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道长生:从寿元氪天赋词条开始 » 第0082章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修仙资本家从我做起

第0082章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修仙资本家从我做起

    武常当然不至于对独孤玉做什么。

    不然也不会强行克制体内洪荒之力,让独孤玉瞧出端倪。

    他还是第一次来独孤玉的飞羽居,其间白锦飘摇,灵鹤环绕,却是比道院乡居高上不知几分。

    美中不足的是,灵鹤数月无人照料,拉得满庭院尽是粪土。

    武常到也习惯了,就和春秋须弥界初见是一座浮空巨岛,里面也不乏力士苦役,练气期灵兽灵智不高,干些破坏画风的事也是寻常。

    他将独孤玉安置在塌上,以清尘咒打扫好诸多事宜,点上一炉静神忘忧香,就欲引动禁制,先行离去。

    “不要走好不好?”

    独孤玉拉着武常衣袖,神情彷徨的哀求着。

    “我自斩体内半数道种,身躯之中尤有道伤,再也不是以往白虎院首席天骄了,甚至连外门大比也参与不了,怕是……”

    她越说心绪越是低沉。

    宗门最近动作频频,大家都能感觉到劫数将近的氛围。

    独孤玉以前还能凭借超人一等天赋不至于操劳杂物,养些灵鹤兽宠悠闲度日。

    但如今她不知道如果在阎罗别院之中的收获耗尽之前还不能养好道伤,会不会坐吃山穷。

    武常也有几分默然,独孤玉情况还算好的了,从金长老那里他还知道第一批前往阴世的同门死亡近百,占总数十六分之一有余。

    其余几乎人人带伤,只是轻重不同。

    宗门也没准备太多善后之策,无非就是允诺战死者后辈可无条件补充进宗门,且对遗物妥善传递至宗族亲眷。

    多少有几分夕阳落寞的境况。

    他其实可以直接以【有为如是观(橙)】传授独孤玉两枚金系道种。

    但这事关重大,武常一时不好决断。

    “会好起来的,我为你准备了一种疗伤宝丹,治好道伤,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是难事……”

    他只是这样安慰着,守着独孤玉直到她沉沉睡去。

    离开飞羽居之后,终于再无旁人。

    武常得以处理万魂幡所携带的鬼道生灵。

    他早已在阴世碎境之中就分好类了。

    【水火炼阴(蓝)】能洞察鬼道生灵资姿如何,他祭炼阴兵之时,早就将其中冤念深厚之辈有意识收集储存。

    好歹有【贷款修仙(蓝)】兜底,他也不用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一气。

    心念一动。

    杀戮道种+915,天寿+54840

    这些冤念深厚之辈在正常阴世碎境也不算多,只凑齐了三面有余。

    看着【天寿】:49795年

    武常驻足良久,幽幽一叹,“好歹精挑细选了两枚天赋……”

    ……

    与此同时。

    朱雀院。

    勾鱼墨白峰。

    杨天面如丧缟,领着田籍灵册正登门拜访一位真传。

    他也不知为何天变得这么快。

    自从三月以前被冷昼拘拿禁足之后,再见天日一切都变了。

    变得尤其陌生。

    先是落子谣传半点波涛也未曾掀起,紧接着浑浑噩噩被关了三个月,再回阳间居然被告知因为涉嫌伙同朱雀院炼丹师损公肥私,治下千倾灵田已然尽数被查封。

    他以前是真没这么干,现在被逼无奈也得如此干了。

    杨天心中唏嘘,搞不清是哪尊大佛在为难于他。

    他半点没想过会是武常,毕竟才短短三个月过去。

    “淼燚师兄!师弟有要事拜访,还望露面一见!”

    一片赤红双鱼旋转不休,一座仙家别院,另界道居犹如梦幻泡影膨胀,虚化,消散,此处已然没了杨天的踪影。

    杨天只知道淼燚真传盛传与太上道统有关,修有一卷《太上清虚两仪阴阳经》的部分。

    与暗中勾连青龙院与朱雀院之事有些许联系,至于多深却是难以揣测了。

    他见四处景色虚实相生,墨白相间,犹如一卷画中世界一般,顿时心中惊骇莫名。

    如此奥妙,已然有了几分内景神域的余韵。

    风闻淼燚真传有望堪破阴阳道子之位传言不虚啊。

    杨天更是恭敬了几分。

    “淼燚师兄,此乃我名下田册,种有百倾灵谷,千种灵植,不知年前师兄商讨之事,还做不做数?”

    他双手呈上灵册,单膝下跪,姿态卑微。

    年前有朱雀院内门弟子上门拜访,举动诡秘,说是要解决青龙院单个种植单一的问题。

    大家丹药需求相同的同门凑一凑灵植,也省的低价上交宗门再换丹药浪费功夫。

    偏药不成丹,治下亩数较少的外门弟子自然多有心动,对他这个坐拥阡陌的内门筑基而言就没那么大差别了。

    因此到也逃脱一场风波,而那位朱雀院内门弟子正是风鸾影。

    再然后风鸾影居然没被宗门挖出来,杨天自然大为惊诧,后来多有探查,一来二去,便和淼燚真传扯上了关系。

    “你灵田被封之后到想起我了?”

    赤发修士轻笑一声,心中对杨天的想法心知肚明。

    ……

    武常自然不知道杨天还与真传弟子有所联系。

    他正手忙脚乱应付着大发脾气的师姐。

    “不是只去一个月吗?!”

    郭星采横眉竖眼盯着武常,“你该不会是故意支开我,陪着独孤玉那个小浪蹄子郎情妾意,潇潇洒洒不知时日?现在离外门大比只有五日了你知不知道?!”

    显然冷昼并未将独孤玉的现状告知她。

    武常只得百般解释,将阴世遭遇有选择的描述一部分,尤其重点阐述独孤玉自斩己道的决绝,以及现在伤重未愈的软弱。

    郭星采心绪繁杂,有几分不可置信,也有几分钦佩夹杂着丝丝幸灾乐祸。

    “哼~那你是不是也想让我叫你一声老祖?别宗正道也是够离谱的,这么扯淡的谣言也会信。”

    她娇哼一声,把矛头指向武常。

    “上个月纯阳炼器门已经将雷系掌中雷开发出来了,他们定成3柱灵石一枚,我和师兄正等着你拿主意呢。”

    郭星采说着,掏出一枚神似电池的金属法器递给武常参详。

    “我和师兄上个月降过一次价了,销量惨淡,怕是散修要等三年之后还未领悟日系火系道种道意才会有所意动了。”

    武常自然知道自己开发的掌中雷优劣所在。

    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与上品法器相同助人领悟道意的功能。

    但这个功能其实在买第二枚的时候已经作用不大了,说到底所有掌中雷灌注的道意都差不多。

    因此一种应对办法毫无疑问是再降价,本质上掌中雷威力还是等同于顶端一阶中品符箓,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要定1柱灵石的建议零售价。

    另一种则是开发承载其他道意的一次性法器。

    但是火、雷属性还能造成手雷样式,水属性造成的烟雾弹可没前两者吃香。

    “若是再降价,无非也就是和符箓师抢饭碗,我怕中品符箓的价格到时候也会被影响,届时即便1柱灵石一枚怕也不好卖了。”

    郭星采理了理逻辑,将自己情愿卖不出去也想将价位维持在3柱灵石不动的思路阐述清楚。

    “到时候想涨回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那些散修没准会想只要销售惨淡,迟早新品掌中雷也会降到1柱一枚,到底还是要抓紧开发新型掌中雷为上。”

    “笑明月那边没一点成果吗?结余多少灵石了?”

    武常对其中商业逻辑自然熟稔,毕竟只是初入宗门的脑洞之作。

    不过按说笑明月有两个蓝色炼器天赋,不应该一无所获啊。

    “别提了!本来开发得好好的,她看到这雷系掌中雷就魂不守舍,一天天尽说些雷电驱动之类的胡话,我反正是不指望她了,你就真这么看好她?!”

    郭星采略显戒备的盯着武常。

    她作为一阶顶端炼器师也没开发掌中雷的天赋,不得不怀疑武常是不是找了个由头招蜂引蝶。

    武常面色一变,细细感知这种雷系掌中雷到底蕴含多少能量。

    即便有【量子大脑(橙)】加持,涉及两个世界观的对比,他还是耗费了一刻钟才算清楚。

    单就这小小的一枚,其中储能大抵相当于一辆电动车的全电量。

    修仙界其实不缺乏收集,储备,转化,释放能量的介质与手段。

    但是缺少将能量独立于精气神体系之外的手段以及思维。

    能量的运输,释放,储存大多是由法力临时构建通道,并在通道流转之中负载其他能力,这是对符文比较浅显的理解。

    武常倒也有几分期待笑明月能否把交流电和变压器开发出来。

    “师姐我们拭目以待,我对明月有信心,你还没说剩下多少灵石呢?”

    他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显然是有所畅想。

    郭星采略显狐疑,但是一说起结余灵石就不由自主兴奋起来。

    “果然听你的准没错,按3柱灵石的批发价,好歹卖了近两个月,抛开成本还剩下93万柱灵石。”

    她不由自主合计着,“等你再开发出新型掌中雷,一个月生产18万枚,一个月就有差不多48万柱的收入。”

    这93万柱当然是武常、郭星采、姬司晟三人合计,还因为第三个月有所压货,不然能更多。

    “只怕从此往后都卖不到3柱灵石一枚的价了,那些拿了货的同门可不会考虑散修是不是三年后还会有需求,他们降价了,散修们自然也就不会继续当冤大头了。”

    武常略有皱眉的提醒着。

    按他的估计,这类法器最多定位于比一阶中品符箓略好的层次。

    若是真想在此法器上扩大经营,只能薄利多销,等什么时候把一阶中品符箓击穿成本价。

    众多修士再评估一次性法器上携带道意能有多少附加值,就在一阶中品符箓的成本上添多少灵石,差不多就是最稳定的价格了。

    “啊?那岂不是又要回到以前售卖上品法器的时候?”

    郭星采大失所望,面色郁闷。

    那时候她一个月能毛收入一万柱灵石都要偷笑,哪有这四五个月开厂赚得多?

    “打工自然是不可能打工的,不过我还得寻思一番什么法器是中下品炼器师能炼制,但又是旁人一时半会复刻不了的。”

    武常心中已有定计,不过现在还是先忙完外门大比之事,再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