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途侠路 » 第十六章 开一品境 圣僧玄奘

第十六章 开一品境 圣僧玄奘

    “废话真多。”

    李太白淡淡的丢出一句话,话音刚落,李太白就已经消失在了原地,下一刻,李太白就已经到了那到了那名赤裸大汉的面前,李太白手中长剑借着月光反射出一缕寒芒,寒芒一闪而逝,大汉只是感觉脖颈处有一丝凉意传来。

    赤裸大汉身形略微后移,甚至没有用武器去格挡,直接将自己的左臂迎上了长剑,长剑在哪大汉的的左臂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白痕,大汉右手直接抡起鎏金锤就向李太白的脑袋砸了过去,李太白身体以一个及其诡异的姿势,一脚踢在了那鎏金锤上,借力向后退去。

    劲风划过,若不是李太白将头低的快,可能这一剑就足矣将李太白的头颅斩下,几缕秀发再次随风飞落下。

    “躲得很快吗?”

    那名二品剑客略带讥讽的嘲笑到,李太白一手撑地,手中长剑回旋,也不看向身后,直接刺去。

    “嗖嗖嗖!”

    几枚暗器飞射而来,二品强者以内劲激射的暗器速度奇快无比,有摧山断石之力,仅仅是一瞬间,数枚暗器距离李太白就已经只有寸续距离,李太白真气成罡,恐怖的真气将四周的劲草进数折断,但罡风也只能减缓那暗器片刻,李太白身体向右躬成虾米,堪堪躲过那几枚暗器,暗器射进地面,只留下数道深不见底的细小裂痕,紧接着就听一声清脆的剑响,李太白后刺的一剑被那名二品剑客挡开,飞身一脚踢在李太白的胸口,李太白被这一脚踹的向后倒飞而去。

    半空中,李太白无法借力,那几名四品刺客已经欺身到了李太白身旁,寒光划破黑夜,封锁了李太白所有退路,短匕直刺李太白身上各处要害。

    千钧一发之间,一缕白色的光幕竟然撕裂了漆黑的天际,九天之上一座气势恢宏的巨大仙门浮现,神雷轰鸣,照亮四野,在场众人无不震惊,这是天道有感,开一品境,李太白的天资果然旷古烁今,竟然在如此危险的时候,竟然心有所感,要突破一品境。

    虽然只是勉强开一品境,但是李太白已经可以调动一丝天地之力,众人隐隐听见一篇篇绝美潇洒的诗句回响在耳畔,天际隐约有天仙起舞,仙人舞剑,鼓乐钟鸣不绝于耳,剑气肆意,一行行由剑气攥写的诗句好似铭刻在天地之间一样缓缓游动。

    而距离李太白最近的几名三品杀手,被那剑气组成的诗句穿过身体,剑气透过身体最开始是皮肤慢慢脱落,露出了可怖的血肉,而后血肉化成飞灰,最后就只剩下一具骨架,随后骨架散落一地,随风消散,天地之威,恐怖至此。

    而此时,前来围杀李太白的二品高手都已经撤到了安全距离,那二品僧人一直没有出手,而此时,想起临来时,主持对自己意味深长的眼神,以及对自己说的那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二品僧人已经知晓,今日若是不阻止李太白晋升一品,恐怕这场围杀就真成了笑话,复兴佛教的目地也终将是镜花水月,水中泡影,二品僧人双掌缓缓合实,低声颂道:

    “阿弥陀佛!”

    回想起往事种种,数十年前,佛教昌盛,大盛子民人人信佛,处处寺庙,僧人的地位及其高贵,那时候,二品僧人还是一个小沙弥,僧人那时就想若是天下真有极乐世界,那么一定是大盛了,彼时的大盛真可以说是西天极乐净土,一方佛国了。

    当时,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被称为佛陀转世的圣僧唐玄奘了,唐玄奘聪慧过人,年少便阅尽佛经,佛法大成,隐约中已经成了那一代佛教领袖。

    但唐玄奘有感,大盛的佛经有许多地方,可能因为当年传入东土之时,略有偏差,而后唐玄奘立誓,宁向西行一步死,不往东归半步生,随着唐玄奘立誓,长安城的上空,隐约间有一尊尊金色佛陀双掌合实,菩萨低眉,功德气运,化作一朵朵金色莲花洒落世间,而后唐玄奘出长安以大毅力,过沙漠、穿冰川,踏草地,这一走就是十万八千里。

    一路上唐玄奘看透世间生死,参悟佛法自然,身处凡尘,心却无垢。

    十数年后,玄奘西行取经归来,更是将佛教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玄奘入长安,李煜引文武百官、兵甲数万出长安三里相迎,李煜亲自为其牵马,沿途群臣、百姓跪首伏拜,这是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礼遇。

    而后,唐玄奘在长安城宣讲大成佛法,一时之间,大盛、大奉、大乾、大武、大庆、大明、大元所有的有名望的高僧尽皆会聚于长安城中。

    还是小沙弥的我有幸目睹了玄奘宣讲大乘佛法,清晰的记得那一日,天空祥云万里,隐约间天际之上有仙乐奏鸣、天仙飞舞,玄奘讲佛,口吐莲花,一言一佛国,一语一世界,这一讲,就是七日。

    七日之后,玄奘讲完佛法,外场会聚的所有有名望的高僧尽皆拜服,心悦诚服的齐声颂道:

    “恭喜玄奘大师立地成佛。”

    这一声道贺没有过一次彩排,但是却异常整齐,声震长安,随着这一声道贺,就看见玄奘周身金光大盛,隐约间有一座万丈金佛出现在了长安城的上空,大佛宝相庄严,善者见之,金佛慈善祥和,恶者见之,金佛金刚怒目,长安城的百姓皆是奉为神迹,就连带这大盛国运都上涨许多。

    这不是玄幻,而是所有的佛教分支,尽皆心悦臣服的尊玄奘为主,随着那一句道贺,整个佛教的气运尽皆会聚于唐玄奘一人之身,才造成了这种景象。

    “阿弥陀佛!尘缘未了,何以成佛。”

    就看见唐玄奘双掌撑开低声喃喃到,就看见唐玄奘嘴角溢出丝丝鲜血,那金色大佛也在此时散成了缕缕金光归于天地,反哺佛教,回归天下百姓,气运流入七国,大盛更是独占四成。

    本已是处变不惊的得道高僧也不由得发出阵阵惊呼,唐玄奘竟然散掉了自己的一品境佛教修为,将气运归还天地,放弃了这立地飞升,转念成佛的机会,前一秒还是佛教共尊,后一秒却是散尽修为归于平凡。

    唐玄奘缓缓的开口说道:

    “从此以后,世间再无唐玄奘,只有江流儿。”

    唐玄奘缓缓的走下高台,一步一步的穿过一众高僧,没有人去阻拦唐玄奘,因为唐玄奘此时有一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气势。

    当唐玄奘穿过一众高僧之后,却不曾想到一个小沙弥却是抓住了唐玄奘的衣角,轻轻问道:

    “为什么?”

    唐玄奘轻轻的揉了揉那小沙弥的脑袋,面露微笑,没有言语。

    唐玄奘离开了,潇洒,这就是大盛的风气,潇洒而又洒脱,一念便去了西方天竺,一念便能放下所有孑然离开。

    虽然唐玄奘离开了,但李煜还是将佛教与道教并列立为国教,一时之间,佛教风头无二,鼎盛至极,但世间万物必然会遵守的一个道理便是盛极必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