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燃岁月之温情年代 » 第十七章 找事

第十七章 找事

    林巧儿从窗台上取下那个崩了口的碗,里面放着一块干瘪的酵母,每次发好面蒸馍之前都会先留一小撮面团继续发酵放干,留作下次使用。这就是上回蒸馍留下的酵母,只是上次已经是大半年前了。

    她舀了点水进去泡着,化开酵母准备发面。

    “鱼呢?”林喜乐在一旁,打算将鲤鱼洗净了晚上红烧。这鲤鱼已经用盐腌了一天了。趁着今晚请客做了,不然可就坏了。

    林巧儿将酵母碗放在案板上,又从案板底下将一个腌着鱼的碟子取了出来。

    “在这儿,底下比较凉。”

    “嗯!”林喜乐接过来,放入盆里,他来到院子里舀了些水清洗掉腌鱼的盐,然后重新放入碟子里。

    “喜乐啊!”

    “爹,您醒啦!”林喜乐走了过去,“感觉咋样?”

    “好多了,最近呐,还从来没这么精神过,你过来扶我,我想试试能不能靠着。”

    “爹,您以为这酒是林丹妙药啊,这才一天您就想起来?”

    “是啊爹,您还是躺着吧,刚刚见效可不敢大意了,得好好养着。”林巧儿等着泡酵母,一时也没事做,听见父亲醒来,急忙走了过来。

    “好吧!”林守义没办法,想一想也是,仅仅一天,虽然感觉良好,不过还是别折腾了。

    “爹,二丫姐今天回来了,哥他掏了不少鸟蛋,还有条黄河鲤鱼,我一会儿再蒸些馍,准备请二丫和她爹娘一起过来吃饭。”

    “嗯,行,你姚叔不太喜欢张扬,你们去请他来,不要让村里其他人知道了。”

    “我知道了爹!那我去了。”

    “去吧。”林守义显得很平静,仿佛是对待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

    “哥,我先去请姚叔他们过来,那酵母还得泡一会儿才行,你一会儿搓碎点。”

    “行啦,快去吧。”

    林喜乐感觉妹妹有时候就像母亲一样啰嗦。

    母亲,一个最亲近,又遥不可及的人,林喜乐已经快要记不起来了,他努力不让自己忘记母亲的容貌。

    他印象中就是来到农星生产队没多久,母亲就过世了,当时他只有七岁,而妹妹才两岁,一路逃荒来到这里,路途的劳苦和饥饿,加上瘟疫,母亲刚刚安顿下来就一病不起。

    “爹,我知道小舅的事情了!”

    一想到母亲,林喜乐也想起了刚刚相认的小舅陈二狗。

    他觉得这事应该跟父亲说明,就目前七七年来说,虽然各种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但他和妹妹已经长大了,没必要和陈二狗搞得互不相认,形同陌路。

    林守义还是很平静,没有任何惊讶的表现,“你别怪你爹,哎,我知道你迟早会知道,当年你们还小,爹也是迫不得已啊,你娘临走的时候还,还让我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你小舅,可……哎。”

    “爹,我明白,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您不要太过自责,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林喜乐在陈二狗那里已经基本都知道了,所以他不想在父亲这里追问什么,只是因为尊重父亲,不想隐瞒这事,所以告诉父亲他已经知道这件事。

    “喜乐,你也大了,爹不反对你认你小舅,但是他和李梅的事……爹怕别有用心之人啊!”

    “爹,我知道该怎么做,您先休息会儿,我去准备饭菜,一会儿姚叔就来了。”

    “嗯!”

    林喜乐提着木桶去田埂边挖了些土回来准备烤鸟蛋用。

    放下水桶后,他来到灶台前,干瘪的老面团已经吸水泡松了。

    林喜乐揉捏开了老面团,然后拿着木盆,从案板下的面缸里舀了半盆面粉,将化开成稀水状的老面酵母倒进面粉里,并加入了适当的水开始揉搓。

    面团基本成型了,他将蒸笼布打湿盖了上去,又放到了灶上的大锅边。这里温度高一些,发面能快一点。

    林喜乐看巧儿还没回来,心想应该是和二丫聊上了,二丫说他爹娘去了南光生产队看望她姑,林喜乐估摸着这会儿应该是还没有回来,反正面已经揉好,就是等待时间而已。

    他从案板底下取出了八个红苕,来到院子里舀水刷洗……

    周家

    周勇爹正窝着一肚子火,坐在门槛边的板凳上,扒拉着他那黑黝黝的老烟杆。

    烟叶已经没了,周勇爹燥意升起,随手把烟杆往旁边一撇。

    “他爹啊,那我儿就这么白白挨人打?这还没天理了?”

    周勇娘从灶房出来,站在里屋的门槛前,她那是绝对的护短,一心就认为自己儿吃了大亏,再怎么都得找回脸面,为儿子讨回公道。

    周勇爹本就憋屈着,倒不是因为儿子被打,而是在队长面前,他这个副的实在太窝囊,太掉架,此刻再听周勇娘的话,心里更不痛苦。

    “不然能咋?难不成你要去找他那残废爹评理吗?”

    周勇爹拿起烟杆,又想起没烟叶,扭头朝着院外走去。

    “爹……”

    刚到院门,就见儿子走了进来。

    “你也是,整个村里就你和二丫上了高中,整个公社才三个高中生,让你好好盯紧那丫头,你……人没盯住,还去惹那个混混子,真是没用。”

    周勇爹对着儿子发了一通火就出了家门,看样子是买烟叶去了。

    周勇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追了出来,冲着走远的周勇爹大喊:“喂,你咋说话呢?我儿优秀着呢。”

    “我还就得找找那个残废爹理论理论。”周勇娘越想越觉得吃亏,她气急败坏的也出了家门,如同一只发疯的野狗冲向了林喜乐家。

    夕阳西下,大半个天空被染成了血红,村子中央的大杨树也被镀上血色,在晚霞中迎着夏末的风摇摆。

    村子开始骚动了,不少村民不明所以稀里糊涂的跟着周勇娘看热闹。

    渐渐的,声势浩荡的人群向着喜乐家涌来。

    林巧儿正好跟二丫及其爹娘一起,刚刚出了二丫家门,听到吵杂的声音,再看不远处一大群人声势浩荡的在拐弯处消失,林巧儿突然想到了哥哥的打了周勇的事情。

    “二丫姐,姚伯伯,那边不会是……,他们不会是去我家吧?”林巧儿心里扑通扑通直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淑珍,你们快去把陈队长叫来,我先去看看状况!”二丫的父亲话音刚落,人已经冲了出去。

    “老姚你小心点!”二丫的母亲冲着远处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