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孔明传 » 第十二章 伯言来投

第十二章 伯言来投

    周瑜之死,令人惋惜,诸葛亮对此也有些耿耿于怀,为了维持孙刘联盟,诸葛亮不顾刘备等人的反对,决定亲赴柴桑祭拜周瑜。

    听闻诸葛亮要来奔丧,江东文武剑拔弩张,恨不得当场就要将他斩杀,鲁肃是有大局观的人,自然是极力的劝阻,诸葛亮在周瑜灵前痛哭流涕,发表了一番声情并茂的感慨,使得江东文武泪流满面,久久无法自拔。

    祭拜完毕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会见了孙权,孙权对刘备背信取江北的事,还是无法释怀,诸葛亮知道,想要让孙刘联盟维持下去,就必须懂得割舍。

    “吴侯心意,孔明自然理解,此事皆由我一人所为,我主当时也是极为阻止,只是真让公瑾取了江北,按照公瑾的心性,恐怕也无法容下我们,故而才会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今日我来拜见吴侯,也是因为此事而来。”

    孙权冷哼道:“整个荆州都被你们拿下了,现在来跟我谈,是不是有些晚了?”

    孔明摇头道:“吴侯请听我细细道来,虽然荆州之事,我们有违同盟协议,不过我们也不会让江东无功而返。”

    孔明从衣袖之中拿出一份文书,递给了鲁肃,继续说道:“这是我主亲自写的文书,上面还有我和庞统三人的署名,荆州江北之地,是我们向江东暂借,待我们攻下西川,便将全部归还,吴侯觉得如何?”

    孙权看了看文书,一脸自嘲的道:“就算你们给我这份文书也毫无意义,你们若是十年不取西川,江北之地岂不是十年都不归还!”

    “吴侯大可放心,五年之内,我主必取西川,若是五年内没有取得西川,我们依旧归还江北,退回江南,吴侯意下如何?”

    孙权脸色缓和了一些,问道:“此话当真!?”

    “我诸葛亮可以立下文书,以表诚意,等我回了南郡,我再让主公亲自写一份文书送与吴侯,吴侯有文书在手,我们他日若是不还,可将文书公之于众,到时候天下之人必将谴责我等,失信之人,有何颜面苟存于世?”

    鲁肃点头道:“主公,孔明之言不无道理,既然刘皇叔亲自写下文书,我们也没必要斤斤计较,待他们攻取西川,再还江北之地,也算是给刘皇叔一个容身之所吧!”

    “既然子敬都这么说了,我若不同意,也说不过去,请孔明回去转告刘备,他若再失信于我江东,我必与他刀兵相见。”

    “谨遵吴侯之言,孔明定会如实告知。”

    孔明离开后,孙权拿着手中文书,若有所思的问道:“子敬,你觉得刘备是真心的吗?”

    鲁肃礼敬的说道:“不管是不是真心的,有文书在手,刘备到时候也要三思而行,再者,此次南郡一役,我江东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无法再起刀兵,刘备既然想要求和,我们也就顺势而为,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子敬说的不错,荆州在刘备手中,我江东一时无忧,毕竟曹操赤壁一战,对我江东怀恨在心,就先让刘备抵挡一阵吧!等我江东恢复元气,到时候就算刘备不还荆州,我们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自取。”

    “主公此言甚是。”

    诸葛亮回到南郡,刘备十几里相迎,听闻孙权同意暂借荆州,刘备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刘备、庞统、诸葛亮三人,在大堂饮茶议事,忽闻门外一士兵入内禀告。

    “主公,府外有一自称陆逊的人求见。”

    刘备听闻有些迷惑,诸葛亮则是起身道:“快,带我前去迎接。”

    孔明离开后,刘备向庞统问道:“士元,这陆逊是何许人也?竟让孔明亲自相迎。”

    “陆逊乃是华亭人士,字伯言,此人才学不下于我和孔明,想必是孔明召他来辅助主公的吧!”

    刘备听闻,甚是欣喜,连忙起身拉住庞统的手道:“如此大才,我应该亲自去迎,士元快快和我一同前去。”

    就在两人走到半路时,孔明带着陆逊已经进来了。

    孔明见状,连忙向刘备介绍道:“主公,这位乃是江东俊才陆逊,是我昔日好友。今日特来投奔主公。”

    “陆逊见过刘皇叔。”

    刘备连忙上前扶住陆逊,一脸谦卑的说道:“刚才听士元说起伯言,心中满是欢喜,能够得到伯言相助,刘备不胜感激啊!快,我们四人一同入堂饮茶。”

    刘备等人进入大堂,看着坐下三人,不由得双目微红。

    庞统见状问道:“主公,你怎么了?”

    刘备轻拭泪水,满脸笑容的道:“看到眼前场景,不由得心生感慨,当日没有孔明时,我刘备居无定所,漂泊半生,一直都是寄人篱下,胸中虽有豪情壮志,始终无法实现,自从拜孔明为我军师,刘备便一路扶摇直上,博望坡火烧曹仁三万大军,江夏又得士元相助,赤壁大败曹操,最终收复荆州。这才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现在又得伯言,顿时感觉匡扶汉室,扫平四夷就在眼前一般,故而欣喜落泪。”

    陆逊礼敬的道:“主公乃是当世霸主,天下之人无不向往,能为主公效力,是我等的福分。”

    刘备举杯道:“今日之宴,我们不醉不归!”

    四人把酒言欢,直到深夜,刘备可能欢喜过头了,所以醉的不醒人世,诸葛亮命人将他扶下去之后,堂上就只剩下他们三人了。

    庞统终于忍不住说道:“孔明,你打算何时攻取西川?”

    孔明轻摇羽扇道:“士元觉得何时攻取西川最为合适?”

    “西川刘璋,不过是一无能之辈,我只需五万兵马,不出一年,就能拿下。”

    孔明对着陆逊问道:“伯言你意下如何?”

    “西川距离荆州千里之外,又有山川险地相隔,虽说刘璋无能,想要顺利攻下,也绝非易事。”

    “伯言说的不错,士元就是太过心急了。”

    庞统喝了一口酒水道:“我本来就是粗鲁之人,做事就喜欢快准狠,只要主公愿意给我五万精兵,我就敢立军令状。”

    孔明微微一笑道:“士元可听闻曹操西北与马超决战?”

    “自然听了,马超也是有勇无谋之辈,杀得曹操丢盔弃甲,割须弃袍了,竟然被一个小小的离间计,弄得无路可逃,简直可笑。”

    “士元说的不错,马超兵败后,投奔了汉中的张鲁,张鲁得了马超这名虎将,于是动了攻取西川的念头。”

    陆逊焕然大悟道:“张鲁攻取西川,刘璋定不能敌。”

    庞统也从酒中惊醒:“刘璋不敌,定会找救兵…”

    孔明微微一笑道:“看来你们都明白了。那你们倒是说一下,刘璋会找谁当救兵。”

    陆逊说道:“自然是曹操,曹操刚打败马超,而且土地与张鲁的汉中相连,他要是出兵救援,张鲁只能退兵议和。”

    庞统摇头道:“伯言只说对了一半。”

    陆逊好奇的道:“士元有何高见。”

    “刘璋的第一选择肯定是曹操,但是曹操绝不会答应。”

    “这是为何?”

    “曹操赤壁战败,损兵折将,西北与马超打得难分难解,虽然赢了,损失也不小,两次大战,曹操已无心再起刀兵,何况救了刘璋,曹操也没有任何好处,最多得到一些钱粮,除非刘璋能把西川给曹操,不然曹操绝对不会同意出兵。”

    孔明点头道:“士元说的不错,所以刘璋的第二个选择只能是我们。”

    陆逊摇头道:“孔明此言差矣,刘璋绝对不可能请我们出兵。”

    孔明问道:“为何?”

    “请曹操出兵,是因为曹操与张鲁临近,如果请我们出兵。我们就要从西川复地进军,到时候我们兵峰一变,攻打西川。西川岂不是囊中之物?”

    孔明认同的说道:“伯言说的在理,不过你却忘了,刘璋不是明主,何况事态紧急,就算明知危险,也会拼死一搏,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是人?”

    庞统问道:“孔明你是如何打算。”

    “紧盯刘璋使者动向,若是曹操拒绝了刘璋使者。我们就要极力拉拢此人,让他为我们所用,只要刘璋同意让我们率军入川,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好!此事若是成了,你打算派谁担任攻取西川的军师啊?”

    孔明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士元你了,你放心,我不会和你争,不过这一次我希望伯言也能一同前去。”

    庞统举杯道:“只要能让我攻取西川,一切都听孔明的。来,为了西川。我们同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