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浩浩人族 » 第二十五章 武京的恨与难

第二十五章 武京的恨与难

    “京叔,你不是人族的皇吗?怎么你住的地方一点都不神奇呢?”

    小济生一本正经的疑问打断了大人之间的沉默氛围。

    “哈哈,木木嫌我这里不神奇呀?那你说说,什么样的才算是神奇?”

    小济生一五一十地把今天的见闻说了出来,尤其称赞食五味里的云空。

    “云空是吗?这个简单。”

    武京听他说完,轻松一笑,随后微微抬起手,金黄色的王道之力瞬间涌至手掌中。再是萦绕着一抹金辉的手掌往虚空一按,自其手掌处那抹金辉荡漾开来,虚空随之轻起涟漪。

    一下子,众人所在的地方天地易变。

    众人连带着桌椅像是凭空挪移到了一片飘逸绵密的巨云上,身下还有千万重薄云层叠交错,头上有大日普照,巨云边缘有彩霞袭拥,云下是崇山峻岭峥嵘,再远处还能见到有巨鸟穿梭云间、展翅翱翔。

    大日的金光与彩霞在翻涌的云边交融,又被飘逸迅捷的云在空中带出一抹流动的华彩。隔着千万重薄云,崇山倒退,峻岭渐变,广阔河山尽入眼帘。

    食五味楼中的云空已经是给人飘逸似仙之感,但和现在眼前的一幕幕盛景相比,却又不算什么了。

    千思万绪涌上小济生心头,他绞尽脑汁地想要从看过的书里搜寻出能描述眼前景象的词句,却好像都不及万一。

    这是人间的主宰在巡视自己的疆域,而受其庇护的山川江河与天地万物竟相虔诚地欢迎。

    “哈哈,木木,我这小把戏没让你失望吧?”

    “好,好厉害!”

    小济生情不自禁地用上了最朴实的称赞。

    别说是小济生了,便是岑夫子和阡素薇也一同遥望着四方,享受着这片刻的安逸。

    经过这么一闹,气氛不再沉重。

    武曌拉着小济生去探索云的边缘,而沈珏则拉着阡素薇到一旁请教灵卉的培育之法。

    仍旧在桌前的只剩下了岑夫子和武京。

    两个人相对而坐,武京低着头认真地为岑夫子煮茶。

    岑夫子看着对面的武京,心中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

    虞朝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相反,那段岁月着实艰难。

    虞朝是始皇武王以武力横扫诸国后,又在外部异族的威胁下,凭借武王个人实力与魅力强行建立起来的。

    一开始,虞朝不仅要应对三大氏族的入侵,还要同时一步步拯救收服剩余人族王国。

    在这场被记为天地大争的大混战中,无论人族还是异族,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修士牺牲。

    幸亏三大氏族彼此之间也互有仇恨、互有争斗,虞朝才得有喘息的机会,才能一点点艰难地抵挡、成长。

    虽然虞朝军队和人族各宗门修士都死伤无数,但却让数量远超修士千万倍的普通凡俗之人得以保全。在层出不穷的英豪贤士们的齐力之下,普通百姓能够安养生息,虞朝也借此稳固住了国运。

    在逐渐高昂的国运之下,武王愈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人族的境遇也越来越好。

    直到开元2683年,三大氏族的当权者们意识到人族虞朝已经越来越壮大,甚至有些超乎他们预料了,这才默契地放下彼此间的仇恨,真正地合力围攻虞朝。

    这一下,即便是实力大涨的虞朝也难以招架,在真正的异族联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因为虞朝建立的过程太过仓促,且一直忙于征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安顺原属于不同王国度的修士们,导致内部并没有真正团结一致,只是在外部的威胁下勉强揉成的一股绳。

    最初在武王这位万古独一的绝世人皇带领下,人族屡战屡胜,击退了一次又一次入侵的异族军队。那时,虞朝内部没什么人敢有异心,大势之下只能一往无前。

    但随着人族的败绩越来越多,许多原本靠边境的宗门在异族兵锋下破宗灭门,也有不少原本靠近异族势力的王国的王公贵族们在异族兵锋下被碾成血泥,虞朝内部不复之前的安稳,而是剧烈动荡起来。

    在绝望之下,无数的人开始有了私心,同时蛊惑了大批的普通百姓。因此,虞朝国运也受到了影响,日渐衰颓。国运的衰颓又影响着前线作战的军队更加难以抵挡异族兵锋,每日都有无数修士被斩杀,每日都有无数宗门和世家大族被碾得粉碎。

    就这样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虞朝人族的形势突然变得岌岌可危。

    开元2971,有群臣谏言,请始皇武王招贤纳后,并为虞朝降诞下一位储君,以安天下民心,重聚虞朝国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武王为了国运而招贤纳后。

    纳后之策果然有效,在那之后虞朝国运重新凝实起来,前线交锋的结果也变成了互有胜负、相持不下。

    又三年后,虞后降诞下一子,虞朝国运大涨,武王更是凭此踏出登仙半步,人族所向无敌!

    开元2974年,武王亲自率军荡魔,欲要一战而定虞朝西境。

    次年正月十五晚,人魔大战前夕。

    虞后正在花园里包着元宵,小武京则是在花园里扑香。

    虞后时不时会抬起头看向小武京,而小武京有些时候也像是冥冥中有感一样,会暂停自己活泼的动作,回头来看看自己母亲。偶尔这样对视上一眼,虞后会宠溺一笑,而小武京会咯咯地乐得更开怀,母子两人恰意又幸福。

    就在这时,皎月流淌而下的月华里突然跃出上百魔影,杀气凛然地朝着母子二人袭来!

    当时负责保护虞后和太子武京的是武月卫的正副十三位卫主,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她们没有一人有一丝犹豫,纷纷用上了搏命的秘术,只为抢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时间能率先挡在虞后和太子武京面前。

    但可惜的是,敌人太多、太强,而虞后和小武京又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十三人清楚,哪怕自己施尽浑身解数也难以将敌人全部拦下。无奈之下,武月卫正卫主带着十二位副卫主全部来到了武京身前,护卫着他且战且退。

    最终,武月卫十三位卫主战死十二位,仅余一位副卫主也是重伤;虞后为免被敌所俘,以自爆秘术与十数个魔影同归于尽,尸骨无存;只有小武京,在武月卫众卫主的拼死保护下,安然无恙。

    ...

    阡素薇小声地给沈珏讲了这段皇室秘闻,并示意不准说是她讲的!

    另一边,武京给岑夫子斟好了茶,然后缓缓抬起头,神色复杂地望着天边虚无处。

    “父亲的心里从来没有娘亲,甚至要不是我的身份是虞朝的太子,仅凭儿子的身份,也不足以让我在他心里有位置,因为他心里装的是整个人族天下。”

    武京苦涩地喝了一口茶。

    “但娘亲是深深地崇拜着他,也爱慕着他。娘亲时常在我耳边念叨着父亲的丰功伟绩,并叮咛我要以他为榜样好好长大。她爱着父亲,爱着我,爱着这个家,也爱着天下万民。她宁愿飞灰湮灭也不要拖累父亲,也不想因为她而影响了国运。”

    武京说着说着有些哽咽起来。

    “我从未怪过父亲,他是人族的皇,他做的一切就该以国运为重,但我真的好想娘亲。老师,每逢元宵我都会想起娘亲,想起她在月下揉着面团做元宵的样子。”

    岑夫子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认真地聆听着。岑夫子知道武京这些心事压抑了太久,岑夫子也知道不需要安慰武京,他已经追上了他父亲的脚步,如今成了人族的皇。

    武京沉默了片刻,忍住了心中的悲意和怀念,但紧接着便是滔天的恨意和杀意。

    “老师,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魔氏族的刺客们全军覆没于来救的武阳军手中,但其实有一魔逃走了。”

    岑夫子的养气功夫也不免破了功,惊诧急切地问到,“有一魔逃走了?你确定吗?你当时怎么不说?”

    武京眼带恨意,“我亲眼所见,他融入了一道月华之中遁逃了。我谁都没说,因为我想亲自为母亲报仇!”

    武京想到了某个魔影,顿时目眦欲裂。

    “那一天后,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修行,哪怕是为此违逆父亲,拒绝学习如何治天下。但后来我发现我的天赋远远比不上父亲,单凭修为,我可能终身报仇无望。于是我才发愤图强地学习,刻苦钻研君主之道,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登临大位时能举国之力伐魔!”

    武京捏紧了拳头,想砸下去,却又牢牢地克制住了。

    “我如今真的登临大位了,我无数次想要不顾一切地挥兵伐魔。但最终我却发现,我不能。这个位置肩负的太多了,太重了。”

    一边是至亲至孝,一边是天下苍生,都太重了,压的武京这个青涩的人皇举步维艰。

    “老师,今天您能听我说这些,就已经很好了。小的时候,母亲刚刚陨落,父亲就将我安置在了凌云殿,他想的只有把我培养成好的继承者。是您和师娘开解我,照顾我,才让我没有被心中的仇恨吞噬。师娘还替我把殿名改了,希望我能走出过去,能好好地成长。”

    岑夫子既欣慰又心疼地看着重新展露出温和笑意的武京。

    “痴儿,我们这一辈还没陨落,那用得着你来背负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