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四十三章 来人

第四十三章 来人

    张静月决定给员工们买上五险,然后和助手一起带着工人们的材料去人社局办理业务去了。

    实习生们三个月的实习期就要结束了,李勇拿着实习证明,看着评语一栏无从下笔,他不是很会写这种场面话。

    正在发愁呢,梓晨突然走了进来。李勇看见是梓晨,惊喜地站起来,“你放假了?”

    “没有,勇哥,我姐呢?”梓晨问。

    “你姐出去办事去了,你啥事?”李勇问。

    “也没啥事,等她回来我再跟她说。”梓晨扭扭捏捏地说。

    “你姐很快就回来了,你在这等等。”李勇说着又坐下继续发愁。

    梓晨找了把椅子坐下,无聊地掏出手机。

    李勇看梓晨也不着急走,又看看手里的实习证明,向她求助道:“梓晨帮哥一个忙呗!”

    梓晨疑惑地看向他。

    他继续说:“这些孩子快要返校了,这实习证明让我给写评语,我不会写啊,你过来帮我写写。”

    梓晨走过去说:“嗐!这个简单,随便夸夸嘛,我来我来!”

    李勇站起来让座,感激地说:“感谢妹妹,感谢妹妹。让你姐多请你吃几顿饭啊!”

    “不用,不用。我听我妈说你们这的员工都买社保了?”梓晨坐下拿起笔问。

    “是的,你姐今天就是去给员工上保险去了。”李勇说。

    梓晨说:“真的?我也想回来。”

    “那你回来吧!反正实习生就要走了,我们还缺人。”李勇说。

    “我妈不同意。”梓晨抱怨道。

    “你妈妈就想让你去城里待着,不管你挣多少钱,就是不准你回村里,是不是?”李勇说。

    “我妈就这意思。”梓晨说。

    “哎,去城里工作当然好了,坐办公室,不用出力气。不过农村现在也不差,你在我们这上班,也不用出力气,离家近,多方便。”

    “谁说不是呢!现在城里多卷!”梓晨气愤地说。

    “你到底找你姐有啥事?”李勇好奇地问,“为啥还对我保密?”

    “是我姐问我要不要回来,我想找我姐做做我妈的思想工作。”梓晨说。

    “哦。”李勇知道梓晨的妈妈是那个说话很快的二姑。

    “还有就是,我姐让我帮她找个财务。我问了,没人愿意来。”梓晨丧气地说。

    几个实习生们要走了,跟张静月他们告别。

    张静月跟他们说:“毕业以后,打算过来这边的,你们就来。我这里缺人手你们也知道,反正离家近很方便,也可以介绍别人过来。”

    李勇在旁边说:“趁着年轻想出去大城市里闯荡也挺好。去见识见识大场面,到时候有条件好的工作就留下,想回来就回来。反正你们的家乡永远欢迎你们。”

    实习生们走后,李勇跟张静月说:“哎呀,几个小孩一走,办公室太冷清了。”

    “哎,人太难找了。”张静月说。

    “村里哪有大学生?能找到个高中毕业的就不错了。”李勇说。

    两人正说着话,村主任打电话给张静月说:“小张,来村委会一下,上面来了一个驻村办事员,想见见你。”

    张静月赶到村委会,村主任正在和一个戴眼镜的文质彬彬的男人说话。

    “你好。”张静月走过去,笑着跟人打招呼。

    “你好,我是新来办事员,我叫张文韬。”男人温和地说。

    “这就是小张,咱们村几年前有一个冷藏厂,因经营不善关闭了。小张租了人家的场地,自己搞了一个饲料加工厂。咱们村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也是她牵头组织起来的,很能干。”村主任称赞道。

    “咱们都姓张,都是一家人。”张文韬笑着说。

    张静月也客气地说:“是的,都是一家人。”

    原来张文韬是县里组织部派下来协调村委工作的。村主任笑呵呵地带着张文韬到处参观张静月的蔬菜大棚基地和饲料加工厂。张静月跟在后面,时不时介绍一下。

    到了晚饭的时候,张静月想请他们去饭店吃饭。张文韬和村主任都拒绝了。

    村主任说:“我来安排就行了,小张你先回去吧。”

    张静月也不客气,直接告辞了。

    第二天张静月还没有起床,在楼上就听见母亲在院门口和邻居们在聊村委会办公室旁边空着的房子里住了一个大小伙子,不知道是谁。

    “是老杨家的亲戚吧,村委会就老杨有钥匙。”对门的大娘说。

    “不能是亲戚,说不定是来附近打工的,到咱这租房子住的。”后院的婶子说。

    “也不能是打工的,你看人家戴着眼镜文邹邹的,那个样子就不是打工的,说不定是临村小学的老师。”母亲说。

    “对对,一看就是只是知识分子,应该是学校的老师。”婶子说。

    “大娘,上你家打点水行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一听就是张文韬的声音。

    “哎,好,好,给我就行。”母亲说着接过水桶,进了院子里。

    下面寂静了片刻就听见对门的大娘小心翼翼地问:“你是个老师吧?”

    “嗯?”张文韬没有反应过来。

    “当老师好,老师假期多,还不用出力。”大娘已经自顾自地说起来了。

    “我姓张,您叫我小张就行。”张文韬有点空耳,以为大娘在叫他张老师。

    “哦,姓张啊。”婶子说,“我们村有很多姓张的,这家人也姓张。”

    “呐,慢点提啊,别溅湿衣服。”母亲把水桶提给他,嘱咐道。

    “哎,好勒,谢谢大娘。”

    “还怪有礼貌的,这孩子。”大娘嘀咕道。

    “还真是个当老师的。”婶子说。

    张静月在楼上听着,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