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孔明传 » 第二十一章 回归故里(大结局)

第二十一章 回归故里(大结局)

    诸葛亮歼灭东吴五万精兵的事,已经传到了刘备这里,战报一到,整个军营的士气有重新振奋了起来。

    中军帐里,刘备与各大将领商议此事。

    “孔明在公安和江陵两地,斩杀东吴精锐五万人,更是拿回了江南三郡,如此一来,孙权不可能再对荆州有任何威胁。”

    张飞一脸懊恼的道:“前些日子我还在抱怨军师,怎么攻打一个襄阳,打了那么久,原来军师是另有所图啊!”

    关羽微微一笑道:“军师神机妙算,岂是三弟能够知道的,你若是看透了,那孙权怎么上当。”

    “二哥说的是,我们有孔明和伯言两位军师,想不赢都难啊!”

    张飞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众人一声大笑。

    此时刘备担忧的道:“伯言,魏延已经出发快半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消息。”

    陆逊思索道:“子午谷道路险阻,想要顺利通过,即使日夜兼程也要大半个月,主公还需静候。”

    黄忠点头道:“主公,军师此计虽然凶险,但是若能成功,也是这次北伐的转折点,这段时间我们不停的袭击张郃大营,他们已经无暇他顾,魏延必定能顺利走出子午谷。”

    “我又何尝不希望他顺利通过,虽然孔明收复了整个荆州,但是并不能贸然北上,毕竟孙权虎视眈眈,一旦出了差池,后果不可估量,这次北伐若是能收复陇西,我们就能和孔明形成围合之势,兵分两路,他取江东,我攻曹魏,如此一来,便无后顾之忧了。”

    五日之后,张郃大军,开始快速回撤,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刘备也已经得知魏延兵出子午谷,对长安形成了合围,由于长安守卫乃是曹丕的妹夫,并没有参加过大战,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延大军,吓得不知所措,只能派兵前往救援。

    张郃接单消息,自然不敢怠慢,由于传递的内容并没有说明具体兵力,只能亲率大军前往救援,只留下两万兵马驻守城池,

    陆逊得知后,便命张飞率四万兵马攻城,然后其他大军绕过城池,一路追击张郃大军,与魏延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一战,关羽英勇无比,不但斩杀张郃数万兵马,还亲自砍下了张郃人头,长安也被黄忠攻破,从此陇西之地尽归刘备之手,曹魏只剩下残兵败将逃回了许昌。

    许昌曹丕听闻此事,内心一阵恐惧,十五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连大将张郃也被斩杀,整个曹魏阵营顿时乱作一团,谁都不敢确定,刘备哪一天会打到许昌。

    此时刘备兵锋正盛,大汉五分天下已归其三,东吴孙权听闻刘备收复陇西,整个人都脸色苍白,再也没有了霸图天下的心气了。

    诸葛亮派马谡前往东吴,游说孙权,让其归降刘备,便可永世封侯,面对诸葛亮荆州大军的压境,孙权最终放弃了抵抗,归降了刘备,诸葛亮并没有收回孙权的权利,让他与自己一同北伐,待天下已定,孙权也算是大功一件。

    以此,三路大军一同进兵中原,曹丕虽然任用司马懿为掌军大都督,但是面对如此局势,司马懿也是无能为力,最终在三路大军的猛烈攻打下,曹魏也只支撑了半年之久,最终举兵投降,此时刘备也算是完成了统一大业。

    随着刘备统一天下,当时诸葛亮所顾虑的事也开始出现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刘备与汉献帝两人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就算刘备有退隐之心,底下的骄兵悍将也不会同意,面对两难的境地,诸葛亮主动请缨。

    皇宫内汉献帝在宫女的服侍下,一人饮着酒水,一内监走了进来。

    “陛下,诸葛亮求见。”

    汉献帝听闻,脸上露出了惊恐之色,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看周围,自从刘备统一天下后,他便坐立不安,这种感觉比曹魏时期还要强烈,虽然刘备对他毕恭毕敬,但是他内心却十分惊恐。

    “让他进来吧…”汉献帝最终还是松了口。

    诸葛亮进来后,依旧对着汉献帝行了跪拜之礼,一点也没有不敬之意。

    “臣,诸葛亮拜见陛下。”

    汉献帝整理了一下情绪道:“孔明无需多礼,请坐吧!”

    “谢陛下。”

    汉献帝命人给诸葛亮上了一些酒菜后,便问道:“孔明深夜至此,不知有何要事。”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臣来此,有一事相求,还望陛下应允。”

    汉献帝脸色有些微变的说道:“何事?”

    “如今天下已定,曹贼已除,四海升平,大汉复兴,原本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却成了陛下刺心的痛苦,不知道臣说的对与不对?”

    “孔明何出此言。”

    “陛下应该知道,大汉天下乃是刘皇叔平定的,手下能臣猛将如云,陛下虽为天子,却无一人可依靠,看似九五之尊位,实则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当初陛下被曹操所困,尚浅可以自保,毕竟天下局势未定,曹操也不敢把陛下怎么样,如今局势不同曹魏,陛下生死也只在刘皇叔一念之间,故而陛下怎么能安心就坐在这至尊之位上?”

    汉献帝冷哼一声道:“是皇叔让你来取寡人性命的?”

    “陛下多虑了,皇叔仁义,自然不会做这种无君无父的事情,臣这次前来,也并非皇叔授意,只是臣一人所为。”

    “哦!那你倒是说说,何事有求于寡人?”

    诸葛亮起身,来到汉献帝面前,双手互抵,跪地道:“臣恳请陛下退位让贤。”

    汉献帝脸色大变,就连身边的宫女也不由得惊慌失色。

    “你……你……”

    “陛下无需惊慌,请听臣一一说明。此时天下初定,各地诸侯蠢蠢欲动,若不是皇叔威压,日后必然有造反之心,陛下贵为天子,手下无人可用,一旦局势有变,何以安定天下,皇叔虽然有隐退之心,可是随他征战天下的能臣猛将岂能作罢?一旦皇叔隐退,第一个反的便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到时候又会出现曹魏这般的汉贼,如此,天下必然颠倒,汉室又将倾覆,臣,知道此事对于陛下而言,有违君臣礼节,可是为了大汉基业,陛下也只能如此,毕竟,天下还是姓刘,陛下依旧是汉室宗亲,两全其美,何不美哉?”

    “寡人在宫中时。早就听闻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舌头都可以杀人,今日一见,并非传言啊!其实寡人也有退位之心,只是不能自己说吧!既然孔明今日把话都说了,那就按你的意思做吧!寡人这些年也累了,是生是死,突然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陛下英明。”

    随着刘协退位,天下最终归属了刘备,刘备继位后,改国号为后汉,一切事情都已尘埃落定,诸葛亮便辞官归隐,刘备自然不愿,想要给孔明封王拜相,以此相留,奈何孔明无动于衷,最终只能挥泪送别。

    长安城外,百官聚首,刘备牵着诸葛亮的手,柔声说道:“备有孔明辅助,才能成此大业,可是功成名就,孔明却要离我而去,心中万分不舍啊!”

    “陛下。您现在已经是九五之尊,臣不过是一山野之人,若不是陛下亲顾,天下岂知我诸葛孔明?如今陛下大业已成,孔明也算是不负陛下信任,君臣美名也可流传百世。”

    就在诸葛亮离开时,刘备突然喊道:“孔明……你真要离我而去?”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陛下,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臣已竭尽所能,以无法再助陛下了,此次一别,不知何时能见?望陛下保重。”

    孔明说完,便上了马车,刘备看着远去的马车,久久不愿离去,眼中的泪光也在闪烁,想当年三顾茅庐,孔明何等意气风发,如今背影却这般清瘦,不由得一阵心痛,竟有些站立不稳。

    关羽张飞见状,连忙上前相扶。

    “大哥,大哥,你没事吧!”

    刘备看着两人紧张的神情,摇了摇头道:“把前方的树给我全部砍了。”

    张飞不解的问道:“这是为何?”

    “它们挡住了寡人看孔明离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