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生路路通 » 第八十四章 亲戚

第八十四章 亲戚

    晚上的时候,还有一些游客在群里逗留。村里的路灯太老了,也不太亮了。村里的街上全靠村民自己在大门口扯了电线安装的简易电灯泡照亮。

    戏班子唱了一天,早就收工回民宿休息了。张静月的父亲和村主任担心那些逗留在村里的游客的安全,找了几个村民轮流在夜里巡逻。

    张静月吃过饭后就自己在民宿里待着了。十一点了,她刚要睡觉又来了位客人,边走边举着手机到处看。张静月一眼就看出了她正在直播。

    “这么晚了还没下播呢!”张静月客气地问。

    “快了。”小姑娘回答她说。

    “宝宝们,我到这里的民宿了,今天的行程就分享到这里。明天见。晚安。”姑娘笑容可掬地跟她的粉丝们说再见后,立马换了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累死我了,一下都不想动弹。”姑娘瘫坐在沙发上。

    张静月贴心地为她端来一杯热水,放在茶几上。

    “谢谢!我播了四个小时,一直在走,一直在说。天哪!以后可不接这种活了!”小姑娘喝了一口水说。

    “你到这边来直播还是别人请的啊?”张静月问。

    她经常在村里的花田看见有人直播、拍短视频等,但那些人并不是他们村请来的,而是自发来的。

    “是啊,要不然好好的假期我也想出去旅游,我又不差钱。”小姑娘傲娇道。

    “不差钱你还接这活?”张静月不解地问道。

    “是我家一亲戚,非要我过来直播一次。也不知道他跟你们这负责人啥关系,这么上心。”小姑娘忿忿不平道。

    “你都播啥了?”张静月问。

    “就你们村的花田景观、采摘园还有广场上戏台那儿,听游客说银杏林挺美的,又应粉丝要求去了银杏林一趟。哎呦,脚疼腿疼,现在哪哪都疼。”小姑娘夸张的表情逗笑了张静月。

    “你别不信,我从没有连着四个小时站着直播过,我是真疼。”小姑娘说。

    “好,休息一晚上就好了。”张静月笑着说。

    第二天早上,张文韬到民宿来找张静月。“昨天有没有一个女主播住你们民宿了?”

    “是啊,你认识啊?”

    “我亲戚家孩子,我昨天晚上刚知道她过来了。”张文韬解释说。

    “哦,还没起呢。你等会吧。”张静月说。

    张文韬说:“我前面也挺忙,那我先走了,等会让她去找我吧。”

    “行。”张静月的话音刚落。

    小姑娘从楼上露出头来,高兴地说:“哥,你怎么知道我来了?”

    张文韬站住脚,抬头笑着说:“昨天晚上你妈打电话给我了。”

    “介绍一下,这是我姨家的表妹,叫张文婷。”张文韬跟张静月说。

    “这是张静月,村里的开发建设都是她规划投资的。”

    “休息好了吗?腿还疼吗?”张静月笑着问她。

    张文婷点点头,转头就凶巴巴地对张文韬说:“大姨让你回县里去,你咋不听话!你到底啥时候回去?”

    “呵呵,再等等。”张文韬看了一眼张静月尴尬地敷衍说。

    “我这次的任务就是来探清你具体回去的时间。”张文婷说,“给个准话!”

    “我现在挺忙的,过几天再跟你说啊!”张文韬想了个借口,转身就走。

    张文婷追上去,在他身后跟着继续说:“什么时候回去?快点回去吧?他们催不动你才派我来的......”

    张静月看着他们一逃一追走远了,不禁笑着摇摇头。

    国庆节七天很快就过去了,村里的客流量也慢慢少了。花田里收获的葵花籽,村里全都拿去榨油厂榨了葵花籽油卖掉了。张文韬记着薛洋的话,给他留了几桶油放到了张静月的家里去了。这事没有逃过村里的闲人孙婶的眼睛,她亲眼看见张文韬提了几桶油送到张静月家。这事一时间传遍全村,村里的人对张文韬跟张静月的关系又多关注了几分。

    邻村的开发建设迟迟没有推进,张静月打听了一番,原来是镇上还没有筹到启动资金。这么久还没有筹到资金,张静月都开始替邻村着急。

    村主任说:“虽然这样说不厚道,但我还是要说。他们开始施工建设了,咱们村就得被闪一下。我宁愿他们晚点动工。”

    张静月说:“我对邻村也没有什么想法,咱们自己家事还没办好呢,我也不可能去掺和他们。主要是咱们村的观光农业一直这样没有新意,人家游客来过之后就不会再想来了。”

    张文韬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在他们开发建设后,根据他们的情况对咱们村的建设做调整吧?”

    “我是有这想法的,但是他们一直不动工的话,咱们村现在这样也留不下多少游客。”张静月说。

    “你的意思是,咱们还得帮帮他们?”村主任疑惑道。

    “帮也不好帮,咱们村这一年看起来忙忙碌碌的,其实总收入均摊到每个村民人头上也不多。而且咱们人脉也用了个遍,人情都没还呢!”张静月苦恼地说。

    “应该会有办法的。”张文韬喃喃地说。

    张静月看了张文韬一眼,没有说话。

    深秋已近,花田里的各类观赏南瓜还在田里放着,但藤蔓已经干枯了。村主任让张静月帮忙联系了馅料公司,将南瓜从田里运出去卖掉。

    邻村的刘书记实在坐不住了,他来到张静月的村子,看见田里正在往车上装南瓜。他左右看看没人注意他,不好意思地走到张静月旁边,压低声音说:“闺女,你过来我跟你说几句话。”

    张静月正在看着村民们往车上放南瓜,看见刘书记找他,就叮嘱了几句小心点,就跟刘书记去了附近的休息凉亭。

    “闺女,你给我透个底你们村建成这样到底花了多少钱?”刘书记诚恳地问。

    “刘书记,你也知道,我们村的专项基金一共是十五万。建成这样有许多钱还是我自己掏的腰包补贴村里的。”张静月坦诚地说。

    “我们村比你们村大了将近三倍,你帮我估计估计要花多少钱?”刘书记问。

    “你们村虽然比我们村大,但是你们村的村民多,干起活来比我们村快。这个我也说不好。”张静月说。

    “我们村有几个大厂子,我也去做了思想工作,但是他们就是钻钱眼里了,不舍得掏钱。镇上就让我们一直等着,我看你们这边这么好,我就是坐不住。”刘书记说。

    “刘书记,如果你们村单独出来跟我们合作,我肯定会帮你想想办法。但是你们村和其他村子一起都是镇上负责的,我不好指手画脚。我这话你可别跟旁人说。”张静月谨慎地说。

    “不说、不说,你看我们村离你们村是最近的。我呢,想去跟镇上领导提一提,就是先攻克我们村,其他几个村不急。我们村面积大一点,但是村里还是有少许盈余的。然后我再找我们村的几个工厂做做工作,你帮我们跟你们村联结起来,完成对齐开发行不?”刘书记恳求道。

    “当然可以。只要刘书记能看得上我的能力的话。”张静月高兴地说。

    “行,咱就这么说定了!”刘书记说。