简来写的,无他,便宜,量足!

    除非是大城不然很难看到纸的身影,在大夏建国早期就出现纸了,不过由于质地粗糙写字、不够雅观、难以量产、制作繁杂等因素没能普及。

    而竹简除了不太方便携带外,真是比纸好太多了,材料在荒郊野外逛逛就能找到,随便一人就能制作,只要外观没有特定要求想造多快就多快。

    因此黎本初的这本书所需的纸全部是从观内拿取的,好在最近有一个大型科仪。

    有李氏世家这个冤大头给前李族长来了一场风光大葬,鹤观需要的,不需要的,都被李氏一一提供很多物资鹤观一时半会还用不完。

    李氏送完道观送庶民,在邕城,李氏大摆祭桌,城里现在每天都有李氏熬粥行善的趣事,黎本初下山时候路过邕城喝了一碗。

    那粥他都看不到多少米粒,也难怪李氏能摆上半个多月的善粥,听路人说李氏族长摆完七七四十九天后会有一天煮饭做菜。

    话应该是真的,李氏搞那么多花样又是请道士又是施粥的,不就是为了面子嘛,不过那天他注定没法亲眼验证了,因为他得跟黄源师傅一起去科仪。

    李氏世家的科仪都是师傅那一辈主导的,即使是作为黄源的徒弟黎本初听到的信息也很少,基本上都在嘱咐他近期小心行事不可得罪贵人。

    确实,鹤观那么多物资都在提醒他金主的重要性,即便是‘贵人’骂他,黎本初也能笑脸迎人。

    只不过近期的世俗让黎本初感觉自己不是避世修道的道士,而是滚滚浊世中的一员,或许当初那一批道士秉持庄老理念避世修道的先贤也想不到后人的窘境吧。

    先贤的遗吃光后不能世俗化的道观要么人才不济后续无人,要么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小小的道观默默无闻,像鹤观这种与本地世家有些交情观内又有名士(神医观主)的算是过得好的一批。

    那些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小道观一遇天灾人祸往往会黯然消逝,只有鹤观这种几十人的道观才能抗住风险,黎本初小时就曾听师兄师傅们交谈哪哪的道观人去楼空。

    大夏战乱未平时鹤观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经常吃不饱,即使这样鹤观偶尔施粥救难。

    如今虽然物资丰富大家都过得不错,但有一些师叔对此颇有微词了,这些熟读庄老书籍的师兄们已经开始抱怨李氏扰他们清修了。

    像黎本初这种小透明砸自然是说不上话的,在鹤观准备李氏丧葬时他还在忙活那本鬼神之书。

    除了阎王和六道轮回,这本书还规定葬品应为纸制品而不是实实在在的钱币,唯有纸制品才能传入地府让死人享用。

    为防止那些权贵跳脚,黎本初还贴心的加上尊者乘多字样,没办法要是不能与平民区分开来那些权贵很难接受这本书。

    “书名,阴魂地府!”

    黎本初看着手中这本小册喃喃自语说了一句。

    虽说书已成,但黎本初不急于传世,单单依靠他一人传遍整个大夏耗时又耗力。

    而且平时还要琢磨灵气和法术,把这本书传于世人他已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在黎本初遇到的绝大多数道人里都有一颗求道的心。

    这个道是极其唯心的东西,在各个人群中各有不同在符箓派里道法是天地的化身,而他们把天地的化身用各种方法具现到符上,内丹派更抽象,从轩辕帝求道广成子开始内丹派就开始以人为炉以精神为药打坐修炼。

    除了这些还有外丹派和月华派等等……归根结底在没有灵气的基础上这些派系都可以说是水中月镜中花,若以仙人之姿小露两手必然能让求道者言听计从。

    不过这计划有一个问题,只凭自己这两个小术想让人折服实在是太难了,想要做到黄老学派作品里描述中的仙人很难,很难,很难。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道法的事来日方长,黎本初定了一个小目标,先把周围村子祭祀习俗给慢慢改变,再牟图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