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骑砍在大明 » 第四十二章 起义军的战略

第四十二章 起义军的战略

    李自成说罢之后,便又看向北方道。

    “可还有义军自北方而过?”

    这小将摇了摇头道。

    “飞天猴子被杀了,如今跟随我们一路杀出朝廷包围的,也就是我们、张献忠、曹操了,也有其他人和闯王一同突围,大部多都已经逃出了。”

    这曹操并非是东汉末年的那一位枭雄,而是前几年起义的一个起义军首领,为人反复无常,狡诈多谋,因此人送外号曹操,也是三十六营的首领之一。

    这三十六营其实并不是什么强力的组织,在今年洪承畴上位之后,便开始制定清剿起义军之策。

    而起义军为了对抗朝廷,便聚众结义,号三十六营,三十六营加起来有二十余万人。

    只是三十六营之间互不统属,导致结构松散,因此被洪承畴逐个击破。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神一元进攻大同,又被李余击退,改变了原本的历史,以至于连锁反应之下,导致洪承畴为清剿起义军,加快了不少速度。

    原本这些应该是明年才会发生的,但在洪承畴上位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清剿了。

    而闯王其实是有两人的,一代闯王便是高迎祥了,李自成则是二代闯王。

    李自成听到有这三家突破了朝廷的封堵之后,顿时脸上便露出了笑意。

    朝廷这一次用了巨大的代价来对付他们,但却被他们突围成功,这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的成功。

    起义军之所以不好剿灭,就是因为这年头活不下去的人遍地都是,根本不愁兵员,死一些就死一些,再招人就是了。

    如今他们虽然损失巨大,但只要还活着,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打破几座县城,将粮食分出去,很快便又能聚集万人。

    就在这时远处又来了一大群人,这群人与李自成初来之时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为首的是两人,这两人一人脸色泛黄,一人则面色黝黑。

    脸色发黄者身材亦是高大,而面色黝黑者则粗壮。

    李自成见了两人之后,赶忙上前相迎。

    “哈哈,在此地还能再见到二位,当真是万幸。”

    其他两人也是大笑着互相奉承,然后开始说了起来。

    李余在城墙上听着几人的谈话,这才明白了这两人竟然是张献忠与“曹操”罗汝才。

    以及为何李自成与这些起义军会来到朝邑。

    这些都归功于三十六营的一代闯王,高迎祥。

    高迎祥是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之一,他的势力其实并不在陕西而是在山西。

    而且其麾下势力极大,这一次之所以能够突破洪承畴的包围,其中一点就是高迎祥的大军东渡,去攻安徽去了。

    要知道攻安徽其实没有什么事,但要命的是,安徽有一个地方叫做凤阳。

    而凤阳出现了一位对于明朝有那么一点意义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朱元璋。

    这要是被高迎祥带着人攻进安徽,洪承畴只怕是要去和杨鹤做伴了。

    于是洪承畴急忙开始调集大军拦住东边。

    他也知道起义军攻安徽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的去攻了,那他就会有那么一点小麻烦。

    可能会和去年的袁崇焕一样,在京城看人家切肉片,只是这个被切的可能是自己,于是包围遂解,各大起义军开始借此突围。

    李余这才明白为何前两天杜文焕知道起义军会突破包围,却未曾安排军士堵住缺口。

    那是因为这个缺口不得不漏,因此杜文焕这才让人来提醒自己跑路。

    而如今这三人之所以聚集在朝邑,不是为了其他,正是为了从朝邑至河南。

    洪承畴对于这些起义军的打击太严重了,如果大批的起义军继续聚集在陕西的话,只会被洪承畴反复围捕。

    这一次逃掉了,还有下一次,下一次逃不掉怎么办?

    索性直接跑到其他地方去起义,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湖南都是这些起义军的目的地。

    只要将起义闹大,他们还不信这洪承畴有这么多兵力布置天罗地网。

    即便是勉强布置了,也只会到处都是漏洞,轻易就可以突破。

    最后撒一张网下去,只能网到几条小鱼,其他稍大一些的,全都破网跑了。

    听到这里,李余不由得感叹道,这起义军能越做越大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其中不乏有精通战略之人。

    而且这都是阳谋,根本不怕被人听见,最关键的是就起义军的这纪律性,也根本没有办法保密,因此他们根本不在意这些。

    李余愿意听就让李余听罢了。

    而在历史之中就是这样,虽然时间提前了两年,但却如同李自成等人所说的一样。

    起义军在洪承畴的高压之下遍地开花,朝廷派来的人已经根本无法镇压起义军了。

    最终起义军自陕西东渡黄河至山西,从居庸关打到了京城。

    崇祯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荡了秋千,大明国祚自此结束。

    几人交谈完了之后,李自成便朝着东边而去,而张献忠则向南而去。

    城下歇息的起义军便开始分流,一部分跟在李自成的身后,这一批人是最多的。

    接着便是张献忠,张献忠带着一批人自南而去。

    最后的则是罗汝才,按照众起义军的布置,这罗汝才应当是南渡黄河才是,但却不知为何继续留在了城外。

    见其余人都走了,但罗汝才竟然还留在城外,李余心中不免得开始怀疑了起来。

    朝廷的大军发现这些起义军开始逃跑之后,就在后面追着。

    这罗汝才不走反而继续在这里待着,他不要命了?

    柳老汉也是看出来了这罗汝才的不对劲,低声对李余道。

    “大人,情况怕是不妙。”

    想到这里李余对着陈谌打了个手势,陈谌立刻便明白了李余的意思,悄无声息的走下城墙,开始调集城内的青壮参与守城。

    城内的青壮如今已有五六百人,朝邑县城也并不高大,这就意味着守城需要的人并不多,这五六百人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守城能力了。

    时间一直到了夜晚,李余与一众青壮一直隐藏在城墙的箭垛之下。

    就在这时,几声窸窸窣窣的声音自城外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