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孔明传 » 第四章 孙刘联盟

第四章 孙刘联盟

    孔明一席话,说得在座之人哑口无言,若是反驳,自己便是不忠不义,若是不反驳,心中又不服气,就当众人面色凝重之时,一年过半百的粗犷男子走了出来。

    “孔明先生何必咄咄逼人,我家主公有请。”

    孔明见状问道:“这位将军是?”

    “在下黄盖。”

    “原来是黄老将军,久仰久仰,”

    于是众人随同孔明来到了后殿,孙权安坐在殿上,紫发碧眼,一看样貌,像是外族之人,据说孙坚曾抢夺过一位异邦女子,样貌奇特,后生下了孙权,之后不知所踪。

    孔明礼敬一拜道:“孔明拜见吴侯。”

    孙权缓缓说道:“久仰先生卧龙大名,今日一见,果真非凡啊!请坐。”

    “谢吴侯。”

    “听闻曹操南下,荆州望风而降,先生觉得曹操稳定荆州后,下一步该当如何?”

    见孙权开门见山,孔明也不回避,起身说道:“曹操早有鲸吞天下之心,荆州稳定,必下江东。”

    “哦!那先生可有应敌之策?”

    孔明轻摇羽扇,一脸无奈的摇头道:“原本是有计策,可是今日见了江东文武,亮不敢多言。”

    “先生此话何意?”

    孔明上前抱拳道:“吴侯见谅。亮不愿多说。”

    孙权脸色有些微变,正声道:“先生有话直说,我赦你无罪。”

    “既然吴侯执意要我说,那亮便得罪了,今日江东英才齐聚大殿,无一人主战,曹操未至,人心皆散,即使我主公勉强与吴侯联盟,也不过是战打的久一些,人死的多一些,毫无意义,所以我劝吴侯效仿荆州刘琮,投降曹操,为在座的各位江东才俊搏个功名,也算是成了君臣美名。如此一来,吴侯牺牲个人之义,保全了臣下富贵,定能名垂千古,为后世之人津津乐道,岂不美哉?”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面色沉重,低头不语,久久不敢一言。孙权脸色也有些许不快,却又不好多说。

    孔明继续说道:“如今大汉垂危,各位祖上都是汉臣,食的都是汉禄,他们都没想过匡扶汉室,又岂会体谅吴侯?既然如此,吴侯又何必违背人心,逆天行事?都说江东遍地英才,不如将这些英才留与曹操,待曹操一统天下,自立为王时,他们也能为曹氏江山呕心沥血,也算是开国元勋,世代后人又能荣华富贵几百年,待天下有变之时,再扶持新主,如此反复循环,江东士族便能长久不衰,也不枉费吴侯一番心意啊。他们的后人也会世代歌颂吴侯今日壮举。”

    张昭听完,顿时怒火攻心,一口老血喷涌而出,一旁的威宁连忙上前扶住张昭,对着孔明怒吼道:“匹夫,你是在说我江东都是忘恩负义之徒吗?”

    孔明哈哈大笑道:“难道尔等奉劝其主吴侯投降于曹操,是为了吴侯好吗?在座之人,哪一个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劝吴侯投降?但凡忠义之士见到刘琮下场后,死也不会再提投降,而今日各位的嘴脸,也配说忠义二字吗?”

    宁如起身道:“主公,孔明欺我江东无人,宁如虽是一介文官,若是曹操来犯,肯请主公让我第一个带头冲锋,今日我就要让诸葛匹夫看看,江东何来鼠辈?”

    宁如激情奋发,使得在座之人热血澎湃,众人随即跪拜道:“请主公让我等披甲上阵,与曹操不死不休!”

    孙权指着孔明怒道:“你看见了吗?我江东文武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岂是你能小觑的。回去告诉刘备,即使不与他联盟。我江东上下,也不惧曹操!”

    孔明拜首道:“既然吴侯想以一己之力对抗曹操,亮也不再多言,希望吴侯凯旋而归,大败曹操,在下告辞。”

    一旁的鲁肃连忙跪地道:“主公,不可意气用事啊!我们只有与刘皇叔结盟,才能有把握力克曹操,请主公三思。”

    孙权自然知道,刚才完全是做给其他人看的,见孔明转身要走,连忙喊道:“先生且慢!刚才是我失礼了,只是先生这般小瞧我江东,心中难免动怒,请先生勿要见怪。”

    孔明微微一笑道:“吴侯无需多言,江东水师闻名天下,可是陆军难以与曹操北师抗衡,而我主陆军精良,并不惧曹操北师,只有我们两家联合,才能大败曹操,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鲁肃连忙说道:“孔明说的在理,刘皇叔纵横沙场数十年,手下又有关张赵三员当世猛将,要想打败曹操北师,非他们不可啊!”

    孙权看了一眼跪地俯首的众人问道:“各位意下如何?”

    “全凭主公决策。”

    “好!既然我江东文武同心同德,那我便与刘备结盟,从今日起,共拒曹操!”

    众人散去后,鲁肃送孔明走出了宫殿。两人缓缓向宫门外走去。

    “孔明啊,并非我主有意生你的气,只是想要堵住江东文官的嘴,只好先委屈一下你了,还请谅解。”

    “子敬无需多言,我自然明白,不过生气也是应该,吴侯怒斥几句,气也消了一半,到时候孙刘联盟,只会更牢固。”

    “哈哈哈!孔明啊!今日之言,真是震聋发聩,直穿心肺,连我都想骂你几句了,都说孔明舌头能杀人,起初我还不信,今日一见,何止杀人,还会诛心啊!”

    “哈哈哈,子敬言重了,言重了呀!”

    夜深人静,一辆马车缓缓穿过街道,当马车来到一座小院前,便停了下来,孔明走下马车,对着小院大门敲了几下。

    不一会,一位下人打开了大门,看着孔明问道:“先生夜深来此有何事啊?”

    “在下南阳孔明,想拜见一下伯言,还请小哥通报。”

    “先生请稍等。”

    下人刚去不久,便听到门内传来急促的脚步之声,大门也再次缓缓打开。

    门后一年轻男子,面目清秀,书生意气。

    孔明见到此人,连忙抱拳道:“伯言可还安好?”

    陆逊一脸震惊的说道:“先生!?你怎会来此?快快请进。”

    陆逊领着孔明来到堂前,让下人倒了一杯热茶后,大堂便只剩下两人。

    陆逊回想道:“当年与先生溧阳有过一面之缘,不曾想先生今日却亲自登门,未能远迎,还望先生海涵。”

    “伯言客气了,这几日我奉主公刘皇叔之命,前来江东与吴侯结盟,见离你不远,就不请自来,叨唠伯言一番了。”

    “先生说笑了,您能前来,是我的荣幸,只是没想到先生如此大才,竟然屈居在刘备账下,让我有些意外。”

    “刘皇叔乃是汉室宗亲,你我皆是汉臣,自然要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今日前来拜访伯言,就是想请伯言同归刘皇叔账下,不知伯言意下如何?”

    陆逊有些为难的道:“先生心意,我万不敢拒绝,只是我陆氏一族,久居江东,恐怕难以为刘皇叔出力呀!”

    “我岂会不知道伯言思虑,只是江东虽好,但不得明主,孙权虽有贤名,但是气量太小,极为重视权利,就算日后伯言能为其重用,恐怕也会祸及自身,我请伯言归附刘皇叔。也是为伯言好啊!”

    陆逊有些迟疑的道:“先生这话,我有些听不明白。”

    “伯言大可放心,我也并非要你现在就归附皇叔,你可静观其变,就会知道我说的话了。”

    陆逊点了点头道:“先生之言,我自当谨记。”

    孔明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行告辞了。”

    陆逊连忙说道:“先生,天色已晚。何不住上一夜,明日再走不迟啊!”

    孔明轻叹道:“孙刘联盟共拒曹操,原本想在战事未发生前,邀请伯言归附,等曹操战败,伯言也能千古留名,奈何伯言却要待价而沽,我岂能安睡?”

    “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孙刘联盟能战胜曹操?”

    “伯言直言不讳,我就不再藏拙了,这一次不但曹操会战败,我主刘皇叔也将稳坐荆州。”

    陆逊满脸不可置信的说道:“真如先生所言,陆逊他日必将归附。”

    “好,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离开陆逊宅院,孔明连夜赶往健康,想必周瑜也已经到了,毕竟现在的江东孙权还无法一人独断。

    次日,鲁肃便赶往孔明住处,邀请他一同前往拜会周瑜,孔明欣然同意。

    两人刚进周府,便听到悠悠琴音,随着琴声而去,来到了一座亭楼旁,亭中一白衣男子,面如冠玉,身形健壮,只见他双手抚琴,闭目倾听。

    待曲终之时,孔明与鲁肃才来到亭中。

    “公瑾好曲啊!琴声悠长,让人无暇他顾啊!”鲁肃上前便是一顿夸赞。

    周瑜微微一笑道:“子敬既然早已到来,何必等到琴音结束。”

    “还不是怕打断了这美妙之音嘛!”鲁肃说完,便将身边的孔明介绍给周瑜:“公瑾,此人乃是南阳孔明,是这一次孙刘联盟的使者,正是因为他。江东文武才能上下一心,共拒曹操。”

    周瑜看着孔明,神情有些意味深长,缓缓抱拳道:“先生之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够一见。荣幸之至。”

    孔明连忙客气的说道:“公瑾过奖了,论名气,岂敢与公瑾相比。”

    “两位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