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途侠路 » 第七十五章 三军将令 奉王归国

第七十五章 三军将令 奉王归国

    两人矗立良久,才看见浩浩荡荡的一众朝廷官员大臣缓缓的赶来,李煜骑在马背上缓步来到房玄龄近前,看着满头大汗,喘着粗气的房玄龄,不由的哈哈大笑,纵马来到一众朝臣中间,拔出腰间佩剑,高声说道:

    “诸位啊!我大盛的勾股重臣啊!你们应该知道当年太祖皇帝领八千铁骑平定魏州道吧,但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年那随太祖出征的八千铁骑其中有一半都是文臣出身。”

    “看看如今的你们那还有当年下马治国,上马平天下的气概,我大盛亦是以武立国,我看啊!你们就应该多走走,传朕旨意,自今日起二品以下官员,上朝不得坐轿。”

    李靖骑马来到李煜旁边,轻声说道:

    “别硬挺了。”

    李煜哈哈大笑,用只有两个人听见的声音说道:

    “朕确实不应该留嬴政一人坐轿,这可不是我大盛的待客之道。”

    说着,便下马向着龙撵走去,在随侍的宦官搀扶下,坐进了龙撵之内,刚一进去,李煜也顾不得嬴政还在一旁,一下子瘫坐在矫中,用手重重的锤了锤自己的后腰。

    嬴政在一旁轻声说道:

    “累了。”

    李煜揉了揉被马鞍摩的发疼的大腿,笑着回答道:

    “不着急归奉,不妨看一看我大盛定军如何?”

    嬴政淡淡的说道:

    “也好。”

    此时,拒奉城下。

    临时搭建了一座雄伟的点将台,与点将台相距三里路程的两侧又各自建立了一座阅兵楼,分别让大盛功勋武将以及朝中文官重臣观礼,一文一武,两座阅兵楼均是五层之高,放眼望去不见青青绿草,唯见银甲印红日,十万大盛战兵分列两侧组成两个巨大的战阵,唯有中间留出了一条路径,以各州边军为单位,十三战兵营一字排开,何等威武。

    一阵古朴凄凉的号角声响起,悲怆而又凄凉,一身龙袍的李煜缓步登上点将台,身后则是宇文成都持剑而立,空空荡荡的点将台上,一架战鼓孤零零的立在哪里,宇文成都拿起鼓槌,战鼓响起,声如震雷。

    十万大军的军阵之后,一骑踩着翠绿色的青草,一人手中握着一柄长矛在那一线之间御马狂奔身后数百名精锐玄甲军紧随而至,那一骑来到军阵之前,纵马高高跃起,手中长矛直指天穹,而那身后的玄甲军全部整齐勒马,为首那骑正是李靖,李靖猛然大喝道:

    “大盛,大胜!”

    十万将士尽皆抽出兵刃,整齐的抽刀声如同一人抽刀一般,狂风吹过十万银甲,银甲纹丝不动,十万人齐声怒吼:

    “大盛,大胜!”

    李靖就在一声声擂鼓声,一声声的嘶吼声中,缓缓地走向点将台,李煜平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幕,没有任何言语,随着李靖走上点将台与李煜并肩而立,十万将士整齐收声。

    李煜踏前一步,腰间配剑拔出,手中长剑抹过手心,缕缕鲜血顺着伤口滴落地面,身后的宇文成都将事先准备好的碗酒递给李煜,李煜将鲜血滴入酒碗,一手持剑,一手扶碗,高声说道:

    “黄天在上,厚土为证,山河为盟,四海为约,今日朕李煜与李靖结为异姓兄弟,昭告诸天。”

    李靖神情不见变化,也是抽出佩剑,将鲜血滴入酒碗,两人一同将碗中血酒一饮而尽,礼毕之后,李煜将手中酒碗摔在点将台上双手将手中长剑托起,高声说道:

    “三军为证,朕封李靖为靖王,统御魏州、河东河北三道之地,总领军权,三军辖制,拒奉承军政大事李靖有独断之权,授予李靖王剑,持王剑如朕亲临,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言罢,将手中宝剑,双手交于李靖之后,李靖高举手中宝剑,眼神略微有些恍惚,高声说道:

    “此战大盛,必胜。”

    数十万将士再次齐声怒喝:

    “大盛,大胜。”

    这一刻,李煜已经彻底将军权交给了李靖,绝对的信任莫过如此,嬴政注视着眼前军容整齐的军队,眼神中不见丝毫忧郁,隐隐的有着几分跃跃欲试。

    阅军结束之后,李靖就前去整军布置防御,而李煜亲自将嬴政送进了拒奉城,进入拒奉城那高大的城门,嬴政就看见了一个头发花白,略微有些佝偻的老人独自一人静静的站在哪里,等待着自己的归来。

    看见老者的一瞬间嬴政的眼神略微都有几分恍惚,这个在自己小时候就撑起大奉这片天的男人终究还是老了,商鞅对着嬴政的方向,微微躬身行礼,嬴政黑袍无风自动,两人视线交汇,相视无言,君臣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煜将嬴政送出拒奉城,刚刚出拒奉城几里就有数百骑迎面而来,人人背负名剑,也没有剑鞘剑匣,百人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尽皆杀气腾腾。

    迎面一带着高冠无须无髯红袍小太监骑马迎上了嬴政车架,翻身下马低声说道:

    “赵高,参见陛下。”

    嬴政低声说道:

    “进。”

    百骑拱卫着马车向着大奉的方向一路行去,嬴政对着刚刚进入车架内的赵高问道:

    “我走之后,咸阳城近况如何?”

    赵高低声说道:

    “陛下走后,有商君统御朝堂一切按部就班进行,只不过商君离开后芈氏后族与宗族发生过几次冲突,芈氏总共安排了三十八名族人进入军中,此为名册。”

    说着赵高将一卷手书交给嬴政,嬴政扫了一眼手书,没有继续说话,这三十八人皆是军中肥差,可以说战事一起,就是捞军功的差事,嬴政目光深邃。

    当年嬴政父亲登基不久,朝堂动荡,不得不借助后族助力,稳定朝局,但也造成了后族尾大不掉,如今更是能够左右朝局,嬴政即位之后,大权几乎都被架空,虽然励精图治,收回权柄,但后族在朝中地位依然举足轻重,后族之患依旧存在,虽然这些年打压后族,培养宗族,拉拢中立派系,但还是无法拜托后族的阴影。

    这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依靠后族稳定朝局,就要接受后族分权,就像是大盛,接收了大夏全部底蕴,就同时要接受大夏的世家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