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途侠路 » 第十二章 谪仙心寒 剑出长安

第十二章 谪仙心寒 剑出长安

    长安城客栈内。

    李太白正在闭目调理,呼吸间隐隐有白龙攒动,气息起伏不定,宇文成都的实力太过恐怖,短短交手数招,劲气入体,就将李太白打的受了不轻的伤。

    这也是二品境界和一品境界的绝对差距,世间武道分九品,九品初步掌握真气,不过是力气大过寻常之人罢了,但九品也是从零到一的质变,所以九品境也被称之为武道上的第一门槛,而后就是七品境界,真气周游全身,生生不息,源源不尽,达到此境界这,也就算是一方高手了,足以在一小地方开设武馆,而后就是四品境,真气外放,杀人无形,飞剑杀人,可称之为宗师,这一境界也玄之又玄,开宗立派足以,而后就是二品境,悟出自身之道,初步可与天地沟通,为人道巅峰,至臻化境,最后一道门槛就是一品境了,达到一品境可以借助天地之威势,达到人力所不能极的地步,也就是百姓称之为的仙人境。

    而李太白二品修为在宇文成都一品的修为面前,一对一搏杀,几招之间宇文成都便可以击杀李太白,但无论你是几品高手,人力犹有尽时,二品和一品差距就犹如鸿沟一般,但就算是一品高手在军阵面前还是显得微不足道,一千人不够,二千人,二千人不够,三千人,就算是磨是耗也能杀死一品高手,而且军中往往也有高手坐镇,专门负责配合甲士击杀高手,所以就算是一品高手在军队面前也是不够看的,这世间最大的道理,不过是为兵尔罢了。

    也就在李太白专心调理伤势的时候,一柄匕首几乎是瞬间穿透木制门板木屑纷飞,直射李太白面门而去,而李太白真气外放,以气成罡,匕首悬停于距离李太白眉心处三寸的位置不得寸进。

    “砰!”

    紧接着就听砰的一声,房门碎裂,借着四溅的门板掩护,一道黑衣人影手握长剑已向李太白杀去。

    李太白双指夹住剑尖,任由那名黑衣人如何用力,那柄长剑就被李太白夹在指尖纹丝不动,李太白单手一甩,那名刺客被长剑带动着翻滚,重重的摔在一旁的墙面之上。

    李太白起身没有看一眼那名刺客,单手一招,就见挂在墙壁上的宝剑发出一声翁鸣,杀机四起,长剑犹如灵蛇一般在空中飞舞,长剑穿透那名刺客,剑刃染血,宝剑归鞘。

    李太白知道自己的狂傲在长安城中得罪了许多人,上至官场大员,下到市井无赖,但李太白却看不起他们用这么卑劣上不了台面的手腕。

    而此时的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传李太白大闹玉贵人宴会,联合刺客意图行刺张尚书未遂,参奏李太白的折子如同雪片一般堆满了李煜的御书房。

    李太白在这长安如同泥沼一般的官场,是那么让人窒息、和无力,高力士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上次一般。

    “李大人,陛下命您进宫面圣。”

    这一次,李太白没有第一时间理会高力士,单手一招宝剑飞到手中,将宝剑挂在腰间,李太白走到铜镜前,随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白衣飘飘,潇洒依旧,这一刻,李太白看见镜中的自己,不由得想起了那一日。

    那一日,在道士吴筠的推荐下,李太白收到朝廷的诏命,奉诏入长安,这也让抑郁多年的李太白心中大为畅快,那一日李太白何等的意气风发,出门时,李太白高声颂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两年的时间,李太白这次再次被诏入皇宫,而李太白自己也清楚的明白这次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入宫面圣了。

    李太白走下客栈,上了高力士同来的那辆马车,也就是在上马车的一瞬间,李太白瞥见了不远处茶楼下,正在喝着清茶的黑脸胖书生,那书生面如锅底,额头上有着一个月牙的印记,端坐在哪里轻轻举起一杯清茶向自己的方向示意。

    李太白不认识那书生,那书生坐在那里那股浩然正气还是让李太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能蕴养出如此浩然之气,必然是当世大儒。

    李太白坐着马车缓缓向着皇宫驶去,一路上李太白沉默不语,而一旁的高力士也是没有多说一句话,马车进入宫门,高力士本要起身去搀扶李太白,但李太白丝毫不去理会高力士悬浮在半空的手,纵身越下了马车。

    李太白远远的就看见一个身穿灰色道袍的青年道人对着李太白挥了挥手,李太白走进,就听见那道人轻声叹息道:

    “可能是我的错吧!本是天上谪仙人,不应陷于人世间!”

    此时,李太白站在风口浪尖,没有任何人愿意现在接触李太白,毕竟李太白得罪的人太多了,又是新法的主要推动人之一,牵连太广了,谁都不想惹祸上身,李太白过去一拳砸在了那名道士的胸口,笑道:

    “哈哈哈!入京一遭,也算是看尽了长安风华,尽兴!且尽兴!”

    道士笑而不语,此道士正是李太白的至交好友吴筠,吴筠能得李煜器重,自然是有一定的实力,吴筠乃是三品练气士,及其擅长观气,吴筠笑着说道:

    “太白兄,此次离开长安武道境界必将一日千里,贫道在此先提前恭喜太白兄了。”

    “李大人,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高力士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李太白哈哈大笑,对着吴筠挥了挥手,大步向着皇宫深处走去。

    皇宫御书房中。

    李太白还没有进去就听见里面传来了李煜的声音。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李煜所颂的正是当年李太白入长安之时所作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煜向来欣赏李太白的文采与洒脱。

    李太白腰配宝剑,一步一步的向着御书房的台阶上走去,御书房门前宇文成都扫了一眼李太白腰间的配剑一眼没有说话,李太白刚刚迈入御书房的大门,就看见李煜连忙起身笑着说道:

    “太白,快,快坐过来与孤痛饮几杯。”

    李太白见到李煜如同见到寻常的朋友一般,大步走到御书房的作案旁,直接坐在了李煜旁边,拿起身前的酒壶,直接痛饮了起来,喝完一口酒后,大声的说了一句:

    “痛快!可惜以后就喝不上这么好的酒了。”

    李煜笑着说道:

    “太白,就不用这么讽刺寡人了,以后太白你若想喝酒,不远万里我也派人将酒送到你的面前。”

    李太白袖袍一挥做事就要行礼笑着说道:

    “那臣就先再次谢过陛下了,哈哈哈!”

    说完,李太白竟然自顾自的笑了起来,李煜笑着答道:

    “这天下,马上就要不太平了,让你这天上谪仙人出去多走一走,多写几首诗,沧海桑田,百年之后,大盛若真是亡了,也好让后人能够记住这大盛王朝的雄伟壮丽,这锦绣山河。”

    李太白刚要说什么,但却被李煜挥手打断了,李煜笑着继续说道:

    “今日你我二人不谈国事,你我二人今日只饮酒,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