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一穷二白当村长 » 第18章 不一样的世界

第18章 不一样的世界

    好多人,好多车!

    富贵村可是至今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

    哪怕先前说得好听,说城里的人也只长两只眼睛一张嘴的张大牛,此时也自信不起来了。

    哪怕是黑灰一片的世界,但穿着补丁累累、褴褛衣衫的几个人,仍然感觉到了自己与这里的格格不入。

    这是一个,与富贵村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快,快开炉!”

    这时候的沈军哪里还有功夫给他们做心理疏导?

    眼看就要下班了,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在他的眼中全都是潜在的客户,那就是白花花的米饭、香喷喷的肉啊!

    好在半道上他就让生起了炉子,只是把火门给封起来。

    第一炉红薯也已烤上了,等火门一开,喷香的甜香就喷薄而出,瞬间在富民县城的街头弥漫开来。

    制作烤炉的时候,沈军就让钟技术员在底下加装了木框和轮子,正好推着走。

    虽然沈军对富民县城也是两眼一抹黑,但此时正值下班高峰,可赶上了好时候。

    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呗。

    张大牛几人看来仿佛新世界一般的富民县城,在沈军的眼中却完全不够看了。

    整个城区不过仅仅两横两竖的四条主街,形成一个井字状,虽然比红星公社热闹很多,但到处只有有了年头被风雨侵蚀得厉害的低矮建筑,以及遗留下来,应该有些日子没有维护已经褪色,新旧不一的各种带着时代特色的标语。

    灰扑扑的,像定格的老旧照片,气氛单调而且沉闷。

    但过往自行车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以及熟识的人互相热情打招呼的欢声笑语,却又生动鲜活。

    强烈的反差,倒生成了一幅温馨的烟火画卷。

    沈军顾不得感慨,忙选了个十字路口把烤炉安置下来。

    城市不大的好处就是人口聚中,县纺织厂、蚊香厂、县油厂都在城区,虽然沈军还没能摸清具体的位置,但占住井字街上的四个点,基本就把控住了全县大部分的人流。

    红薯这东西虽然平常,但经过烧烤后它的香味却极具穿越力,随着烤炉上方的盖子一揭开,浓郁的甜香味想不吸引别人的关注都难。

    富民县摆摊做小生意的已经有了,但大都数都在背人的黑市,藏在小巷子里头掩掩藏藏的,或是拎了个篮子沿街叫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这时候投机倒把办已经没了,随之取而代之的是工商所,而且还要随时提防被当成盲流抓进收容所。

    像沈军他们这样大剌剌当街卖烤红薯的的确少见。

    不大的功夫,他们这边的动静不仅吸引来了客人,也吸引来了巡查人员。

    当他把盖了大红公章的介绍信拿出来,明晃晃富贵村社队经营的名号就打出来了。

    看得巡查的人一愣一愣的。

    所有公家企业的业务往来都是单位对接,无论生产还是消费都是计划分配。

    这个盖着大红公章的富贵村烤红薯竟然跑到大街上来了。

    还能这样?

    可这时候并没有影响市容市貌的说法,人家既非投机倒所,又不是盲流,还真没有驱赶的理由。

    而且人家这村里小伙子的态度还挺好的。

    “注意别挡着路啊!”

    “好,好的!”

    沈军把介绍信收了回来,这才让一旁的张大牛、钱柱子等人狠狠的松了口气。

    “怎么卖啊这烤红薯?”围观了一会儿的客人见无事发生,也敢开口了。

    “新鲜出炉的烤红薯,软糯香甜,只要两角五分一斤不要粮票!”

    “不要票不要票,只要两角五分一斤,喷香的烤红薯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沈军一气儿喊出来,连大气都不喘。

    可他旁边的张大牛却一口气憋在胸口不敢喘出来,把脸都给憋红了。

    虽然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定价,但现在大军哥真的扯着嗓子喊出来,他还是怕。

    他怕别人把他们好一通打!

    生地瓜去了水份卖到供销社才两分钱一斤,他们这可是连翻了十倍还不止啊!

    围拢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万一打起来,这些城里人个个身长个大的,他们可是连躲都没处躲啊。

    甚至他趁着沈军不歇气儿的叫卖时,连眼睛都闭上了,双手也抬了起来,随时可以做抱头的姿势。

    保命为上。

    “大牛,给客人拿啊!”

    预料中的疼痛没有到来,肩头被沈军拍了下张大牛这才回过神来。

    “啊,哦!”

    原来,还真有冤大头买!!

    “姐,我给你挑个最圆最软糯无筋的,您看这个行吗?”

    沈军对迟钝的张大牛恨铁不成钢,另一边钱柱子等人也比他强不到哪儿去,众人完全是一副目瞪口呆的呆滞样子,他不得不挤开这几个人,拿起火钳从炉子里拿了个大大的出来。

    这时候的红薯比不得后世改良过的品种,不仅味道淡还生筋。

    只有长得越大越圆溜的,筋越少口感越好。

    经过一天练习后的手艺,这个红薯被烤得通体焦黄而均匀,裂开口的地方还有拉丝的糖稀析出来,卖相极好!

    “行,信你一次,不好吃可没下次了啊!”

    “姐,瞧您说的,不好吃我们哪敢拿出来卖?咱富贵村的红薯,包管您吃了这次还想下回。”

    “姐您可看好了,我这秤可是翘得高高的,两斤三两都不止了,咱就按两斤算!”

    买烤红薯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大姐,被沈军一口一个姐的叫得心花怒放,当即果断的付了钱。

    五角钱到手!

    开张的五角钱交到张大牛的手里后,这家伙才终于有了点儿真实感。

    他们在村里吃吐了的红薯,真的卖出去了!

    而且还是高价!

    可惜不能给他太多时间感慨,有了一个尝鲜的人,接下来买烤红薯的人就多了。

    虽然这时候比前几年日子好过了些,不会饿肚子了,但真的无法换什么别的口味。

    红薯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城里人也常买来吃,但烧煤炉子的城市却没有烤的条件。

    现在烤得流糖且散发着诱人味道的烤红薯被送到面前,几毛钱还不要票就能饱饱的吃上一个,又赶上上了半天班肚子正饿着的时候,手头宽裕的这谁忍得了啊?

    “给我也来一个。”

    “我要一个!”

    “……”

    “别急别急,一个一个来!”

    张大牛终于从巨大的惊喜中率先回过神来了。

    他熟练的拿出杆称,接过沈军手里挑选出来得到客人认可的烤红薯称量起来。

    “一斤七两……”

    “称砣高点儿!咱们富贵村自产自销,保证一个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张大牛极有眼力见儿,他虽然不明白大军哥为什么要把‘富贵村’三个字总挂在嘴边,但不妨碍他有样学样,四舍五不入,零头抹得那叫一个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