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笑傲仙途 » 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

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

    “小侄拜见赵伯父。”

    李白衣先向赵廷之恭敬行了一礼,方笑着回道:“散云城里皆知,赵伯父海量,小侄哪有胆量与赵伯父比试酒量,岂不是班门弄斧?若不嫌弃小侄不胜酒力,唯奉陪赵伯父到底即是了。”

    说起来,李白衣之所以对灵酒情有独钟,还是起因于幼时,这位赵伯父成心要捉弄他,竟然拿香气扑鼻的灵酒,说成是修仙者都爱而不得的琼浆玉液,分与他喝,才浅浅尝了一口。

    就这一口,让还是小小人儿的李白衣醉倒了!

    那一次吃醉,便记住了灵酒的滋味。

    当然,此间他们说的是凡酒,灵酒哪有那般无限供应,贪嘴吃多了灵酒,便是筑基期修士都有吃醉之后,爆体而亡的危险。

    “哈哈哈,就喜欢大侄儿这股子轻描淡写的豪气。”赵廷之抚掌大笑。

    “知道你能喝,不用为难犬子,老夫尚能与你大战八百回合。”

    李修道眉头一挑,很是不服输地看着至交老友。

    “去去去。”

    赵廷之很是嫌弃地朝他挥手,才声情并茂地看着李白衣道:“老夫才不与有恙之人大战八百回合,老夫要与大侄儿喝上八百回合,加深翁婿之间的情分,是吧大侄儿?”

    李白衣笑笑不答。

    该说不说,这位赵伯父确实太看得起自己了,无论是灵根,还是酒量,甚至人品,都是丝毫不曾怀疑过自己。

    赵廷之却是大步走到他面前,目光炯炯,对比身高过后,有些感叹道:“大侄儿真是长高不少,成大人了,来,让赵伯父看看,这些年修为长进了多少?”

    李白衣自然是乖乖伸出手臂,主动撸起袖子,让他检查。

    赵廷之如蒲扇的大手,随后一把抓住了他手腕。

    他就如同凡间那些个郎中,望闻问切把脉一样,闭目感受着李白衣体内的法力气息。

    过了一小会,已是探知到李白衣气息之旺盛的赵廷之,才终于睁开了眼,一脸笑容更盛道:“好小子,倒是未丢了你父亲的脸面,虽然比起赵伯父与你父亲年轻时要差上一些,不过这个火候,能以区区全灵根有如此深厚气息,算不错了,照此趋势再接再厉,将来即使筑基一境,亦能有缘往之,不枉赵伯父从小就看中你聪明伶俐。”

    李白衣傲然笑道:“承赵伯父吉言,小侄往后正有此意,不破筑基期,誓不罢休!”

    “其志可嘉,老夫就等着睁大眼睛瞧好了,看你何时筑基为止。”

    赵廷之一个高兴,没忍住在他肩膀重重拍了一下。

    这一下没轻没重的,简直跟铁手重重打在肩上一样沉重,让突然吃痛的李白衣咧嘴龇牙。

    见他窘迫,又是惹得赵廷之哈哈大笑起来。

    李白衣轻轻揉了揉肩膀,心底也是羡慕这份气力。

    这还是不经意间透露的肉身气力,就已经如此恐怖如斯。

    真要化作攻击打在身上,那还得了?

    对练气期,简直是摧枯拉朽……

    但李白衣坚信,日后自己也会有这般强大的一天,一定!

    “修道,大侄儿,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随吾进府,去迎客厅畅谈,喝酒吃肉去。”

    赵廷之生性豪迈,一向不太在意繁琐的长幼尊卑,就这样直接手臂搭在李白衣的肩膀上,揽着他向前走,往着比李府还要气派许多的赵家府邸正门走去。

    李修道见了不由轻咳提醒,见他不为所动,便出声提醒道:“好歹是筑基强者了,注意一下举止,与后辈勾勾搭搭,成何体统?让人见了,还以为我李家的人不识礼数。”

    赵廷之却是爽朗哈哈大笑:“注意何等体统?何人敢不长眼多嘴说我赵廷之的不是,活剐了他!”

    本来就有些大的嗓门,此时炸响在李白衣近在身边的耳里,只觉这一瞬间耳膜都快破了,脑瓜子嗡嗡的。

    心里不禁腹诽。

    还好您老女儿不似这般豪迈,不然这谁受得了啊……

    ……

    “大侄儿,你父亲都与你说明情况了吧?”

    “也是巧了,姚家的人,也就比你们早一步到的赵府,如今内人正在迎客厅招待他们,不过你不用怕姚家的人,赵伯父给你撑持,始终都只认你与白露是天生一对,咱们先过去去会会他们,今日就是老祖出来阻止,白露将来都只能做你的道侣!”

    看着搂着自己,与他并行的这位赵伯父口水沫子横飞,一直往他脸上喷,一派豪气干云,声情并茂的神色,要力挺他到底的意思。李白衣也不好挣脱他兴头上的环搂,只能连着称是陪笑,在心里苦笑。

    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赵伯父对自己的热心肠。

    有点热情过头了。

    如果知道,自己并不太想与他的女儿赵白露结为道侣,那脸色一定是很精彩吧……

    这就显得,好像确实是他李白衣有点太不识好歹了一样……

    果然,穿过照壁,李白衣就远远见到正对大门的赵家迎客厅之内,几人正在叙旧,谈笑风生,阵阵愉快的笑声传出很远都能听到。

    由于天色慢慢黑了下来,赵家的灯火已经点燃,此时看得里头杯光盏影,你来我往的,好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李白衣观之,倒是少了赵白露的身影。

    里头除去一些赵家的侍女,坐在宾主席上的只有四人。

    主座一侧,盘腿坐着赵白露的母亲,李白衣只知道她叫潘氏,不知真名。

    潘氏此时端着酒樽,笑得花枝招展,显然开心极了。

    她看起来,就像是二八妇人,风华未老,风韵十足,完全看不出已经是快要四十的人儿。

    外表唯一的不足处,就是嘴唇稍薄一些,使她人看起来,稍微有些刻薄厉害的感觉。

    当然,也不完全只是感觉……

    看到李白衣三人从照壁后走出来的身影,潘氏的笑容停滞,脸色一瞬间冷了下来,面若寒霜,并放下酒樽,端庄坐起。

    而堂下,面东而坐的左手贵客席中,从第一位到第三位,分别坐了三位姚家的人。

    从上到下,分别是姚家的筑基期修士,姚元皓。

    以及与李白衣父子有着一些恩怨的,姚家的姚长林、姚子顺,这两父子。

    冤家路窄,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