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途侠路 » 第三十章 皇宫初议 坐镇后方

第三十章 皇宫初议 坐镇后方

    长安城皇宫御书房。

    早以名溢朝堂的杜如晦此时正坐在御书房中细心的沏着茶,杜如晦这一套泡茶的功夫到是行云如流水,杜如晦为自己倒了一杯,同时也不忘为一旁的李存孝也倒了一杯,李存孝举起茶杯也不管冷热一饮而下,整个朝堂能够做到在御书房犹如自家的恐怕也只有数人可以,这杜如晦就是其中之一,足以见杜如晦的地位了。

    杜如晦无奈的摇了摇头,御书房的茶叶都是上好的贡茶,一年也就能有个十斤左右的产量,让李存孝喝了一杯,真是糟蹋了一壶好茶,杜如晦抿了一小口,茶香瞬间充斥整个口腔,感慨道:

    “好久没有喝到大盛的贡茶了,真是让人回味。”

    “老杜!”

    杜如晦听见这个熟悉的声音,抬头看去,就看见李煜已经大步向着自己走了过来,杜如晦连忙起身准备下跪,李煜已经到了进前,一把抓住跪到一半的杜如晦,杜如晦起身,李煜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两人相视,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存孝看着二人,双方眼中可以说是激情四射了,也不愿意碍眼,直接出声打断道:

    “你俩慢慢唠,我就不打扰了。”

    说话间,李存孝就自顾自的向外走去,刚刚走到门口就看见站在门口的宇文成都,李存孝冷哼一声,大步向着外面有去,宇文成都一动不动,没有丝毫给李存孝让路的意思。

    “轰!”

    两个世间顶尖的一品武夫撞在了一起,以两人为中心无比结实的青砖在两人脚下寸寸碎裂,俩人谁也不让,不断角力,两人的双脚都已经深陷地基之内。

    一名小太监连忙跑过来劝阻二人,但两人那会听他的,两人都没有动用真气,完全靠着肉身力量尽情的比拼,单单肉体之力,足以摧石碎金,足可见二人的恐怖。

    “成都。”

    李煜的声音在御书房中穿了出来,宇文成都冷哼一声,两人开始渐渐收力,最后宇文成都微微让开了半个身位,李存孝缓缓走过,在宇文成都的耳边吐出来两个字。

    “小子,体魄还得练!”

    宇文成都刚刚进入一品境的时候,由于不太熟悉境界,没少被李存孝揍,但同时也让宇文成都快速的适应了境界,所以二人也是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而御书房内,两人相视一如往日。

    那时候,李煜还是一名无心帝位闲散皇子,而杜如晦则是天策府的一名执笔小吏,那时候大盛以地方推荐为选官之法,大盛官场盘根错节,四品以上无寒门,就是大盛当时的官场,而杜如晦这个虽然家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世家,但是这样的背景在长安这个京圈根本就没有丝毫用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立锥之地。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天策府的侧院内,杜如晦正光着膀子躺在屋檐下吃着西瓜,但两人只不过是相视一眼,没有言语。

    第二次见面是一个大雨瓢泼的下午,杜如晦穿着一身破旧的儒衫站在吏部尚书府门口,手里拿着自己刚刚攥写好的定国策一言不发,那时候李煜就在屋檐下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那时候几年的官场沉浮已经让杜如晦心灰意冷,随手将手中已经湿透的定国策随后丢在了地上。

    “嘿!伞。”

    李煜将自己手中的伞丢给了转身已经准备离开的杜如晦,杜如晦接过伞,只是用那无神的眼睛扫了一眼李煜,就径直离开了,李煜看着远去的杜如晦才去捡起了那份已经湿透的定国策。

    第三次见面,是杜如晦在天策府,正苦苦求着那些同僚,家中出事,急需用钱,家里人都以为,在长安谋官的杜如晦已经在长安混的风生水起,那一日,本是骄傲的书生几乎已经要给人跪下求人了,但那些同僚却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煜看过定国策,知道此人大才,将二百两白银交给了杜如晦,那一日,杜如晦对着李煜十分郑重的跪拜下去,从此,杜如晦认主。

    而后,李煜登基,开科举制度,杜如晦乘势,高中状元,登堂拜相,从此开创了一段君臣佳话。

    而此时,御书房内。

    君臣二人落座,杜如晦笑着对李煜说道:

    “陛下,这回臣,可给陛下带回来了一个文武全才。”

    李煜笑着问道:

    “什么样的人才,竟然让爱卿如此评价。”

    杜如晦接着对着李煜说道:

    “此人,名为王玄策,乃是五品使臣,奉命出使蕃国,而后受到蕃国侮辱,王玄策去邻国借兵二千,奇袭蕃国国都,以一人之力,破了那蕃国国都,屠尽此国皇室成员,一百二十九人,声震一众蕃国。”

    “哦!”

    李煜来了兴趣,一般出使蕃国的使臣都是文官,而此人却又能领兵征战,也算的上文武双全了,杜如晦接着说道:

    “此人以在皇宫外等候。”

    李煜对着门外的红袍宦官说道:

    “去宣王玄策觐见。”

    红袍小太监领命去宣王玄策,李煜接着问道:

    “如今我已经派李靖前去布置防线,但粮草调配还需要一人居中调配统筹全局。”

    杜如晦微微一笑说道:

    “及有能力,又能震慑地方官员,能委以重任的唯有臣、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四人,而此时,科举刚刚步入正轨,需要魏征主持大局,世家初灭需要长孙无忌稳固朝堂,战事将起,房玄龄须留在陛下身边出谋划策,唯有臣一人,可前往前线,臣愿意前往,统领全局,以保大盛国运。”

    “好!那就有劳爱卿了。”

    李煜说道,其实召杜如晦回京也是有让其坐镇前线之意,毕竟这等规格的大战还需要一名文官居中调配,杜如晦接着说道:

    “陛下,战事若是一但变成持久战,后方异族必然滋生异心,不可不防。”

    李煜也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说道:

    “攘外必先安内,是时候去敲打敲打他们了。”

    “臣!王玄策,觐见!”

    一声洪亮的声音在御书房外传来,李煜笑着说道:

    “进来吧!”

    王玄策进入御书房中,李煜笑着问道:

    “能否给孤讲讲你是如何一人灭一国的。”

    王玄策不卑不亢的说道:

    “番邦小国,随手灭之,并无精彩。”

    李煜笑了起来,道:

    “这才是我大盛的使臣应有的气势,好!王玄策接旨,先在长安城休息三日,而后去李靖帐下任职。”

    “臣遵旨。”

    王玄策接旨,而后退出御书房,这已经是十分重用王玄策了,没有直接给李靖加官进爵,而是让他去李靖帐下任职,可以想象若是王玄策真有才能,战争一起,又有一名将星要冉冉升起了。

    “老杜,今日可要好好的为你接风洗尘。”

    杜如晦低声说道:

    “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