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燃岁月之温情年代 » 第六十八章 刘长江的心思

第六十八章 刘长江的心思

    三日后,和刘长江约定的交货时间到了。

    林喜乐提前就打了招呼,让刘长江午饭后推上板车到北村道来拉。这边就在李宝福家后面那片树林再往北。

    这条路是通往黄河浮桥的路,往东十多里是去其他公社了,平时很少有人来。

    林喜乐吃过饭就直奔北村道,从空间里取出了用外界普通酵母酿造的白酒。

    这酒虽然用酒糟二次发酵的,成本极低,比外界普通散酒的成本都低。

    但是加入了空间里的泉水酿造,比生产队的散酒不知道好喝了多少倍。

    一个100斤的大缸出现在路边,林喜乐静静的等待着。

    “来啦!他们人呢?”刘长江带着刘根生前来,推着一辆木板车。

    原本他想让供销社另一个小伙子来的,但转念一想又不太放心,最后还是让儿子刘根生一起过来。

    “喜乐!”刘根生终于明白父亲让抓紧的含义了,他向林喜乐打了招呼。

    “根生哥!”

    林喜乐点点头,扭头对着刘长江说:“嗯,长江叔,人家卸了货就匆忙走了。”

    “哎,那就太可惜了,人家送一趟也挺辛苦,也没抽根烟再走。”

    刘长江稍稍一愣,便打开了酒缸,他取了舀酒的木提子舀出些许。

    “长江叔,这种事,人家巴不得不见面呢,酒缸都说了下次再拿,钱我已经提前垫付了。”

    “也是,对的对的。”

    刘长江当然明白,只是有些遗憾没见着人。

    他品尝了一口,顿时一呆,脸上充满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好酒啊,这……比我弄来的3块钱的瓶装酒都好喝啊。”

    “根生,来来来,赶紧抬!”

    刘根生急忙托着酒缸,刘长江小心的扶着底部,也使出了最大力气往上抬。

    林喜乐见状,赶紧帮忙一起,将酒缸抬上了车子。

    “怎么样,这酒还满意吧?要我说你卖3块钱一斤都不为过。”

    “喜乐啊,你这可是说笑了,3块钱?就算1块钱一斤都不好卖。我那确实有3块钱的瓶装酒,放了三个月年都卖不出一瓶,除了过年过节,平时就算请客也没人买,价格高了生产队卖不出去的。”

    “也是,现在吃都吃不饱,酒这东西,只能是便宜,解解馋,生产队里确实很难卖上价格,都没钱啊。”

    林喜乐说着,却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前几天给农机厂食堂送鱼的纪中明。

    林喜乐已经很久没见过了,最近一直是大头过来和他私下交接。

    “看来这酒要卖上好价,还得在城里啊,改天去找找纪中明,说不定有路子。”林喜乐脑子里打起了主意。

    此时正是午饭后休息时间,外面基本没人。

    毕竟眼下天气已经转凉,冬小麦也已种下出苗了,地里基本没啥活。

    底肥也下过,有的活只是浇水除草,不算太忙,所以村民中午有了少许休息时间。

    林喜乐、刘长江和刘根生三人将酒推回了供销社,林喜乐和他约定好晚上再来拿酒缸,然后便提前返了回家里。

    他可不想大白天的再推着车子前来拿缸。

    刘长江和刘根生一回到供销社就开始倒换酒缸,然后开始仔细研究查看林喜乐这个空酒缸。

    他反复的看着这个酒缸,浑圆的酒缸上只有一些图案,一团团云层,云层上有一滴水滴漂浮。

    图案刻画细腻,非常精美,但刘长江关心的可不是图案。

    “奇怪了,怎么连个字都没有?”

    刘长江想了想,对着刘根生说:“来,翻过来看看。”

    两人将酒缸翻了个个,倒置过来。

    酒缸的部成灰黄色,光滑细腻,中间同样有个小图案,一滴水滴,不过下面有两个古字。

    “神泉”

    刘长江读过书,早年在公社还研究过一些古籍,能看懂这两个字。

    “神泉?难道是神泉酒?”

    刘长江琢磨了半天,周围几十里几个公社总共只有两个小酒厂,而且都停了,肯定不是这个名字,而且也酿造不出这么好的酒。

    远一点就是县城了,也有一家酒厂。再就是隔壁县有一家。

    刘长江对于这些酒厂还算了解,而且省内一些瓶装酒厂他也多少有些了解,都没有这个名字。

    “奇怪了,没听说过哪个酒厂是神泉啊?”

    刘长江思来想去也没有发现一点想要的信息,只知道神泉二字。

    “难道是黄河北边?”刘长江突然想到交货地点那条通往黄河浮桥的北村道,那里是周围唯一通往黄河北,去往油田的路。

    林喜乐并不知道刘长江的想法,反正没有人知道他的酒出自何处。

    不过回到家后,因为是午后,他再次进入了空间,重新将谷仓里的剩余谷物开始酿造新的酒。

    临出来前,他在酒窖望了一眼剩余的两缸酒,上次二次发酵酿了315斤,每个缸里都是105斤。

    给刘长江交了一缸,还剩两缸。

    “嗯?”林喜乐这才注意到缸体上的图案,之前天天看,也没在意。

    林喜乐又将酒窖的缸全部看了一遍,图案各不相同,但主体那滴酒滴是固定不变的。

    他又将酒缸翻到底看了几个,底部却是统一的,全部是一滴酒液的图案和神泉二字。

    林喜乐看着酒窖内密密麻麻几千个缸,估计也是一样的。

    “这样不行啊,如果出货都是这图案,那很明显就是出自我的手中了。”

    林喜乐想到刘长江手中刚刚交货的酒缸,不知道对方是否发现这个底部的神泉?

    不过就算发现,这第二批酒和第一批不一样,问题倒不是太大,关键就在这缸体上。

    “不行,得赶紧换缸,明天还得给陈向阳交换呢!”林喜乐急忙从空间里出来。

    他想到这两个缸万一都一样,如果收回的不及时,说不定就被有心人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巧儿已经醒了,正收拾了几本书准备去学校上班。

    父亲还在午休,林喜乐往里瞅了一眼,这时,父亲转了个身醒了过来,他撑着坐了起来。

    “爹,你醒了!”

    林喜乐本不想打搅,想着去趟县里买几个缸,这离县里十里地,空间也能将酒缸收进去,所以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爹,哥,我去上班了!”巧儿打招呼出了门。

    林喜乐见妹妹走了,对着父亲说:“爹,我得去县里一趟,好久没见农机厂的纪中明了,跟他交易那么久了,下午正好闲着,顺便去看看他。”

    “你哪天不是闲着?去吧,把刘长江送的茶叶和烟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