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笑傲仙途 » 第一章 李白衣

第一章 李白衣

    是夜,一间火光摇曳的山神庙内,入目处墙体斑驳破旧,到处堆积着散乱杂物,并且附着厚厚一层灰尘,及大大小小的蛛丝网,就连此间那三头六臂的威严山神像,也已无人打扫供奉,看起来荒废有些年头了。

    火光源头处,一个少年身影与身前火堆为伴,他安然盘坐于蒲团之上,蒲团底下垫着一块不知从哪儿拆下来的门板,很是干净,如此便可使他不染此间尘埃。

    火堆显然也是他点燃,不时从中传出干柴烧断的‘啪’‘啪’声响。

    明晃晃的火光照亮了少年的脸庞。

    初看是较为平平无奇那种,但胜在年轻,一双漆黑眸子显得坚毅明亮,双眉如两柄出窍的刀剑,冷峻而坚韧,才觉得眉眼之间透露着英气,有些耐看。

    再瞧他穿了一身干净如新的青衣,合身的青衣将他身影衬托得修长高挺,如墨的结发垂至他后背琵琶骨的位置,腰上挂着一只普普通通的布袋,另一边腰间则是别了一只二十寸左右的玉色长箫,以及盘膝上横放他的青鞘佩剑,除此之外,明面再无其它细软,显得干练整洁,又添几分风雅气度。

    少年名为李白衣,乃唐国三大修仙门派之一的长青门门人,为翠竹峰弟子,师承于筑基期大修士宋良玉。

    他身上服饰配剑,正是长青门制式。

    唯独腰间的玉色长箫例外。

    这支玉箫是进长青门之前,由父亲交至他手,是他素未谋面的生母所留,嘱咐他贴身保管,已伴了十年。

    只因玉箫独特,无法在储物袋中存放!

    也在一次偶然受伤之中,让李白衣发现了玉箫与他有着奇异的联系,更有治愈伤势的奇异伟力,觉得如获至宝。

    虽是曾验证父亲所说,但凡收玉箫进入的储物袋都无故崩溃,损失了一只储物袋,有些猜忌过,但随着一次次受伤,玉箫为他治愈伤势,这份猜忌终被压下,将玉箫视为他在修仙界安身立命的倚仗。

    此后,玉色长箫成了李白衣身上的标志性物品,从不离身,闲时他便把玩箫音,添作消遣,认识的人说起他时,总会如此描述他:李白衣他很会吹箫。

    除了仙门弟子的身份,李白衣的另一重身份是散云城里修仙家族李家的子弟。

    李家以修炼仙道,血脉传家,不过立族时间不长,族人稀少,并非那些飘然世外的强大修仙家族。

    自从开辟李家的筑基修士,李白衣名义上的祖父李玄坐化后,如今族中已经落魄,只剩下几位练气后期的二代族人撑着,只能依附在唐国千年修仙世家‘云家’羽翼下的散云城中。

    至于李白衣本人,方是十七出头一些的年纪,已是一名练气期六层修为的修仙者!

    本该遂凌云志的年纪,此时他却看起来有心事,仰头定定望着上方有个很大破口的瓦房屋顶。

    破口轻微塌陷,像是某种体积庞大的飞禽生生砸出来的。

    通过此处,能看到外界夜空的一轮明月,连乌云都无法遮掩其光辉,洁白无瑕,也圆满无缺。

    月辉与火光交织之中,明显看到李白衣悠悠呼了一口长气。

    却是他在内心深处暗叹:“来到这方天地已十七年余,也不知道爸妈在地球过得好吗?今年还做月饼吃吗?还有亲朋好友们……”

    “也许……”

    “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偶尔之间,久远的念想还是会浮现在李白衣脑海之中,并挥之不散。

    而这一切,都要从他深藏心底的身世来历说起!

    严格上来说,应该说他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而是来自于一颗名为地球的蔚蓝星球,本是地球上的一名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过着朴实无华且枯燥的生活。

    这样波澜不惊的生活,直至一次法定长假,游玩西安兵马俑时而终结。

    兵马俑观光区的那一场变故,天昏地暗,地动山摇,恐怖如斯!

    像水银一样的物体铺天盖地,汹涌而至,将所有人与物都淹没。

    他也被冲击到晕头转向,口鼻中呛入那些水银,呼吸困难,随之而来的,还有体表每一个毛孔传来针扎刺痛,还有灵魂撕裂般的剧痛,似乎无数只无形的手从四面八方拉扯他的灵魂一样,直至痛到失去意识。

    等到意识恢复,才在睁不开眼的黑暗中,敏锐通过肢体感应,以及身边说话声音听来生涩难懂,察觉到自己体型发生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重生了,也就是如今的李白衣刚出生的时候。

    从努力睁开眼看这个类似于古代封建的世界,又被这一世的父亲悉心照料成长,成长过程中,发现此界语言虽是生涩难懂,却与汉语有不少共通的地方,文字则与兵马俑观光区展示的文字十分相似,类似于秦小篆和隶书。

    他接受沿用的李白衣这个新名字,据说是得名于素未谋面的母亲名字,尽管中性了些,不过好歹沾了沾诗仙李白的诗书气,算是从名字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随着日常见闻,以及学习语言文字,查阅书籍,渐渐了解到,自己重生到了一个与华夏古代文明高度重叠的奇异世界,名为东胜神洲的地方。

    东胜神洲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疆域以数百万里计,因为天险地貌,拢共分为十三州,分别是青州、燕州、冀州、渚洲、秦州、巴州、楚州、雎洲、河州、崖州、北海州、南宫州、天南州,十三州以内,盘踞着无数个大大小小国度,位于青州的唐国也只能算是其中一个不太起眼的存在。

    李白衣还在一本无名书籍上看到过一则信息,称东胜神洲外,还有新的大陆,与东胜神洲并列,统称为九洲,却只是残缺的信息,只记载了东胜神洲、青龙偃洲、南部瞻洲这三个洲名信息,其余则是不详。

    虽心驰神往,但李白衣无从考证这则记载的真实性,因为他至今未从唐国走出去过。

    彻底颠覆了李白衣以往世界观以及认知的,是这个世界之中竟有修仙者与凡人的云泥区别!

    凡人者,平平无奇,于朗朗乾坤中踱步,终日为生计奔波,或为利益驱使,难逃生老病死。

    修仙者却是以修炼成仙为至高目标的不平凡者,古称修士,他们勤修功法,提升体质,可因此百病不侵,寿元少则百年,多则千年不止,更能举手投足间,掌握天地之力为己用,使出玄之又玄的神奇手段,如同真正的仙神之列,凌驾于芸芸众生之上,引领着这个世界的运转。

    这是一个修仙之事鼎盛的奇异世界!

    此界玄奇之中,又同样流传着许多华夏文明中耳熟能详的传说与事物。

    如三皇五帝,仓颉造字,伏羲女娲,三清道祖,文圣孔子,夏商周秦。

    还有诸子百家、阴阳五行,八卦易经,诗经、道德经、山海经……

    这些惊人相似,又不尽相同的璀璨人文交叠,都从历史长河中的秦朝之后戛然而止。

    此界也有一个秦朝,在上古之前,乃东胜神洲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国度,是以先秦修士组成的修仙王朝,古称大秦仙朝。

    随着大秦仙朝这个庞然大物突然分崩离析,也成了最后绝唱,至此之后几万年,再未有仙朝势力一统东胜神洲,反而是修仙宗门和修仙家族相继崛起,分为大大小小的势力盘踞神洲。

    除这些能查证的信息,再无更多记载,包括先秦之前的记录,亦是十分稀少。

    至于那个上古时代,具体发生了什么,尽管李白衣十分上心,却未能再查到分毫相关的信息。

    冥冥之中,李白衣却觉得与自己从兵马俑发生意外,重生来了此界的事有关联。

    而李白衣,也是幼时在生长所在的李家检测出了灵根!

    这灵根,便是成为修仙者的必须条件!

    灵根,又称先天之精,乃修仙者扎根在天地土壤的根茎,是修炼之根基,亦是区分凡人与修仙者之分界线,并非人人皆有之,需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先天精华,胎时先天淬体,成于血肉之中。

    依靠灵根感应天地灵气,并汲取炼化,稀释为温和可控的修仙者法力,如此方能被修仙者掌控,助修仙者提升。

    灵根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为先天五行,是天地间至真至纯的五种基础本源。五行之外,又有先天五行相生变化而来的风、雷、寒等变异属性存在,灵根亦是同理。

    只有单一种属性的灵根,称之为天灵根。

    天灵根因为灵根纯净,对天地之中的单一本源灵气能轻松产生共鸣,呼吸吐纳的速度极快,修炼一途如有神助,也更容易参悟本源属性的奥义,称心应手地运用本源手段,同阶实力最为强横。

    放眼修仙界,天灵根可谓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十分稀缺。

    天灵根之下,则是两种灵根属性的地灵根,悟性手段差一些,但同是修仙者天才之列,修炼一途亦是顺风顺水,十分强横。

    三种属性灵根,为真灵根,修炼速度不弱,也有较大的可塑性。

    除以上三者外,还有四种属性并存的多灵根,以及五种属性并存的全灵根。

    四属性多灵根是大多数行走修仙界的低阶修仙者,无有机缘的情况下,几乎成就有限。

    至于全灵根,亦是常见的低级灵根,五行属性混杂,样样通,又不精通,修炼速度较慢,想要跨越大境界艰难险阻。又因五行属性相生相克,属性越多的灵根,突破境界时,会受到灵根相互干扰影响的情况,导致破境失败,且越往后面境界修炼,越是如此。

    五行之中的正常灵根之外,还有五行相生,演变了异属性的杂灵根,无论是掺杂了几种异属性,都统一称之杂灵根,越多越杂,越杂越弱,修仙路最为缥缈无望,故而也称废灵根。

    可惜李白衣虽有重生的离奇经历,但他的灵根并不出众,仅仅是全灵根。

    也所幸灵根定型之际,未再演变出异属性,否则还要更糟。

    李白衣还听这一世的父亲李修道说,修仙界有元婴期之上的大修士尝试兼修自身五行,领会了克生共济,成就了大神通,五行灵根反而属于后面的修士大境界优势!

    可纵观东胜神洲,全灵根者,几乎很难听闻有修炼至元婴期之上者。

    怀着懵懂,以及不甘平庸的憧憬,李白衣终是七岁时,凭着异于常人的学习天赋,比家族同龄之人更早完成了识文断字的蒙学,义无反顾踏上了修炼道路。

    并在李家启蒙修炼的一年后,父亲托了曾经同脉师承的师兄宋良玉关系,让他拜了后者这位筑基期大修士为师,进了唐国三大修仙门派之一的长青门修炼,成为翠竹峰的一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